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为而治: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读后感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舒服,无论是从封面设计还是书的起名,相信设计者都是花了心思的。而读完这本书,更是让人觉得非常舒服。作者以“无为而治”的核心观点,应用到“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上去,深耕这一领域的研究,用一些实例告诉我们他在制度设计领域的心得,让每一位读者受益匪浅。对作者所提出的观点,本人也是大为赞同,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找不出一点破绽。作者首先指出了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从而抛砖引玉,指出目前管理学至少需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变革:视角变革、视野变革、观念变革和理念变革。最终指出管理学要从“如何去管,如何管好”转变到“如何不管”的最高境界。“如何不管”不是真正的不管,而是设计出相关制度,让企业能够自动朝着想要的目标去运行,最终实现“无为而治”!而什么样的制度可以让企业实现无为而治呢?作者首先列举“犯人船”事例,用事实告诉我们制度的好坏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然后作者列举了常见管理制度上的一些“病”。如:直接从网上拔下来的制度、废话一箩筐的制度、抽自己嘴巴的制度、不会过日子的制度以及不可能执行的制度。分别从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相互关联性、简洁性、成本以及是否能落地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制度设计需要避免的一些误区。作者认为管理制度设计的核心要义包含三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利益、机制和体制。而这三点又是实现“无为而治”,让企业自运行必须的前提条件,缺一不可!除了常见的一些管理上的“病”,还存在一些“误解”。如很多企业认为制度规定越全越好,以致于防线拉得越来越长,最后却导致制度的漏洞越来越多。另外,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标准规范的制度,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也没有一劳永逸,亘古不变,绝对公平的制度。制度设计需要量体裁衣,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需要与时俱进,适时地进行立、改、废,而且制度设计的对象和作用的范围都是有限的,因为任何制度其实都是有目的性和倾向性的。通过企业制度设计常见的“病”和“误”,总结出,人是“活”的,制度也是“活”的,制度的设计需要在原来刻板、僵化的制度中引入随动机制,建立起制度控制参量随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机制,使之动态化、活化!也就形成了制度设计的第一种简便办公-活化。随后,制度设计不仅需要活化,还需要把它放在比执行力更重要的位置,因为制度如果没有设计好就强调执行,往往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而一个好的制度,又是离不开执行力的,否则不落地,也是不行的。那么在制度执行上,作者认为要想达到制度执行的最高境界“自动执行”,需要遵循制度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一,主体归位,利益内嵌;二,自组织,自管理;三,尊重历史,秉承传统。制度设计除了在执行力上要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还需要去从博弈论的角度去思考。博弈论的五个因数:主体、策勒、次序、信息、收益,是制度设计的关键,调整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就可以得到新的制度,这也是管理制度设计的第二种简便方法-弈化.除了“活化”、“弈化”,制度设计的第三种简便办法是“优化”。即通过调整制度控制与制度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使制度目标顺畅达成甚至自动达成。而制度设计的“优化”需要考虑四个方面:一、谁来参加“游戏”?二、制度主体定位。三、如何参加“游戏”。四、制度主体利益诉求转化。作者分别做了很细致的说明,这里不再阐述。在介绍完制度设计的简便三法“活化”、“弈化”、“优化”之后,作者详细地从三个大的方面教我们如何进行制度设计。首先,制度设计它不仅是一套理论,更是一套流程与方法,制度设计需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制度设计需要经过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潜伏式调研。潜伏式调研需要先调研外部环境,再调研内部环境,然后进行关系网络分析,确定制度的主体及利益诉求,再找出制度设计所涉及的问题链,确定制度设计的目标、理念和原则。说到底,潜伏式调研要做的是确定制度设计目标。作者认为设计管理制度必须要了解企业外部环境,如时代社会大背景或行业大背景环境。制度的出发点,只能脚踏实地搞调研,实事求是摸情况。且制度设计的调研顺序,要跟传统做法不一样,不是传统的由内而外,而是要先外再到内。因为任何企业组织都生活在由法律法规,道德伦理,习俗惯例等塑型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这些规则传承多年且不断演绎,只能在这些大规则的前提去制定自己的小规则。这也是调研的首要前提条件。第二阶段:科学化分析。制度设计要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首先是利益势分析,然后是博弈论分析,其实是系统动力学与生态演化分析,最后是利益结构链分析。而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在利益主体与制度目标这两头之间构造一个“利益结”。企业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由许多人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制度设计要潜伏式调研,就是要让制度设计师身临其境感受制度被执行者的切身感受,倾听企业的声音以便切身感受企业内部各色人群的所思、所想、所忧及所盼。而重要要调研的对象有以下三个:一、企业文化群落;二、企业内部关系网络;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第三阶段:系统化设计。在制度系统化设计阶段,要进行五个步骤。分别是:一、制度“元规则”;二、结构化、模块化扩展;三、控制参量设置;四、信息通路设计;五:组织设施配套。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构建出制度的核心规则及其配套体系。第四阶段:不可行性检验。这一阶段主要包含3个方面。分别是系统反正检验、管理实验检验和成本收益核算检验。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检验制度设计结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第五阶段:参与式实施。实施的步骤主要有文字编排与审议、试运行与调试以及交付与运行维护。这一阶段目的是将制度设计结果予以呈现并应用于管理实践。其次,在明白了制度设计的五个阶段之后,围绕这五个阶段,制度设计目标的落地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方面是利益结构造。利益结的构造是指将当事人的利益追求目标与制度目标绑定在一起。第二方面是利益势分析。为了弄清楚单个主体的利益追求,要进行利益势分析。它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要弄清楚每一方制度的主体利益追求的目标。第二步是要弄清楚每一方制度主体利益追求的强烈程度。第三步是要弄清楚每一方制度主体利益追求的作用大小。第三方面是博弈论分析。为了弄清楚多个主体的利益追求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要进行博弈论分析。博弈又分3种,。分别是重复博弈、不对称信息博弈和随机化策略博弈。第四方面是系统论分析。为了弄清楚多个主体的利益追求的相互作用的整体效果,要进行系统论分析。要用系统动力学去分析。如我们初中学过的合力的方向是多个分力作用的结果,要把各个分力的组成的合力的目标尽量趋近于制度设计的目标。以上四个方面其实也是制度设计前两个阶段的细化后具体要做的工作,而系统化分析阶段及不可行性检验阶段要做的四个方面分别是:其一,“元规则”及其结构化、模块化展开。制度围绕“元规则”展开,元规则是制度理念原则的集中体现,是各方利益诉求的集中反映,也是各方博弈关系的集中呈现。设计制度时首先需要精心设计“元规则”这一坐标原点。制度设计要以“元规则”为轴心,逐一扩展出细化模块、运行模块和预案模块,各模块紧密团结在“元规则”周围。其二,系统控制、信息通路与组织设施配套。作者认为在制度内建立一套智能控制系统,是制度“精巧、灵动、自运行”的关键。而制度控制又包含四大组成部分:组织、设施、信息链和控制机制。其三,仿真检验、实验检验与成本收益核算。可重复、可检验是科学的基石,不经过审慎的检验,任何制度设计方案,即使看上去很完美,也保证不了科学性。因此要进行系统仿真检验。系统仿真检验包含四个模块:建模、实验、分析和再建模。然后要做的是管理实验检验,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验是实践检验过程的精炼和预案。系统仿真检验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成本收益核算检验。进行制度成本收益核算的三大衡量指标分别是:分担比例、性价比和制度成本。最后,文字编排、试运行与调试、交付运维。作者强调的是制度的文字编排应力求简洁。制度设计要做到把意思说清楚了,说齐全了。然后继续用更少的话把意思说清楚了,说齐全了。在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制度设计变革,制度设计得好与不好的区别,以及如何设计出好的制度后,引申出民富国富民强终须靠制度。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是科技立国需要制度设计,其次是人才强国需要制度设计,然后是金融富国需要制度设计,最后是宏观调控需要制度设计。强调了制度设计不光可以用于企业目标的实现,也可以用于强国富民等方方面面。我个人很喜欢作者的书中的三句话:第一句:人是社会的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成功是就社会层面而言的,因而只能到与社会的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去寻找答案。第二句:一个人、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成功能给别人带来好处,利益相关者有意无意地希望他成功,推动他成功,他才有可能成功。第三句: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其他人追求利益的副产品,是各方“合力”作用的结果。本书全文作者看似在教大家如何设计制度,但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教大家做制度设计。也教大家做人。孟子一书中,记载了孟子曾有过一种观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之所乐也。大意是说,一个人独自享受快乐的程度,不如大家一起享受快乐时的程度之深。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孟子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注重以人为本。如果把这些观点应用到企业当中来,个人觉得跟本书作者要说的观点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企业的实质就是一种变现的商业服务,而服务的对象则是企业的目标客户。企业是否能盈利主要看企业到底为目标客户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因此很多企业在外部都把“顾客是上帝”奉为圣经。围绕顾客的需求来生产商品,输出技术或是其他有价值的服务。而在企业内部,却类似执行严格的君主制,老板一个人说了算。这种现象在小型企业中尤为明显。而到了企业开始变大变强之后,就会发现,往往领导传达的指令不能像企业发展初期那样令传下达。那是因为企业做大以后,组织机构越来越庞大,涉及的事项越来越繁琐,慢慢内部沟通协调都成了问题。各部门之间都以各部门利益为出发点,对其他部门的需求敷衍,推延甚至是拒绝。导致往往企业的目标被制定以后,受到来自各个部门的阻碍。各部门之间形成自己的小家,不顾企业这个大家,从而导致在企业大目标与部门小目标之间产生冲突时,甚至不惜为了部门的小目标而放弃企业的大目标。最终企业在商业竞争大环境中错失时机跟商机。美国作家杰克特劳特写了一本书商战就把商业竞争比喻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书用很多历史战争来做范例,讲解企业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本书的观点还是商战,还是古代军事谋略家关于战争的智慧,其实均可用于企业的竞争。其实核心无外乎就是几个因素:领导者,被领导者,敌对方。而要杀敌致胜,无论是叫军规也好,还是叫制度也好,都在战争或商业竞争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为而治这本书是直面目前企业犯的一些“病”,通过讲解如何设计企业自动运行的制度,从而来解决企业的那些“病”。告诉大家,企业的成功需要在制度上下足功夫,传统制度设计不仅需要变革,而且需要在制度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企业的成功是各方合力的结果。从而在这个大方向上再去一步一步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去设计制度,并最终让制度落地,且能自动运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