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山东教育有感 狂家小学 刘彩 自从来了狂家小学我一直担任的是低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在这将近五年的教学过程中让我对小学的数学教育有了很深刻的感触。我深切的发现在我的周围有一些孩子是不喜欢学习数学的,一上数学眼睛就发呆、发直,于是我在课下便对这样的孩子多了一些关注,没事就找他们谈话聊天,最终这些孩子对我开口了:“老师,我们不是不想学好数学,您的讲课非常能吸引我,每每你给我们讲解习题的时候,我都能明白,可是一让我自己做题就不知道该去怎么做了!”其实孩子之所以会这样,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脑子里没有成形的数学思想,遇到问题当然就会束手无策,不知从哪里开始思考了,在被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开始变得消极、反应也随之开始迟钝、焦虑甚至产生了想要放弃数学的不正确的想法。 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怎么样帮助孩子们,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我想尽了办法,书里查、网上找、经常请教有经验的优秀骨干教师,向他们取经谋求解决的办法。有幸结识了山东教育这个“好朋友”。我们学校每年都订的 山东教育小学版,这份杂志主要刊载小学教育工作者优秀文章与心得体会。 山东教育给我最大的感受,对教育者对工作热爱,对学生热爱,而这种爱源与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辉煌,任何成功背后都需要艰辛付出,从该书中中我发现许多教师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非常喜欢上面的那些内容,比方说“用真诚和关爱装点美丽人生记山东省教学能手、青州市北关初级中学教师张春梅隗鹏”,通过看这些优秀教师的教学事迹,我们能从中吸收更多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一种教育叫等待,要想教育好孩就得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要有耐心,允许孩子慢慢成长。坐下来批评冯耀军,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就算批评也要讲究艺术,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爱,陪伴我们成长苏楠,做学生的网友李淑芹等等很多好的文章都教会了我们学会用“爱”去教育孩子,欣赏孩子。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是啊,学生是一个社会群体,来自生活;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有高于生活的学科;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来自真真实实的现实生活。所以要想根本上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就必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就必须将我们的数学教学切切实实的生活化。 看了山东教育的一些文章,感触颇深。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 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我时常教育我的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老师爱你们,希望能做你们的良师益友。山东教育让我爱不释手,我会抽取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争取做一名让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喜欢上我的数学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