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申论热点:公车治理【背景材料】 近日,有消息称,由国管局牵头联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七个部门负责修订的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基本会签完毕。该修订方案中规定:正部级官员用车排气量不高于2.5升、35万元,副部级官员不高于2.5升排气量、30万元,而一般公务用车则被限定在1.8升排气量及16万元以内。 【名师解析】 治理公车,关键不在于给公车的配置制定标准,而是公车的性质要回到姓公不姓私。既然购买公车的钱来自纳税人所交纳的税,性质是公款,公车的用途也是作为公务使用,那么,公车理应从标准制定、购买与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应当有公众参与、公众决策、公开透明。 姓公不姓私的公车,首先从公车使用的标准上,就要有公众的参与、决策。什么人可以配置什么级别的车,各地都制定了许多标准,但恕我直言,这些标准都是使用公车的人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他们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标准如何确定也没有向公众说明理由,在使用公车上,更是公私不分。 公车要姓公,很重要的一条是在公车消费的预算上要向公众及其代表公开,要经过代表审议,受到公众的监督。现在,每年提交给人大审议的财政预算报告,只有一个笼统的项目,根本看不出三公消费到底有多少,对于公车消费,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解释说,现在财政上的预算科目没有这一项,政府支出中有购置费支出,这个范围很广,既包括汽车,也包括桌椅板凳,也包括办公用品、电脑、纸张等等,细还细不到每一项的支出。 正因为如此,公众连公车的数量都是一头雾水。以北京市为例,今年4月份,北京市相关部门发文通报,目前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总量4.9万辆。而今年11月3日,央视披露北京公务用车已达70万辆,占北京市机动车总量的近15%。并且,当记者就北京公车数量采访本市多个部门,但相关部门均表示不便或无法单方披露,并透露这个问题很敏感。如果公车数量都很敏感,公车焉能姓公呢? 最后,姓公的公车,用途只能是公用,如果公车私用,那就是贪污,必须接受刑事处罚。1995年8月,意大利西西里岛墨西拿市市长布赞卡仅仅因为用公车接送过妻子,就被意大利最高法院判处6个月监禁。而我们的公车私用,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有几个受到那怕是纪律处分?所以,要让公车回归姓公,就必须要用刑事手段来严厉惩处。 要治理公车,让纸面上的规定得到落实,就需要制度给力,这个给力就必须让公众全程参与到规则的制定、日常的监督以及事后的惩戒上来,只有公众成为公车的主人,公车才姓公不姓私。 热点时评:“空心化”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对农业的发展来说,都可能是致命问题 有一组以“缺席者”为主题的照片,发人深省:田间水渠边,老人独坐,旁边是两张空椅子,留给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农家小院中,老两口带着孙子,全家十余口人出外打工或上学,留下一地空板凳 照片反映的劳动力流失后农村空心化现象,近日为15名两院院士所关注。他们指出,若不从战略上研究并解决新生代农民弃农的问题,人口大国将面临无人种地的局面。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忧心忡忡:青壮年劳力、有文化的劳力都进城打工了,将来谁来种地? 这不是20年前“谁来养活中国”问题的升级版,而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去年,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而据统计,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也下降到38.1%。“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 应该说,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大部分国家都会经历的过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不例外,这对于社会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发展不无裨益。从另一方面看,农民“洗脚进城”也是用脚投票,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过程可能倒逼出农业的转型升级。以日本为例,1955年到1975年间,农业人口减少近一半,然而农业组织化程度、生产率等,也都在这一阶段取得长足进步。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农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然而,空心化农村的照片隐藏着很大的挑战。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占32.5%。而据媒体报道,中西部一些地区80%的农民都是5070岁的老人。更有院士指出,我国农业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竟高达95%。 农村劳动力的短缺,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对农业发展来说,都可能是致命问题。而这,不仅关乎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经济稳定、长治久安。 在一些地方,农民与农业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虽然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然而在调查中,20岁以下的农民工中高达61%的人愿意留在城市。而同时,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撂荒的耕地近3000万亩。没有人,农业发展不起来,进而造成劳动力和人才进一步流失,几成怪圈。 打破怪圈,同样需要双向着力。一方面,需要遏制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的趋势,提高农民收入、加强相关培训,同时更多引入社会化力量,以“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走出农村人才荒;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水平,用政策杠杆、税收杠杆等,推动农村建设、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我们一向视之为根本。中央1号文件已连续九年锁定“三农”问题。“三农”领域既需面对积累下的老问题,也需解决时代化的新矛盾,任重道远。或许,农村劳动力问题正可成为一个支点,撬动“三农”问题解决,让田野更加充满生机。热点时评:焕发亿万民众的道德热情在北京,年轻人踊跃报名注册“学雷锋志愿者”;在长沙,“这是我应该做的”成为流行语;在抚顺,学雷锋小组就有4万多个近日,遍及神州大地的学雷锋活动,将雷锋精神熔铸于时代脉搏、播洒在公众心田。 雷锋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座精神丰碑,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雷锋精神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闪烁着社会主义的道德光辉,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的落实,必然能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激发人民中间蕴藏的道德热情,焕发人们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人们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当前的中国,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这让道德领域呈现复杂图景,也让人们面临更艰难的选择。在扶起跌倒老人或许惹上官司、爱心捐赠恐被挪作他用的疑虑中,善念在负面的想象中迟疑,善行因利益的考量而延宕。一个经历着深刻转型的社会,有这样的道德困惑可以理解,但更应主动正视、积极引导。 在加强道德建设、培育良好风尚的社会期许中,雷锋的名字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对于社会而言,这个普通的士兵呈现出一种“精神原型”,以其体现的传统美德、时代精神为核心,可以构筑起我们社会的精神天际线;对于个人,这个年轻生命激发了一种“道德动力”,在他确立的坐标系下,我们能校准心灵的航向,向着更有意义的人生出发。 实际上,我们的道德热情从未消减,雷锋的召唤总是在我们内心深处回荡。从繁华城市走入大山深处,用知识和智慧点亮孩子们心灵的徐本禹;撑起困境中的家庭,艰难中自强,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烤羊肉串的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草原医生王万青高原行医40年他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正是他们可赞的善良、可敬的坚持和可贵的行动,焕发出照亮心灵的光亮,在我们的时代赓续雷锋奏响的乐章。 涵养良好道德风尚,有赖每个人的身体力行。正如雷锋一样,可能只是给带小孩的乘客找个座位,可能只是给战友的父亲寄去20元钱,每一次日常的抉择,每一份平凡的坚守,都让我们不断靠近这个伟大的灵魂。蕴藏于内、发散于外,无论是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还是创业精神、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中包含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普遍的人生思考,是植根于人性深处的精神需求,也必然能激起最广泛的共鸣。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正确的道德观念,只有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当“雷锋”这个普通的名字成为一个国家的精神符号,当“学雷锋”这个群众性活动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亿万民众焕发的道德热情,定能绘就我们时代恢弘的精神画卷。 申论热点:能源价格改革能源价格改革:最后的冰山开始融化 过去在亚洲开发银行做能源专家,现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10多年来的研究方向,没有离开过中国电价改革。在林伯强的记忆中,10多年来,包括电价改革在内的能源价格改革曾多次蓄势待发,却都无果而终。 政府始终在寻找价格改革的最佳时期。可资源价格的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政府需要小心平衡的是,在完善价格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同时,不会大幅推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水价、电价、油价,进入“一改革就涨价”的恶性循环。 这次两会,林伯强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能源价格改革的影子温家宝总理用100多个字描述了价格改革的方向,包括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等内容。 与庞大的能源价格改革系统相比,居民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可算微不足道。但在林伯强看来,这却是整个能源价格改革的艰难起步。 10多年间,林伯强多次提出阶梯电价的改革思路,也曾为决策部门设计过多套电价改革方案。这一次,真是即将实施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已经占到95%以上。可以说,放开价格的任务基本完成。但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比如资源、能源和环境领域的价格改革。 杨先明是全国政协委员,他多年的提案都与优化经济结构相关。他告诉记者,由于资源能源价格过低,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所以,过去10多年来,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拔地而起、遍地开花。事实上,我国的资源能源状况已经难以支撑这种经济发展模式。 杨先明说,我国原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形势又复杂多变,更需用价格杠杆来调整产业结构,不能再依靠低价资源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说,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是未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 除了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小步前进,2011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推出了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也被认为是价格改革的破冰之举。 我国能源价格改革仍不彻底,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市场煤和计划电”煤的价格早已经市场化,但电的价格还是政府定价。结果是,煤炭企业总有涨价的冲动,但电厂即使背着巨额亏损的包袱也不能涨价。 2011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打出了“压煤价、提电价”的改革“组合拳”,暂时缓解了长期纠结的煤电矛盾。虽然只是权宜之计,但对久拖不决的能源价格改革而言,仍然传递了较为明确的行动信号。 许善达认为,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需要政府智慧平衡改革所触及到的各方利益。对于电价改革、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等难啃的硬骨头,要把握好最佳时机妥善推进,防止顾此失彼。 学者林伯强说,从目前政府释放的信号看,今年价格改革的突破口,可能就在居民电价试行阶梯电价、天然气价格等方面。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政府已经为此预留了一定空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CPI预期定为4%,这一目标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中央主动放缓经济增速,使增速向合理区间回归,有利于稳定物价。而提出这一目标,显然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 申论热点:从良法走向善治【背景链接】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行政,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粗暴执法、渎职失职和执法腐败等行为,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用10年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8年来,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