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与现代奥运会的不解之缘年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召开前,国际奥委会就曾向清政府发出过邀请,但是,处于内忧外患、不知奥林匹克运动为何物的清政府与奥运会“擦肩而过”。 年,天津一份青年杂志上首次提出: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这一声声呼喊,在那个中国人被蔑称为“东亚病夫”的年代,是如此的悲壮。 年,国际奥委会又一次发来邀请。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国内的护法战争,中国又一次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擦肩而过。 虽然如此,中国却始终没有断绝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联系。年,国际奥委会选举我国王正廷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同年派出三名网球运动员,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届奥运会上作了表演赛(奥运会无正式网球赛)。 年后,中国又派宋如海观光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届奥运会。 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此后,中国正式参加了第、届奥运会,但均未能取得任何成绩。在此期间,国际奥委会于年、年选出了我国孔祥熙、董守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年中国应邀参加了赫尔辛基奥运会,由于到达的过晚,许多项目的比赛已经结束,游泳选手吴传玉在米仰泳中游出的1分12秒3成了新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上留下的第一个纪录。 年月日,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宣布,经过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通讯表决,以票赞成,票反对,通过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前此于月在名古屋作出的承认中国奥委会为全国性奥委会的决定。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大会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国旗。同时,为了照顾台湾的现实情况,仍将台北的奥委会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机构,以中国台北奥委会名称保留在国际奥委会内,但必须使用有别于迄今使用的歌曲、旗帜和会徵。 年月,国际奥委会第次会议选出了我国何振梁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百年圆梦 8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风和日丽,花团锦簇。 “距2008年8月8日开幕倒计时5天”,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大门前的北京奥运会倒计时牌告诉人们:“奥运来了!” 就在此前一天的晚上,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面对上百名媒体记者说:“国际奥委会绝对不后悔将奥运会承办权交给北京。当8月8日那天到来之时,奥运会的巨大魔力和完美无瑕的组织工作将取代一切争论。” “在执委会上,我收到一份由各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以及国际体育单项协会的报告,他们都对北京的组织工作表示满意,”罗格充满信心地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将会是最完美的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将会是最成功的奥运会!” 一个世纪前,南开大学的学生们期盼:“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胜利的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胜利的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百年期盼,百年梦圆。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中国人的奥运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101年前的“奥林匹克猜想”炎黄子孙同样拥有美好梦想 上个世纪初,当法国的顾拜旦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不懈奋斗的时候,在东方,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同样深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所感染,并全身心地致力于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推广,他就是 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 以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创办人身份闻名于世的张伯苓,作为“中国奥运第一人”,还是最近几年才为人知晓。 “伯苓先生和奥运会的关系,实际上是在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之后我们才知道的。”记者面前的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元龙,如他的祖父张伯苓一样身材魁梧。 “我国近代以来所有重大的体育活动都和张伯苓有关系”,让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惋惜的是“可现在说起奥运会,好多人不知道张伯苓是谁”。 翔实史料证明,中国人的奥运梦想,正是身着长袍的张伯苓100年前播下了火种。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员王军,从美国辗转查阅1908年5月的英文版天津青年(中文名星期报),找到了有关记载。 1907年10月24日,张伯苓在天津第五届学校联合运动会颁奖仪式上,以“雅典的奥运会”为题发表演讲。 他说:“此次运动会的成功,使我对中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充满希望。因为,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奥运选手获奖希望甚微,但他们仍然派出选手参加奥运会。” 这位被称为“中国注重体育的第一人”明确提出:“中国人应该加紧筹备,在不久的将来也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这是中国著名人士首次公开提出中国要参加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原副主席何振梁指出。 张伯苓的演讲,距1896年奥运“复活”仅有11年之隔。他还到了1908年伦敦奥运会现场,成为观摩奥运的第一个中国人。 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认为:“这充分说明,在追求与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理念方面,中国人没有落伍,炎黄子孙同样拥有美好的梦想。” 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梁吉生教授对记者说,根据一些“老天津”的回忆,白纸黑字的“奥运三问”最早贴在南开大操场的外墙上。 南开学生们呼唤:“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胜利的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胜利的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张伯苓的奥运演讲之后,他的好友、世界跳高名将饶伯森,1908年在写给基督教青年会美国总部的年报中,介绍了奥林匹克之火传入中国的情况。 何振梁指出,张伯苓身体力行,在中国近代体育团体的组织构建中发挥了领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以毕生的奋斗和追求传播了奥林匹克精神,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现代体育先驱者。76年前一个人的奥运“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 短跑选手刘长春。 刘长春之子刘鸿图在沈阳传递奥运火炬。 1932年7月8日,中国派出唯一一名运动员刘长春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是他在百米预赛中即被淘汰。 “爸爸,你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在众人的注视下,花甲之年的大连理工大学退休教师刘鸿图,亲吻着“祥云”。 这是沈阳的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现场。作为中国派往奥运赛场的第一位运动员刘长春的后人,刘鸿图是第一棒火炬手。 回到家中,他举着火炬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我突然意识到,它来自雅典,它属于太阳,它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也承载着我父亲的梦想,更承载着我们中国人的梦想,所以我亲吻了它。” 1932年,23岁的中国短跑名将刘长春出现在美国洛杉矶的跑道上。这个身高169公分的小个子,代表了拥有4亿人口的东方国度。他扛着一面国旗,“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 国人的首次奥运之旅充满波折。 1931年,中国成为奥运大家庭的一员张伯苓与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等1924年创立并长期领导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被国际奥委会认定为中国的奥委会组织。中国运动员从此取得了参赛资格。 爱国将领、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毕业生刘长春重金聘请一位外教,德国运动健将步起。他解释:“我们要想推翻所谓东亚病夫的胡言谬语,要想提高国人的体质,要想在世界体坛上争得名位,振奋民族精神,不请名将当先生,不破费点是不行的。”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蓄谋威逼利诱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并大造舆论。虽然各界极力敦促中国选派运动员,政府却以“经费不足”为由拒绝。 1932年5月,刘长春通过天津大公报郑重声明:“我是中国人,我只代表中国,决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大受感动的张学良在该校毕业典礼上宣布,个人资助刘长春、于希渭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刘长春同学此次参赛为有史以来第一次,意义无穷。” 读过张伯苓3000多封信件和500多封电报的梁吉生对记者说,虽然刘长春已错过报名时间,在张伯苓和王正廷发去急电后,国际奥委会一周之内就复电同意。 刘长春7月8日自上海乘船出发,于希渭因受日寇阻挠而未能成行。沪上2000名同胞为刘长春饯行。他出征前,上海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幅漫画单刀赴会:刘长春挺立船头,举着关公大刀。 7月29日,刘长春抵达洛杉矶,受到夹道欢迎。他在日记里写道:“侨胞数千来作热烈欢迎经过中国街时,汽笛乱鸣,惊起侨胞,群表欢迎。出中华商会,由美国警察机器脚踏车队领导保护,抵各巷口时,以救火车式喇叭开路,行人车马,为之驻足。” 但23天的远途使他疲惫不堪。在男子百米预赛中,曾在国内跑出10秒8的刘长春,成绩为11秒l;200米预赛成绩21秒9,远低于国内跑出的21秒1的成绩。因体力透支,他退出了400米预赛。 在奥运历史上,刘长春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但他让奥运开幕式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选手的身影。从“东亚病夫”到零的突破 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身着马褂、形容枯槁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只硕大的鸭蛋。 这是天津市档案馆副研究员周利成查找资料时,见到的一幅外国漫画:东亚病夫。“东亚病夫”,这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1936年和1948年,中国又先后派出奥运代表团,但无人进入决赛。 “奥运三问”的前两个得到了部分回答。赛场上虽有了中国人,却不是“胜利的选手”和“胜利的队伍”。 奥运连国运。刘长春对此体会尤深。新中国成立后,刘长春在大连理工大学执教33年。 他多年的助手邹继豪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说,在运动生涯的全盛时期,刘长春参加了包括两届奥运会在内的20余场大型比赛,这样富于天赋的短跑运动员,理应更上一层楼。 可惜,他只能在国弱民衰的动荡社会中挣扎。低劣的训练条件、训练方法和保健水平,使他多次草草赴会,成了终生遗憾。 “他的民族感特别强烈。在人家升国旗的时候,他的心情特别难受。他说,没有完成任务,感到很愧疚。” “文革”期间,我国体育事业陷入停顿。1970年,难得一见的全国田径比赛在长沙举行,刘长春闻讯兴奋赶去。坐在观众席上,他眉头紧锁,为那些糟糕的成绩。 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这位老健将感慨:旧中国内忧外患,体育根本谈不上。新中国九亿中国人民焕发了青春,中国犹如亚洲的醒狮,在奥运会上腾飞的日子指日可待。 “要让我们的体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他的原话。”邹继豪说,刘长春晚年毛遂自荐,创办了大连理工大学少年田径班,“为征战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贡献力量”。 古稀之年的刘长春,即使行动不便,也每天拿着小板凳,坐在体育场边。孩子们跑到哪里,他的目光就追到哪里。 短跑名将习惯了每日跑步。1983年春节后的一天,他跑得大汗淋漓,突发急病被送往医院。 “他认为他能够战胜疾病,什么话也没有留下。”刘鸿图回忆。 他原想等到1984年奥运会。他还想回到洛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