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本资料答案整理由2011级博士:林强、傅然、刘志豪、刘宏灿、张洪武等收集和校对的,在此表示感谢,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指正,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 21 页 共 27 页实验室生物安全之选择题汇总一、实验室与生物安全样板测试题1.下列传染病应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但不包括:(D)P16A. 鼠疫 B. 霍乱 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 皮肤炭疽 注释: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住舍滚感,按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管理。2.洗手清除手部污染时,其中错误的操作是(D)P45A. 处理生物危害性材料时,只要可能均必须戴合适的手套 B. 即使戴有合适的手套,在处理完生物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均必须洗手 C.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冲洗以清除手部污染,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应使用杀菌肥皂或酒精洗手器喷洒酒精洗手;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或喷洒上酒精,搓洗至少10 秒钟,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暖风干手器) D. 推荐使用脚控、肘控或感应的水龙头;如果没有安装,可用手关水注释:洗手或清除手部污染:处理生物危害性材料时,只要可能均必须戴合适的手套,但是这并不能替代实验室人员需要经常地、彻底地洗手。实验室人员处理完生物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均必须洗手。大多数情况下,用 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冲洗对于清除手部污染就足够了。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杀菌肥皂或乙醇洗手器喷洒乙醇洗手。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或喷洒上乙醇,搓洗至少 10s,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如 果有条件,可 以使用暖风干手器)。推荐使用脚控、肘控或感应的水龙头。如果没有安装,应使用纸巾或毛巾来关上水龙头,以防止再度污染洗净的手。如上所述,如 果没有条仵彻底洗手或洗手不方便,应该用酒精擦手来清除双手的轻度污染。3.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以下哪项错误(C)P32A.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B.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C. 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不必进行灭菌 D. 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注释: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人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人。(2)接触微生物或含微生物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3)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贮存食物。(4)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5)制定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6)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7)每日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 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8)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 高压灭活。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容器内。(9)制定有效的防鼠、防虫措施。特殊微生物的安全操作规程:无特殊微生物的安全操作规程。4.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_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A)A. 2小时 B. 3小时 C. 4 小时 D. 5小时 注释:网上查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四、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软下疳、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五、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后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向卫生部报告。5.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良好内务行为,其中错误的是(D)P53A. 禁止在工作场所存放可能导致阻碍和绊倒危险的大量一次性实验材料 B. 所有用于处理污染性材料的设备和工作表面在每次工作结束、有任何漏出或发生了其它污染时应使用适当的试剂清洁和消毒 C. 对漏出的样本、化学品、放射性核素、培养物或其它材料应在风险评估后清除并对涉及区域去污染;清除时应使用经核准的安全预防措施、安全方法和个人防护装备 D. 保持了良好内务行为后,可不必制定发生事故或漏出导致生物、化学品或放射性核素污染时,设备保养或修理之前对每件设备去污染、净化和消毒的专用规程注释:良好内务行为指定专人监督保持良好内务行为。工作区应始终保持整洁有序。禁止在工作场所存放可能导致阻碍和绊倒危险的大量一次性实验材料。所有用于处理污染性材料的设备和工作表面,在每次工作结束、有任何漏出或发生了萁他污染时均应使用适当的试剂清洁和消毒。对漏出的样本、化学品、放射性核素、培养物或其他材料,应在风险评估后清除并对涉及区域去污染。清除时应使用经核准的安全预防措施、安全方法和个人防护装备。内务行为改变时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以确保避免发生无意识的风险或危险。实验室行为工作习惯或实验材料可能对内务和(或)维护人员有潜在危险时,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书面报告内务和维护人员的管理者。应制定在发生事故或漏出导致生物(化学品或放射性核素污染时,设备保养或修理之前对每件设备去污染、净化和消毒的专用规程。6.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运输方式不包括(D)P31 A. 应当通过陆路运输 B. 可以通过水路运输 C. 紧急情况下运输或者需要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D. 地区内运输可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 注释:运输方式: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 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7.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责任,其中错误的是(C)P52A. 食品、饮料及类似物品只应在指定的区域中准备和食用 B.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C. 禁止在工作区域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性眼镜,长发应束在脑后,工作时若戴有戒指、耳环、手表、手镯、项链和其它珠宝应将其置于个人防护装备内 D.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感染,应按有关规定保存免疫纪录和免疫前血清 注释:个人责任:食品、饮料及类似物品只应在指定的区域中准备和食用;食品和饮料只应存放于非实验室区域内指定的专用处。冰箱应适当标记,以明确其规定用途。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禁止在工作区域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性眼镜。长发应束在脑后。在工作区域内不应戴戒指、耳环、手表、手镯、项链和其他珠宝。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感染。应按有关规定保存免疫记录和免疫前血清。对特定实验室的免疫计划应根据文件化的实验室传染危害评估和卫生部门建议制定。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规定禁放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8.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的条件,其中不正确的是:(D)P29A. 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B. 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C. 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D. 具有疑似某病原微生物感染症患者整个临床病期均可采集样本注释: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具备的条件: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设备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9.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的单位及接诊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_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B)P32A. 1 B. 2 C. 3 D. 4 注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储存中意外处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 2h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区)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接 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 2h内 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 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县(区)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 2h内 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 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 2h内 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 1h内 ,向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 )种 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依法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10.需运进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标本、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或生物活性物质的包装,不正确的是(D)P30-31A. 将有关物品放在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管里,拧紧;直接在塑料管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时间、编号、姓名等 B. 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物品 C. 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在标本送检登记表,连同塑料管用另一塑料袋密封;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或生物活性物质的信息表则需通过传真或其它无污染手段传出 D. 所用密闭容器的外表面视情况印制生物危险标识 注释:标本的包装:将标本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管内,拧紧;直接在塑料管上用油性淝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采样时间、编号、姓名;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同时,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在标本送检登记表上,连同塑料管用另一塑料袋密封;放入专用运输箱内(或疫苗冷藏包),放入冰排,然后以柔软物质填充,内衬具吸水和缓冲能力的材料。同一患者2份以上的密封标本,可放在同一个塑料袋内再次做密封。所有容器必须印有生鞫苊睑标识。11.我国卫生部颁布的_,对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C)P14A.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B.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C.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D.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注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简介: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根据病原敛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首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家卫生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