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说课稿:压缩空气上饶市实验小学 郑淑萍 一、说教材 压缩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广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课第48至49页的内容,它属于“认识空气”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认识“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是可以流动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有弹性的性质。二、说教学目标空气无处不在,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空气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本课就是通过观察,实验、课外搜集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认识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因此,根据本课内容和新科学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亲身经历探究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通过课内探究和课外资料的收集,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空气的性质,能根据实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推断出结论。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表达与交流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养成爱思考,勤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不怕困难,乐于探究和创造的科学精神。三、说重点、难点围绕“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经历探索压缩空气特征的过程是能力培养的重点;让学生获得空气具有被压缩以及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是认知重点,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学会探究是难点。四、教学理念及教法根据新科学课标: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本课的教学过程我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采用“观察、对比、实验、研讨”等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探中发现、探中感悟、探中创新。五、学情分析及学法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能动的过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既好动又充满了求知欲,不满足于只是坐在位置上聆听老师的讲解。因此,我创设好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获得知识,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六、教学准备篮球、充气筒、去掉针头的注射器、红色的水和学生课外搜集的资料等。七、说教学过程压缩空气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十分常见,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要证明压缩空气的存在,就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我从学生日常熟悉的现象入手,把探究过程分为“游戏激趣实验验证知识运用”等环节,以便让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探究。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是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这个探究活动的:(一)游戏激趣,引发探究欲望“良好的动机是有效学习的保证”,课堂刚开始时,充分激励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尽快带入课堂,把教师的教学激情尽快的带动起来,迅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距离。教学中,我先出示两个相同的篮球(一个气足、一个气瘪),请两位同学比赛,看谁拍得多。赛前我有意选了一个力气大的大个子同学和一个力气小的小个子同学,请全体学生先猜测比赛结果。当然实际的结果出乎他们的预料,小个子同学居然赢了,(因为大个子同学拿的是瘪篮球)此时,学生们的心理矛盾冲突产生了,我趁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这位同学输了?两个篮球真的一模一样吗?一个未打气的瘪篮球,用手按,松开手它能鼓起来吗?能在地上弹跳吗?怎样让它跳起来呢?(往球内打气)现在篮球内的气已经把篮球胀得圆了,还能打吗?继续打气,仔细观察,气越打越多,球增大了吗?现在试一试,看它能跳多高呢?为什么篮球已经变圆了,还能往里打气?为什么打足了气的球才跳得高呢?随着问题的一步步深入,学生们的思维被一步步引到本节课的主题上来,在提问过程中学生们的发言虽然非常踊跃,但总不能作出完整、科学的解释,于是迫切想要获取新信息来解释这种现象,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很自然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二)动手玩玩,研究注射器里的空气科学教学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过程的经历,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这就要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又兴致勃勃地独立探索。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支注射器,让学生们围绕主题“玩”注射器,发现注射器里的科学问题,初步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玩”之前,我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注射器,观察它的构造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注射器由活塞、针筒组成。针筒是透明的,上面有刻度。接下来,就到了学生们“玩”注射器的时间了,这里我趁机引导学生:玩完后你打算要干什么?逐渐把学生引向:不仅要会玩,还要会思考,这才是真正地探究。然后再提出具体地活动要求:1、往注射器内吸入水,如果用橡皮把针头堵住,能推进去吗?2、假如把注射器里的水换成空气,活塞能推进去吗?先猜猜看!3、先将空气抽进注射器内,然后用橡皮堵住管口,用手指压活塞,然后再放手。你有什么发现?4、注射器还能怎样“玩”,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提出活动内容后,我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自行探究的活动结束后,我先让学生演示自己的实验(怎么玩的),再说说自己产生的疑问,最后说说自己通过探究对疑问所作的解释,学生们的思考非常踊跃,发言非常积极:有的说:活塞可以把空气压下去,却不能把水压下去。有的问:为什么活塞压下去会弹起来?还有的发现:用橡皮堵住注射口,活塞很难被拉起来。最终,我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原因,从而形成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把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条理化、明朗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落实。(三)巩固延伸,拓展应用科学课强调其发散作用,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我先让学生运用刚才讨论得出的结论去解释导课时的“篮球”问题,接着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也利用了压缩空气的特性?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到生活中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此时,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和课外的资料搜集,思维非常活跃,答案多种多样:气垫沙发、车胎、汽水枪、按气压暖水瓶、喷发胶等,使本课的结论得以进一步深化。 八、说板书设计压缩空气是第6课看不见的空气的最后一个内容。因此在课的最后,我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空气的性质作了全面的回顾和小结,并用板书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能够全面、完整的认识空气的性质,提高学生口头归纳、整理的能力。 无色无味 可 流 动空气 占据空间 在我们周围 能被压缩、有弹性九、说教学反思整篇课文的教学,我非常注重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努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习思维方法”,每一次学生实验,我都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探究能力,尽量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科学的结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