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钻爆法隧道车辆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一、总 则(一)编制目的本工程运输车辆涉及管理用车、出渣车、混凝土罐车等,由于受现场管理、工艺水平、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缺陷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主要客观因素影响,存在车辆伤害安全隐患。为及时、有效地对运输车辆进行监控和管理,对运输车辆伤害事故做出应急反应,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损失程度和不利影响,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XXXXXXX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4、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业主相关文件。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一)事故类型根据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结合历年发生的车辆伤害事故常见类型分析,本预案车辆伤害事故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和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中的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撞固定物等。1、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国家法律规定的既有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碰撞、碾压、刮擦、翻车等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事件。2、场地内车辆伤害事故车辆在作业场所内行驶或作业中引起人员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碾压、碰撞固定物等造成人员伤亡。车辆在作业场所内及作业道路上行驶因宽度、高度不足,转弯半径过小、地基承载力不足发生的车辆沉陷、翻车、坠车事故。维修车辆时未采取防护措施,砸伤人或溜车压人、撞人等。车辆在作业时发生车辆沉陷、翻车、触电引发火灾、爆炸。(二)车辆伤害危险性分析根据本项目生产经营所涉及到的生产、运输、施工、办公、生活等各个环节的实际特点,按照危险源辨识和危险源评价的方法,确定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的危险(源)因素分析如下表:序号车辆类型/作业活动危险(危害)因素潜在风险1运输、工程、公务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差车辆伤害2运输、工程、公务车辆带故障行驶车辆伤害3运输、工程、公务车辆车辆指示灯不完好车辆伤害4运输、工程、公务车辆安全装置缺失、机件失灵或损坏。车辆伤害5运输、工程、公务车辆安全装置、零部件突发性故障。车辆伤害6运输、工程、公务车辆故障引起自燃车辆伤害和火险(火灾)7车辆驾驶道路通行状况不良,缺少必要的道路安全保护措施 。车辆伤害8车辆驾驶道路湿滑、路面状况较差。车辆伤害9车辆驾驶视线不佳(未注意视觉盲区、夜间行驶、照明不足)车辆伤害10车辆驾驶遇自然灾害天气:洪水、大雾、雨雪恶劣天气,地震。车辆伤害11车辆驾驶疲劳驾驶车辆伤害12车辆驾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误操作、违章驾驶。车辆伤害13车辆驾驶超长、超高、超宽、超重运输。车辆伤害14车辆驾驶生产、施工区域道路未进行人、车分流划分和标示。车辆伤害15车辆驾驶施工(作业)现场道路缺陷(路面状况差、土质松软等)、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车辆伤害和翻车、坠车事故等。16车辆驾驶倒车环节观察不够,人员配合、指挥不当等。车辆伤害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救援工作遵循“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司其职、规范有序,反应迅速、运转高效,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1、统一领导,职责明确。项目经理部(工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职责,按照各自权限和职责,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应对处置工作;公司相关部门按照系统管理原则和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加强抢险救援系统工作指导,各尽其责。2、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实行公司、项目经理部(工区)二级应急救援机制(片区指挥部参与各级应急工作),并与工程所在地政府部门的应急救援机制相协调。3、各司其职、规范有序。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地方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的主体,公司、片区指挥部、项目经理部(工区)要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密切配合,有组织地参与事故处置,采取严格有序、科学有效措施,将危害和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4、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项目经理部(工区)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充分发挥现场自救作用。并按照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报告,准确传递事故(事件)信息。各级机构接到事故信息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要按照本工作指引有序开展应对工作,有效控制舆情。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舆情评估、应急预案演练等工作。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见附件1。(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1、项目应急处置工作机构项目部(工区)应成立由项目经理(工区主任)任组长,党组织书记、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为副组长的项目应急处置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技术方案组、配合调查组、治安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媒体联络组、善后处理组。 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组应根据国家、地方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规定、上级要求,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机构,配备应急物资、设备;负责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演练、评价。发生级及以上应急响应的突发事件时,小组成员必须组织应急队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指挥现场人员开展应急救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舆情,并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和上级报告事故情况。2、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督促、检查本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和落实工作。组织训练本项目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对员工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救援物资、设备、器材,并指定专人管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性能完好。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自救,同时确定事故/事件等级,并视事故的严重程度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向地方政府求救。确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方案。总结事故教训、配合公司事故调查小组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3、应急处置工作各小组职责综合协调组组长由项目经理(工区主任)担任(因事无法在现场的,委托副职担任),成员为各小组组长、各级负责总体协调的有关人员。主要职责: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综合组织、协调、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启动相关保障预案,确保现场治安、医疗救援和通讯畅通,调集抢险救援急需的物资、设备等,收集、报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抢险救援组组长由生产副经理担任,成员为各级负责生产组织、设备物资的相关专业人员,以及专、兼职应急抢险救援队人员。主要职责:按照应急处置方案组织救援,科学合理地提出应急物资、设备、人力配备建议;组建现场救援抢险工作组;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保证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的畅通。技术方案组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总工程师担任,成员为各级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职责:辨识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灾害现场监控量测方式;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技术措施和应急救援步骤,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学、有效地技术支持;完善安全评估资料,为应急响应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防止发生二次伤害事故。配合调查组组长由生产副经理或安全总监担任,成员为各级安全、工程、设备、物资管理人员(按照主管部门分工确定)、相关专业人员。主要职责:保护事故现场,协助负有法定职责的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协助开展对现场有关人员的约谈、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相关责任人提出内部处理意见。治安保卫组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的内部治安保卫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事故现场保卫,协助属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道路交通、现场警戒等。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办公室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及事故调查工作人员生活保障、食宿安排等后勤服务;提供必要的办公用品、交通工具、通讯(信)工具、器材等。媒体联络组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书记或工会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媒体接待、采访和引导工作,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救援信息和上报抢险救援进展情况。善后处理组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书记或人事、工会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接待、稳定工作;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协调工作;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和慰问伤员及家属。五、预防与预警(一)危险源监控1、加强对驾驶机动车辆人员资质的审查,要求其持证上岗,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定期召开驾驶员安全学习例会,开展经常性的交通法规和驾驶技能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2、对驾驶员出车状态进行监控;不定期上路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剔除驾驶员不良的驾驶习惯;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对事故多发驾驶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驾驶安全防范意识。3、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监管。严格落实“三不超、五不开”(三不超即:不超速,不超载,不超劳;五不开即:无证不开、无令不开、酒后不开、不开带“病”车,不带病开车),严禁客货混载。加强对车辆的维护保养及日常修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4、车辆行驶作业区域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区,应经常提醒周围作业人员注意避让车辆,防止发生伤人事故。5、在施工现场车辆行驶路线上及时设置限速、限高等安全警示标志。6、加强隧道内通风和照明措施,增加隧道线路的亮度;车辆限速行驶,特别是通过施工路段(施工栈桥)等,必须减速行驶;车辆上栈桥前周边作业人员必须停止作业,避让车辆。7、日常车辆维修保养过程中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8、隧道内行人穿反光背心,并及时避让车辆。(二)预警行动发现有车辆伤害事故或即将发生车辆伤害事故时,现场目击人员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切忌惊慌失措,立即采取人员紧急救护和安全防护措施,切忌等靠,及时向应急抢救小组报告现场情况,并立即向周围人员求救。(三)信息报告与处置1、内部信息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值班调度汇报事故时间、地点、方位、原因、受伤人员情况。现场值班调度应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项目值班领导,项目值班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将现场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同时设立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项目值班领导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汇报情况,项目负责人应视情况分级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项目各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必要的抢险设备、应急物资等尽快运输到达现场参加应急救援工作。2、外部信息报告程序事故/事件发生后,项目负责人必须立即以电话形式报告公司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应主管部门,然后1小时内以传真或梦龙等形式,逐级书面报告至公司主管部门和工管部调度室。同时确定联络负责人和现场调度值守人员,负责收集、记录全面情况,沟通各方联系,统一向公司调度及相关方续报,防止无人值守、多头报告、报出内容不一。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包括4张以上事故照片);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事故地点是否影响铁路营业线或繁华闹市区、高速公路、国道、其它重要设施安全;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出现新情况和舆情时,应当及时补报。根据突发事件等级大小,在报告公司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