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2过程和方法:通过做练习与讨论,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情分析】14年的高考(新课标卷),文言文断句成为了一个考点。然而,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加上12级学生的文言基础本来就不扎实,比较难读懂文言文,断句就更加成了一个难点。如果能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断句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对于学生的断句水平的提高会有比较大的帮助。【教学步骤】一、故事引入,了解断句的重要性1.据说旧时代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因为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原来照老头的后妻和县官的读法,那个遗嘱却是这样分句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请看,遗嘱的断句不同,意义竟是这样的天差地别!2.又有一个故事,讲了同样的道理,还扯到明末著名画家徐渭(文长)身上去。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那行字是这样的:“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只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一来,意义完全不同了。3.有这样一个笑话:古时候,有一个赖汉,由于娶老婆心切,屡屡上当受骗。有一天又有人给他提亲,媒人写信告诉他要给他介绍这样一个姑娘: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赖汉很高兴,脑中立刻浮现出一个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淑女形象。赖汉急于想见到这位姑娘,便给了媒人很多钱和东西。等媒人把人带到赖汉眼前时,他才傻了眼:眼前那里是他想象中的淑女,而是一个大脚丫子,一脸麻子,没有头发的丑婆子。赖汉很生气,说媒人骗了他,要索回钱物。媒人说:我并没有骗你呀!一开始我就告诉你她:“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吗?这位聪明的骗子的骗术就是玩弄了一个标点符号的游戏,使赖汉哑吧吃黄连有苦说不出。4.清朝末年掌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请一个书法家题扇。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那位书法家一时疏忽,写时竟漏了个“间”字,慈禧看了大怒,认为是故意欺骗她没有学识,把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书法家急中生智,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并当即又重新断句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无言以对,只好赐银压惊。且看,标点的作用可谓大矣,大得救了一条人命。从这些事例看来,标点符号的作用该有多大啊!二、考点解读1.考点讲解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高考考断句的省份和试题在增多,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纷纷采用这种方式。(注:14年高考考察文言断句的:新课标一卷、新课标二卷、北京卷、广东卷、湖南卷、浙江卷等)高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考查形式只是要求用“/”标出停顿的地方即可,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但是,它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因此,断句前要先通读几遍,弄清楚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同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还应注意文体的语言风格;最后,断好之后,再回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起来有“拗口”之感,再审查。一般说来,断句主要难在一两个句子甚至一两个词上,突破这一两个难点后,其余的就迎刃而解了。断句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2.真题回做(2013四川)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因 民 之 所 利 而 利 之 斯 不 亦 惠 而 不 费 乎 择 可 劳 而 劳 之 又 谁 怨 欲 仁 而 得 仁 又 焉 贪 君 子 无 众 寡 无 小 大 无 敢 慢 斯 不 亦 泰 而 不 骄 乎 (论语尧曰)【答案】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此短文,大致了解整个语段的内容。其次,借助“之”“乎”“又”“斯”等标志词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再次,注意文中有几个相同句式,如: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这样就可以顺利得出正确答案了。【参考译文】在饥荒之年,乞讨的人很多,县里没有房子来让他们居住,常常在严寒的冬天遭受风霜雨雪的侵袭,冻饿交加而死的人在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州县如果能给他们几间房来安身,难道不比建造亭台、扩建园林来作为没有用处的观赏更有好处吗?三、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一)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1)句首标志词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等。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等等。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彼、此,等等。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等。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2)句中标志词:以、于、为、而、则等连词。(3)句尾标志词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耶(邪)等。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4)对话标志词: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2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1)明句式,助断句借助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帮助断句。如判断句:“者,也”等。反问句:“不亦乎”“安哉”等。被动句:“为所”“见于”等。固定结构:“如何”“何其也”“况乎”等。这些句式和固定结构都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可以帮助断句。(2)修辞句,找特点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一些句式整齐、结构鲜明的修辞句,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及骈文常见的四六句等,断句时可以根据修辞句在结构与句式上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按句子特点来断句。(3)审关系,明结构有些要求断句的文段在结构上存在较明显的结构关系:或并列关系,语句间无明显的主次之分;或总分关系,语句间会有中心句与支撑句,在支撑句的展开上一般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转折关系,语句间的转折会从语意上体现出来,有时也会有鲜明的词语提示(如“而”“然”“然则”等);或因果关系,语句间会有隐含的因果联系,在表因与果的语句间,一般是要停顿的。把握了语段内容后,参考语段的结构与逻辑关系,可以断开句读。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断句方法利用对称(偶)句式断句法。古人写作,常常喜欢“对举成文”,即两个句子成对称(偶)形式,这给断句提供了重要依据,应高度重视。【演练体悟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 具 案 来 上 或 横 贷 以 全 其 生 或 推 恩 以 除 其 衅 虽 有 重 律 仅 同 空 文 贪 猥 之 徒 殊 无 畏 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如此,则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 (选自包拯乞不用赃吏,有删节)答案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参考译文我听说:廉洁的官员,是百姓的表率;贪污的官僚,是百姓的祸害。现在国家郡县分布十分广泛,官员小吏众多,受贿贪污被揭发的情况可以说没有一天没有。等到整理成案卷呈送上来,有的枉法宽赦使犯罪的人能保住性命活下来;有的施与个人的恩德,消除犯罪人的罪名;虽然有处罚严厉的法律,却如同一纸空文,那些贪婪猥琐之人,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以前两汉时因为贪赃而招致犯罪的,都要禁止或限制他们的子孙做官,更何况他们自己犯罪呢!只有这样,廉洁的官吏才能明白该怎样勉励自己,贪赃的官吏才能知道该畏惧什么。(二)熟悉断句的几个小技巧1关注断句文字与前后文字的联系。断句文字不一定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义表达,最好要看断句文字前或后的标点符号。如果是逗号,说明断句文字只是前面文意表达的开始,或者,断句最后文字只是后面文意表达的开始。【演练体悟2】(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_如_江_河_之_停_蓄_其_发_于_外_者_烂_如_日_星_之_光_辉_其_清_音_幽_韵_凄_如_飘_风_急_雨_之_骤_至_其_雄_辞_闳_辩_快_如_轻_车_骏_马_之_奔_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答案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因、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以_专_门_之_攻_习_犹_未_达_古_人_之_精_微_况_泛_览_所_及_爱_憎_由_己_耶_夫_不_传_者_有_部_目_空_存_之_慨_其_传_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 (节选自文史通义)答案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2抓住最关键的一至两处。断句时大部分能断对,只有一两处是难点。在这点细心了,就能得满分。【演练体悟3】(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