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课题:一年级音乐课谁在叫姓名:李乐学校: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学科:音乐海淀区北部地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 科音乐年 级一年级课 题谁在叫教科书版本及章节人民音乐 出版社一年级下 册第五单元学习领域/模块演唱歌曲谁在叫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学习主题以学生熟悉的小动物为题材,聆听欣赏管弦乐和学习演唱中国儿童音乐作品。1. 单元教学设计意图(1) 课标要求及理论基础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指出:“从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对音乐课程内容进行结构整合”。其中针对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列举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2) 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价值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本单元教学中,拓展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知、利用不同小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和体态强化学生的听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从自然生活中发现音乐、感知音乐的兴趣。本单元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为题材,选编了童声歌曲大风车、管弦乐狮王进行曲、儿童歌曲两只小象和谁在叫。四首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演唱和表演中充分感受音乐魅力和美感。2. 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以选取与动物相关的音乐作品,分别设计了欣赏课程大风车和狮王进行曲、演唱课程两只小象和谁在叫。其中狮王进行曲为管弦乐,从聆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中“狮王”形象,跟随音乐模仿狮子行走时吼叫的动作,到进一步模唱感受音乐带来的听觉震慑力,增加了学生对音乐风格的了解。在中央电视台儿童栏目主题曲大风车一课中鲜明的跳跃型节奏,加之附点节奏改变了规整划一的节奏样式,富有变化。拉近了小朋友之间的距离,懂得团结友爱。而演唱曲目两只小象则要求学生辨别音的高低,有感情的模唱进行旋律感知。最后,在谁在叫一课中模仿小动物的姿态进行表演,师生、生生之间运用接唱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课时安排如下:3. 学习者分析经过近两个学期的学习,在音乐节奏上,我校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即可用“走哦”、“走”和“跑”来识读节奏。经过练习,学生逐渐加快节奏型的识读速度。例如,在给出基本拍的前提下,老师用钢琴上的标准音弹奏不同的时值音符,学生可听辨出所弹音符的时值;又或者老师将教材中的歌曲五线谱呈现出来,学生也可以准确地进行拍读。但在听辨和视辨的过程中,也有学生可能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老师仍需耐心讲解,加以练习。在音乐旋律的感知上,学生通过固有音的长短、音的高低以及音的强弱做出基本判断,并在旋律线中感受音乐走向。其次,从学生已完成的学习内容上来看,在学习本单元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接受音符、节奏、律动等相关训练,较易学习和掌握本单元的内容。但是,将固有时值的音符加以变化为多种附点节奏集中在一首歌曲作品中,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是有难度的。此外,学生们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面对本单元主题中的小动物,他们因熟知而心生亲切,而同音乐元素相结合也使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的热情与投入。4. 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欣赏并学习以动物为主题的儿童歌曲,从音色、速度以及节奏变化,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从而感知美妙的音乐旋律。能力目标:演唱歌曲,使学生了解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和生活习性,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情感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音乐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单元学习重点:通过多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四首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课堂欢乐的学习氛围,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单元学习难点:学生用模唱和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时音准稳定的把控。5.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谁在叫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 教学内容分析谁在叫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演唱曲目,是一首中国儿童音乐作品。这首歌曲为2/4拍,七声宫调式。歌曲是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中的两个乐句节奏完全重复,旋律为变化重复,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第二乐段中的四个乐句,每两句为一组,三、四乐句为完全重复,五、六乐句为变化重复。第二乐段附点节奏的运用改变了第一乐段规整的进行,突显了小动物的叫声引出的生态关系。歌曲风格活泼,充满了童趣。歌曲第一二乐句歌词使用了小动物及对应的叫声,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第三乐句在高音区进行,旋律由欢快转为舒展,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强烈对比,对小动物为什么发出叫声展开详细的描述。第四乐句完全重复第三乐句的旋律。第五乐句,旋律走向急转直下,改变了活泼高昂的音乐氛围,最后一个乐句在大调式的主和弦上进行旋律递进,欢快、轻巧的收尾。谁在叫作为本单元教学建议中最后一课时的学习曲目,在经过聆听大风车后,学生初步感受到音乐有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作用,到学习了狮王进行曲中模唱旋律及模仿狮子走路和吼叫的动作,声音结合肢体感受音乐情绪。再到两只小象中模唱歌曲旋律并借助小乐器非常直观地认知音的高低。在同学们已经有的乐理知识积累和丰富的生活经历的前提下,谁在叫通过设置情景,模唱旋律,旋律线辅助演唱等环节,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更多的激发了他们模仿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歌曲风格,更有表情的演唱。从在整个学段中的定位来看,谁在叫这首歌曲充满童趣,从听觉感知,声音模仿,肢体律动,情感演唱等方面综合的展现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多元表现能力,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自然的演唱出歌曲风格。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目标是:“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一课程目标确立了谁在叫作为这一学段演唱曲目的地位。2. 学习者分析首先,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来看,在音符识读方面,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学会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辨认,比如听辨各音符的时值,或者拍读音符的时值,通过反复强化练习可熟练掌握。其次,从学生已接触的学习内容来看,在学习谁在叫一课之前,学生们已经接触过多种音乐风格,非常容易快速投入谁在叫的音乐情绪中。但是,加入接唱合作的的环节,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力,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此外,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看,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小猫、小鸡、小鸭、小猪等小动物非常熟知,将小动物与歌曲结合,生活和音乐贴近,学生们展现了极大的兴趣。在以上学情分析下,本课将采用“设置情境、带入角色、节奏律动、对比旋律线”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节奏,自然且富有感情的演唱。课时背景:本节课为第四课时。3. 学习目标设计(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音乐的美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喜爱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增强演唱的自信心。(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唱、旋律对比、旋律线辅助等方式学习歌曲;能够在体验、模仿、律动过程中学习歌曲,感知音乐旋律线条的流动性。(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用较好的音色,活泼、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2.能够巩固对反复记号和四分休止符等音乐知识的识别。3.掌握由旋律线的直观视觉带动下的音乐旋律,感知音乐情绪。4.能够运用一些肢体动作来更好的表现歌曲。4.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以及歌曲的准确演唱。难点:在于第二乐段中第五乐句的准确演唱。5. 学习评价设计项目评价要点A.优秀 B.良好 C.一般自评互评师评教学效果评价反复记号的巩固与掌握AAA积极参与音乐综合活动AAA能够掌握歌曲旋律和节奏AAA通过设置游戏互动、模唱、旋律线对比展示、创编等环节,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与纠正。课堂采取分组表演的形式,给每个学生提供表演机会与平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肯定学生的展示成果,以积攒贴画的形式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满足感。6.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习活动环节一:游戏导入(1) 放置一个神秘的百宝箱,内装有小鸡、小鸭、小猫和小猪四个歌曲中带有叫声的小动物玩偶,请四位同学随意抓取其中一个,并模仿其小动物的声音。(2) 教师引导学生邀请新朋友一起加入课堂,随后播放音频。播放过程中在黑板上粘贴小动物画像。(3) 教师设置问题:你们从歌曲中听到了谁的叫声?它们分别发出了怎样的叫声?待学生回答,随即粘贴出对应叫声的卡片在黑板上。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活动一:歌曲导入(1) 学生带着期待抓取玩偶,准确模仿动物的声音。“喵喵”、“唧唧”、“嘎嘎”、“嘟嘟”。 (2) 学生初听全曲。 (3) 学生回答问题:听到了小鸡、小鸭、小猫、小猪的叫声。分别发出“叽叽”、“嘎嘎”、“喵喵”、“嘟嘟”的叫声。设计意图:导入环节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生活经验自然的引发学生进入音乐学习,并尊重学生们独特的感受与见解。环节二:歌曲模唱 (1) 老师邀请全班同学一起用音乐把四位小伙伴的叫声表现出来。跟老师进行模唱“do mi fa sol sol”。(2) 老师标注两处“啦啦啦啦啦”的位置,并做范唱引导。(3) 老师引导学生加入板书中动物名称及叫声,即歌词。(4) 老师引导学生分别做出四种小动物的标志性动作,结合歌曲再次演唱。活动二:歌曲模唱(1) 跟随老师进行模唱。“do mi fa sol sol”(2) 学生体会两处标注不同之处。(3) 加入歌词再次演唱。(4) 边做动作边演唱。设计意图:声音配合肢体动作有助于学生在律动中更好的掌握节奏。环节三:听辨旋律(1)老师使用钢琴演示两段旋律。即歌曲第二乐段的三四乐句。(2)设置问题:请同学们通过听老师的演示和观察屏幕里的两段乐谱从节奏和旋律上判断, 两段旋律是否相同?活动三:听辨旋律(1)观察并听辨。(2)回答问题:两段旋律一样(不一样)。设计意图: 从视觉、听觉、和对旋律的感觉上,多感官辨认旋律,起到熟悉歌曲的作用。环节四:旋律线比较 (1) 老师板书五六乐句的歌词,按照音的高低,起伏书写。设置问题:为什么歌词没有写在一条直线上? (2) 老师模唱第五乐句和第六乐句,请同学们模仿旋律线的走向。(3) 设置问题:两条线,哪里不一样?(4) 带入歌词教唱。活动五:旋律线比较(1) 学生观察板书。回答问题:因为音的高低。 (2) 伸出手指比画旋律线。(3) 学生回答问题:走向不一样。(4) 带入歌词学唱。设计意图:直观的视觉对比,让学生掌握音乐旋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