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娃娃鱼食物链养殖技术 金立成 大鲵食物链养殖法是最佳的方法,食物链可以提供一连串最佳的自然饵料,由于自然饵料的营养均衡,所以大鲵摄取后,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繁殖力、提升免疫力,进而防止疾病发生。利用自然食物链 繁殖大鲵最大优势是一它可使大鲵在人工养殖生态环境条件下自然繁殖,并且使大鲵性成熟率高、自然产稚鲵量大,二是使大鲵稚鲵、幼鲵、成体在繁殖全程中不会生病,不会死亡。真正解决了稚幼鲵易死亡的难题。这是因为池中藻类占优势,病菌无法生存,池中没有病菌病毒生存的空间。食物链的组成要素是水中基本元素+水中蛋白质+个体细胞。生物链的组成要素是食物链+阳光+空气+水份。生物来自水中细胞衍化与该生物的竞争之进化,衍化与进化都来自于生物的生存习性,生存的竞争力量来自于该水域的食物链,再由食物链衍生出生物链,而生物的习性又是该水域生物链使然。当地下水涌出地面时带出土壤中的元素与非完全性生物链的细胞。所含元素与细胞的水源涌出地面后,无论是成为河流或海洋、均会与阳光接触,然后籍阳光的温度与氧气产生新一代的食物链。出地表水中的生物为图生存与繁殖,在有阳光的食物链里自行产生生存竞争与蜕变演化。水中细胞蜕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与死亡生物个体,经水中氨的转化后的水质,为生物蜕变的生物的食物链;也是该水域生物链的基本养源;再由此养源衍生出适合该生物衍化的生物,该养源就是该水域生物链形成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主宰生物进化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与元素供给的食物链养源。如果经人工投饵或生化污染会使该水域中元素消失,那么该水域因食物链的转变再衍生出另一种生物,又会因食物链的转变促使该生物突变。就大鲵而言,池中元素的消失就无法使它衍化出食物链与生物链,也就无法由生物链在演生出适宜大鲵生长所需的藻类。大鲵养殖就是要找到它的生存蛋白质。此种蛋白质不是下蛋白质入池,而是要借助该池的食物链与生物链的衍化后才会对池虾有实质的作用。大鲵生病来自常态藻类,水中藻类出问题的因来自经氨所转出的氨基酸,氨基酸出问题来自于水中蛋白质与大鲵生长所需的元素衍化。所以,大鲵养殖仅视水色放元素与微生态剂会使池水衍生出非共同养源。亦会自动分解NH4与NO2,亦会使池水中藻类养源支撑点不断层;由非共同养源所衍生出稳定的藻类,才是大鲵养殖中途不生病,能长久获利的关键。食物链系指水域环境中,植物性微藻(生产者)吸取水中之营养盐,在日光下行光合作用,大量增殖,然而草食性动物(消费者)把微藻捕食之,将生产者的能量直接利用,为第一次消费者,而较大型的肉食大鲵再捕食第一次消费者,而成为第二次消费者,更大型的肉食大鲵再捕食第二次消费者,而成为第三次消费者,以此类推,如此由于食物连结而成的大鲵相互间捕食之连锁关系,称之为食物链,水生大鲵食物链的一般模式如下。 微藻 浮游动物 水生幼鲵 大型生物 生产者 第一次消费者 第二次消费者 第三次消费者 8.1.大鲵的食性与饵料养源一般而言,大鲵的食性是肉食性,随着生长阶段不同,其食性也略有变化如下所示:生长阶段 稚鲵期 幼鲵期 成体期食性变化 浮游生物 肉食性 肉食性 大鲵在幼鲵期均摄取水中硅藻为食,当长大时,改摄取一些浮游动物,所以此阶段是属于肉食性,当大鲵进入成熟繁殖阶段时,则食性转变成肉食性,以摄取更多的蛋白质当为生殖生长所需。大鲵在每个生长阶段所需的自然饵料列于下供参考见图1416a。9.食物链培养法从上述了解大鲵的自然饵料养源之后,然后再拟出这些饵料养源之培养方法,及其在池塘中养殖种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大鲵食物链培育技术分为养源技术培法及生化技术培养法两种介绍之。 (1).养源技术培养法:将食物链培养物质先行利用养源水分解,然后再跟微养源一并投入池中,此时培养物质会不断地析出有效营养盐可提供微藻增殖,随而再接种预培的大鲵性饵料养源,使食物链在池塘快速建立。养源技术食物链培养如图14-16b: 舟形微藻 绿藻 稚幼期 微藻 小球微藻 扁圆卵形微藻 膨胀四角微藻 双对栅微藻 圆鼓微藻 大鲵饵料 鱼虾 成体期 肉类图1416a自然微藻饵料10.生化科技食物链培养法利用一些生化活性物质当为诱发剂,促使池底中之微小养源之胞子或休眠胞子发芽进而增殖,使食物链形成。兹将生化技术食物链培养实况如下:生化科技食物链培养实况:见图14-17培养物质饲料增殖食物链形成培养物质轮虫类水蚤类稚幼期细菌类酵母菌类金藻类隐藻类硅藻类舟形藻绿藻图14-16b养源技术食物链培养 诱发剂 孢子, 眠卵发芽 饲料增殖 食物链形成活化性物质菌类胞子绿藻胞子 硅藻胞子休眠胞子休眠卵细菌类酵母菌绿藻类角毛藻舟形藻硅藻小球藻扁藻轮虫水蚤圆水蚤小杂鱼轮虫水蚤稚期幼期图14-17生化科技食物链培养 利用食物链养大鲵,其生长状况如图15-18所示图14-18食物链养大鲵生长从图14-18得知,大鲵用食物链饲养时,其生长速度比人工饲料为快,即使用食物链及人工饲料养时,其生长速度也未有明显提L,由此可见食物链对于大鲵生长至为明显。10.1.硅藻的特征硅藻在淡水环境中的种类远比淡水环境为少,其种类可分为羽状硅藻及中心硅藻。 (1)羽状硅藻:舟形微藻硅藻是单细胞植物,其种类甚多,一般都存在水中和潮湿地,细胞呈舟状形,细胞宽69微米,长1525微米,细胞内有色素体,颜色通常为黄棕色,细胞壳上有线纹,中央有一纵沟。通常是附着于底表,有的也会浮游于水中,常出现在微污染的池塘中。 菱形微藻菱形微藻似舟形微藻其细胞较长,两端呈尖状,细胞壳上也有线纹,大部份会运动,常附着在底表上,细胞内含有色素体,颜色呈黄金色,常出现在优养化的池塘中。 (2)中心硅藻:小环微藻淡水中常见的中心硅藻主要是直链微藻及小环微藻,小环微藻细胞呈圆形,直径1030微米,壳表有放射状线纹,常见有多个色素体,大多在春天会出现于繁殖池中。12.藻类培养方法12.1.藻类一般培养模式藻类是一种单细胞植物,细胞内有叶绿素,整体看起来呈绿色,当悬浮于水中时,水就呈现绿色水,故称之为藻类,藻类也跟其它植物一样吸收营养盐,在日光下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养分,所以培养藻类须给于适当的施肥,其培养的一般模式如下:12.2.藻类的培养技术(1)无机肥料的培养法:(A)培养肥料配方硫酸铵6080克尿素30克过磷酸钙30克水1T培养步骤培养用水处理施 肥接藻种充气培养种原培养本培养(2)有机肥料之培养方法:培养步骤:培养用水处理施 肥接藻种静止培养有机肥料发酵种原培养本培养(3)生化肥料之培养法:培养步骤:培养用水处理施 肥接藻种静止培养生化肥料种原培养本培养12.3.影响藻类增殖因子影响藻类增殖的因子有二,即内在因子及外在因子。 内在因子:指藻类种先天具有的性质而言,诸如对于生长的适温性、对pH的适应性等。 外在因子:指培养条件而言,诸如培养温度、光的强度、培养液的组成及浓度等。 (一).内在因子1.内在因子:首先影响藻类增殖率的内在因子是温度适应特性,藻类依增殖最适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四种型。 低温型(PHychroPHiLic)增殖最适宜温度1520。 中温型(mesoPHiLic)增殖最适宜温度为2130。 高温型(ThermoPHiLic)增殖最适宜温度为3140。 超高温型(super ThermoPHiLic)增殖最适宜温度为4152。 其次影响藻类增殖特性的内在因子是pH,所有藻类在微硷性范围至pH10为止,均适宜增殖,但是酸性范围至pH3.5为止,就难于适应,一般而言,藻类之耐酸性较弱。 2、外在因子2.1.光线:光线是影响藻类增殖之主要外在因子之一,藻类也跟一般高等植物一样,能利用阳光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其转化率受到光的强度、波长及照射之影响甚大,兹分别说明于下:(1).光的强度光的强弱影响到藻类能量转化率的大小。根据日本田宫氏之研究结果,发现在同一温度下,藻类在直线增殖期之能量转化率随光线之增强而转弱,如下表14-1所示。 从表14-1中数据得知,藻类的光能转化率是随光度减弱而增大。所以在藻类培养之表层,受强光的照射达到光饱和状态,光合作用率最低,反而在表层下方的藻类,受到藻类间相互遮光,光强度减弱,其光合作用能率较高。 表14-2.光的强度与能量转化率之关系(25)光强度(Lx)光能转化率()507.92511.41017.2520.2224.0 (2).光的波长藻类跟一般植物一样,在行光合作用时所吸收之光波长介于400um700um之可视光线部份,对于红外线及紫外线则无法利用,虽然如此,藻类对于各阶波长之光能转化率,也略有差异,如下表14-3所示:表14-3.光的波长与光能利用比波长(mu)颜色利用比610690红95.0578黄54.0546绿44.4436青34.0(3).光的照射藻类对于光的连续性照射与间歇性照射比较结果,间歇性照射的光能利用率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之过程中系由明反应和暗反应两阶段而成;前者为光化学反应,在千分之一秒即告完成,而后者为酵素反应,在百分之数秒内进行完毕,也就是说,光不必连续照射,只给于千分之一秒的照射然后暂时置于暗所,之后再给于千分之一秒照射,如此也能行光合作用,在光的照射线值相等的情况下,间歇性照射的光合作用量约比连续照射多2倍。因为明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告完成,如果照射时间超过时分之一秒,则光合作用量就会降低。因此从事大量培养时,培养液须激烈的搅拌,以达间歇照射效果。在含有浓厚藻类细胞之培养液表层,细胞能照射到强光,但是在近于底部的细胞,因相互遮蔽的影响,几乎呈未受光的状态,这样的培养液经由搅拌机激烈的搅拌,培养液中每个细胞均能瞬间受到强光照射,随而又瞬间沉至底部不受光,如此每个细胞都能达到间歇性照射效果,对于光能利用率可提高,增殖率也增加。 (4).温度:每种养源都有其最适的生长温度,在高于或低于最适的温度范围,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水中的微小微藻最为明显。藻类依其温度特性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及高温种,其增殖温度极限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低温种在比较低的温度里其增殖率比高温种快;反之,高温种的最适增殖温度里,低温种不宜增殖或甚至于死亡。一般而言,光强度一定时,温度较高其光能转化率越高,增殖率也越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