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论述的是近年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教师面对教育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困惑问题,就是能否对学生进行必要惩戒手段,以及如何运用惩戒手段实施有效教育进行论述。 重点就应用艺术,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实施“惩戒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惩戒教育”的策略。旨在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增强教育效果,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惩戒 教育 策略 班级管理 引言 在弘扬赏识教育的今天,在此提出惩戒教育好像与社会格格不入,但过分表扬或批评、滥用奖励、过分民主、从来不惩罚孩子、对正在做错事的孩子讲话过于温和等这些方法对待有些学生或是有些现象,有时候也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一、“惩戒教育”的定义 惩戒,是指教育机构、教师依法对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惩戒,它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身体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戒的行为为结果;而体罚是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的肉体和精神施加直接侵害,通常伴有损伤学生身体和侮辱学生人格的言行,它以惩罚为手段,以侮辱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结果。二者的性质截然不同,我们应坚决摒弃体罚,这毋庸置疑;但适度的教育惩罚在教育活动中是必要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马卡连柯明确指出: “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惩戒有惩罚、警戒之意,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犯过失的责任追究,是让学生去承担错误引起的后果,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坎坷坷,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外在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误入岔道,走入歧途,最需要人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此时,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惩戒学生的任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必须有违背规矩后的惩戒,就要让学生为违规付出代价。由于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可塑性极强,必须让学生从小明白:每个人获得的自由应该是相对的,当你侵害到别人的自由时,就要以限制你的自由作为惩戒条件,每个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惩戒是一种针对个体某种特定行为施以痛苦刺激或剥夺,要以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的一种管理方法。惩戒的两大功能是矫正功能和威慑功能。 二、实施“惩戒教育”的必要性 惩戒的前提是尊重。一个人犯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才是不正常的。一个人犯了错误就要受到相应的惩戒,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人,都会有承担责任、接受惩戒的心理准备,以求得心理平衡,不进行适当的惩戒不符合科学原则。所谓惩戒教育实际是通过批评、责罚、处分等手段使犯错误的人产生相应的紧张、焦虑、畏惧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自律内驱力的一种手段。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人内驱力的一个源泉,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动力。“树木如果不常加修剪,它们便会恢复到它们的野生状态。”学生就像生长中的小树平时要注意修剪和浇水养护,光浇水施肥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修剪。 美国教育家和儿童学家詹姆斯?多布森说道: “许多人犯罪,正是教师从未严格要求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教会学生控制自己冲动的结果,而且这些学生一部分也正是出自娇生惯养的家庭。” 必须看到,确实有的学生自小养处优,缺少约束,在家当惯了“小皇帝”,事事都要别人顺从自己。这种以自己为核心的学生在行为上容易自我放纵,缺乏受惩罚的体验和错误行为造成后果的害怕感受。假若在学校犯了错,教师讲理他们不一定愿意听,也不一定能理解,所以老师的话常常为耳边风。甚至还有极个别学生认为是老师?嗦,认为老师与自己过不去,不满情绪浓重。结果,态度稍好的学生当面承认错误,但下次依然我行我素;态度差的当场便对教师表现出不服与蛮横,顶撞老师,辱骂老师的事件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作为校方,对问题学生的处理有许多是不到位的。校方要考虑它的声誉和社会影响,要受制于鼓励、引导为主的潮流教思想,对有较严重问题的学生仍仅采用说理式教育,说教之便大事化小,最后不了了之,起不到威慑作用。而后,这些学生的行为会更加有恃无恐,教师对他们管理将日益困难。 所以,惩戒教育是必要的,是有它必然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总之,在教学中的多数情况,实施惩戒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其错误行为。事实也证明,恰当的惩戒教育能起到积极效用。 三、实施“惩戒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策略 (一)“惩戒教育”的前提和目的 惩戒教育的前提之一,是学生的行为触犯了应共同遵守的规则,而必须受到相应处理。所以事先必须让全体学生对应该遵守的规则熟知,最好是学生参与,自主建立起相应规则。 惩罚的另一个前提是要能矫正学生的错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现矫正和威慑功能的同时一定要保障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实施惩戒的同时教师要耐心地跟踪观察,并及时正确引导、疏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怀,认识到错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逃避责任,自愿并愉快地接受惩罚,决心不再犯同样错误。 (二)“惩戒教育”的目的 惩戒的使用既不能是一种肉体摧残,也不能是一种人格侮辱、精神虐待,更不同于社会管理中强制性的惩治处罚,惩戒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外部力量作用下警醒、反思,并为之忏悔,进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因此可以说,教育学生既是惩戒的出发点,也是惩戒的归宿,具有教育性是惩戒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惩戒教育的策略 一般而言,惩戒在改变行为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然它也可能会有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在实施惩戒前要经过成熟思考,权衡利弊,注意对象,根据对象特点,因人而异,把握好度。具体而言, 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惩戒的适用性。注意年龄的差异,惩戒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年龄差异会使学生对惩戒概念的理解不同,具体表现在对惩戒方式、惩戒的必要性和惩戒的动机及效果的评价方面;注意性格的差异,性格差异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性格相对开朗,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对他们使用惩罚手段会收到一定效果且不易产生心理上的“后遗症”,教师运用惩罚手段应该能抓住其弱点,力争一次性产生威慑。而如果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特别爱面子的学生,使用惩戒前就一定要再三斟酌。 其次,惩戒教育是必要的,但要掌握个“度”,惩戒要适度,凡事都有度,把握好惩戒的度很重要。轻了不行:过轻的惩戒不痛不痒,不能引起学生对所犯错误造成影响的应有认知。重了也不行,过重的惩戒会使学生只想到怎样逃避惩戒,而不去正视自己的行为;同时过重的惩戒也会提高学生的感受阈限,反应变迟钝,下次要再惩戒时须加重力度并可能逐渐失去作用;惩戒的次数要适量,俗话说该出手时就出手,所以该惩戒的时候要不手软,做到位,让学生认识到哪些错误的行为是一定会受到惩戒的,从而有所顾忌。而惩戒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次数太多,事事靠惩戒,其结果要么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要么引起学生长期的心理负担,凡事缩手缩脚,生怕不小心做错了事,这对发展他们的健康身心,发展创造性思维有着极大威胁。 第三,惩戒教育的原则。惩戒教育要爱心第一,当然惩戒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手段,它定有可取之处,理应成为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只要使用艺术,惩戒教育是会收到预期好效果的。此外,对违规学生实施惩戒教育还能够让他人有观察学习的机会,具有警示意义。如果一味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惩戒,寄希望于教师耐心开导,苦口婆心地说教,显然忽视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忽视了教师的能动性以及说服教育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想象只有说教和鼓励,没有惩戒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难能解决所有的学生违规行为问题。 最后,还需要特别指出,对针对班主任老师犯了严重错误的学生处理不到位,是把问题简单化,把包袱推向其他教师的不负责任表现。某种意义上,教师群体也属弱势群体,在强调人格平等、师生都是主体的今天,教师的人格尊严、合法权利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和维护。作为一种外部诱因,惩戒可以激发学生对错误行为的羞耻感和负罪感,把惩戒作是前进的鞭策力和进步的新起点。 四、结束语 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惩戒,当然也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同时它也绝不是孤立的。我们不能把教育手段单一化、机械化。要明确惩戒学生的目的是教育引导学生,实现教育的积极价值。在惩戒时应适时地帮扶、开导,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将教育影响深入到人心。只有把惩戒融入多元化的大教育之中,将说理、交流、倾听、表扬和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等多种教育手段与之结合使用,巧妙相融,我们的教育才是科学的、人性化的,才能培养出期望的、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张凤军. 论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时代教育,2010(05). 2孙云晓,弓立新. 挫折教育. 3马利琴. 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 4洪英. 教育教学研究. 班级管理运用赏识教育的误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