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暑期师德培训动员报告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假期即将结束,我们又将迎来新学期,暑期师德培训既是对我们过去师德行为的回顾、总结与反思,又是为做好新学期工作的的热身活动。希望大家在集训的这段时间里,集中精力,认真学习,让心思真正回到学校的工作层面上来。今天报告的主题是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争做优秀人民教师。下面我谈三方面的内容。一、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师德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所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倡导师德优良传统。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是教师之灵魂。古人说得好:“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成者在教化”。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个性修养,道德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都会感染被教育者。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可见师德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教师的职业底线,也是教师的终极追求。2、师德建设是时代发展和现实的客观要求每一个时期的师德要求都有时代鲜明的内涵。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社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激烈的国际竞争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在教师。现代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更多的德艺双馨的教师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各种思潮、风气和社会现实的影响,教师队伍的肌体不断受到冲击侵蚀,一部分教师在光怪陆离的现实诱惑面前出现了动摇和迷惘,教师师德水平有滑坡的趋势。影响了教育形象,所以高扬师德大旗,捍卫神圣的师魂,确保教师队伍的健康和纯洁,是实现教育强市的根本保障。3、师德修养是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德性,是一个人的底线,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说,厚德载物。从人生的终极意义来说,最大的成功就是成大德,而教师的职业有可能使我们接近这一境界。我们常说教师和学生共成长,除了指教学相长,业务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内心世界的充实与提高,是师德的锤炼和升华。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是道德修炼达到的境界!是我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缓缓释放的师德的馨香温暖学生也陶醉自己的过程。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有一种极目千里的旷达,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有爱生如子的慈善,有当为而为的智慧,其内心从容而自信。陶行知先生说过:要人敬必先自敬,教师首在师之自重。师德修养也是教师人本发展的需要,它能充实我们的心灵,增长我们的智慧,提升生活的境界,美丽我们的人生。二、当前我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总体而言,我校师德师风是好的,但也存在个别现象的不正之风。有的育人意识淡泊,对学生缺少关爱,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体罚学生、将学生赶出教室的行为也偶然有之,上课接听手机、上课迟到等现象依然在个别老师身上发生。此外,还有极少数教师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课堂不能组织学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既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改善,极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相信,通过这次师德培训,我校教师队伍形象会大为改观。三、新形势下师德师风的具体要求师德教育是一个帮助教师建立理想追求,职业追求的过程,一个对真、善、美感悟的过程,一个心灵净化和濡染的过程。师德的养成主要依靠教师的自觉性,通过对行为的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我调节来培养师德情感,磨炼师德意志,达到师德修养的新境界。师德建设又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自觉性,还必须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立业德为首,执教品为先”的重要性,让广大教师掌握师德的丰富内涵,知道师德的具体要求,提高修身立德的自觉性。就目前而言,我们主要要在培养以下师德品格上下功夫。(一)做到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之德的核心,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前提,是教师良好人格的重要表现。诚实守信表现在教学上,就是认真备课,讲究教学艺术,追求教学效果,把知识完整地教给学生,就是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不弄虚作假,严守学术道德。表现在同事关系上,就是发扬团队精神;表现在育人上,就是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二)提高责任意识。负责任是为事之德的核心,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教师要对工作负责,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它源于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良知,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三)甘于奉献精神。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奉献,奉献精神是贯穿于教师全部劳动的红线,是支配教师一切行为的灵魂,勇于发扬奉献精神,正是教师这一职业向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过去,一提到教师的奉献精神,就用蜡烛作比喻,照亮别人,毁灭自己。现在看来,这既不公正,也不适应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新时期的教师既要照亮别人,也要发展自己,只有发展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照亮别人,既要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也要让教师走向成功。这才是我们提倡的奉献精神。(四)关心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热爱学生给出了新的含义。热爱学生,首先是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待人,视学生为朋友,对学生友善,宽容、耐心,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努力为学生服务,永远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的热爱,就是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而不是仅仅对考上高一级学校这一“瞬间”负责。四、充分认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活动一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希望”,这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总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认真落实,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广大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努力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这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二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三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了,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师德师风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师德师风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显示出来。三、正确把握师德师风建设几个重要问题: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师德师风的根本。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这就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工作的方向,避免唯分数之上的现象,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及积极地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的成长。2、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核心。教师是“太阳下面最崇高的职业”,因为我们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传道、授业、解惑”,是人类文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阶梯和桥梁。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向先人负责,更要向未来负责。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意识到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还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要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泊名利,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3、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是师德师风的灵魂。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热心和耐心的基础上,还必须专心和精心。这就要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从必然中获取自由。要按照 “尊重学生个性、关爱学生成长、发展学生潜能、完善学生素质”的要求,处理好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等各种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力戒千篇一律、死板教条的因循守旧心态,克服立竿见影、拔苗助长的急功近利情绪。要创造一种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学习氛围,努力营造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4、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师德师风的关键。团结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体现。在高度分工合作的现代社会,任何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想法和做法,都注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大家要千方百计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优势互补中争取更大的突破。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勤于学习、善于创新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对于每个教师来讲,创新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做到:不利于同事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同事团结的话不说。大家在一起工作就是一种缘分,要像兄弟姐妹那样对待同事,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同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5、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要培养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要教育学生,要关爱学生;要使学生学而不厌,自己就要诲人不倦。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时刻记住自己的角色身份;既要把教学内容放在心上,还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把言谈举止、仪态仪表与内在的教养、涵养和修养联系起来思考,一定要意识到学生是在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小节看大局,一叶可以知秋!老师们,师德师风的内涵很深,外延很广,以上只是着重强调的几个方面。希望大家在这次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中,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发现不足、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弥补不足,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和扎实有效的活动,建设我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树立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崭新形象。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