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核心:培养小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课题提出的背景: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学生往往能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却不会运用于生活实际。这是一件相当严重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特提出此项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它十分明确的告诉我们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知识源于生活,所以老师在上课时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加强数学实践能力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确定位置时,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在第几排第几个,你的朋友在第几排第几个,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积极踊跃发言,兴高采烈的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他们热情高涨,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同时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出示电影院的座位,谁在第几排第几个,再次激发了学生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冲动,又向学生展示了地球仪,如何运用经度纬度确定位置,又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再次让他们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明白原来不仅生活中有数学,在科学技术中也有数学。再如: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在学生学习这项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做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用数学方法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特意为学生设计了“让学生为自己的房间铺地板”这项作业,这项作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信心,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通过有机会地组织学生动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既能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深化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从而体验数学的实践性。例如,在数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在学生已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让学生动手测量和计算圆柱形茶叶盒、罐头盒、水桶和通风管的表面积,学生在不同物体表面积的测量计算中,知道茶叶盒的表面积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罐头盒和水桶的表面积是“一个底面积+侧面积”,而通风管的表面积就是它的侧面积。学生在实际的探索中,认识到了不同的物体表面积是不同的。再如: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在学生学习这项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做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用数学方法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特意为学生设计了“让学生为自己的房间铺地板”这项作业,这项作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信心,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如此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数学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大家知道,日常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直接的,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往往是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事物,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英国数学教育家斯根普在其著名的数学心理学中曾说过:“今天的学习者处理的远非古代发展之初的原始资料,而是一般的教科书经整理、编排的资料处理系统,一方面这样做有极大的好处,因为聪明的学生能够一年中完成前人几个世纪才发展起来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也把学生暴露在危急之中。因为这么一来,数学并不能由日常生活环境中直接学到,只能从教师那里间接学到。”也就是说如何把小学数学教科书上间接的知识与小学生直接的日常生活经验紧密的联系起来,并能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就显得尤其重要。我在教学中努力使数学和生活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1、 引进生活素材,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中如果能通过再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现象,不仅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会让学生在感受生活化数学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性,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例如教学“乘法分配率”时,通过围绕教学的生活目标,对教材进行改造,引进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让学生真正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李大爷到集市上卖葱,一共带了20千克,当时的葱价是每千克0.8元。到了集市上不一会儿,有两个青年人来卖葱,一个只要葱白,另一个只要葱叶。年青人说:“我们给你葱白每千克0.6元,葱叶每千克0.2元,合起来正好是每千克0.8元,您看行吗?”李大爷一想:对、没错,于是就卖给了他们。结果葱白15千克,卖了9元钱;葱叶5千克,卖了1元钱,一共卖了10元钱,那6元钱到哪里去了呢?同学们,你能帮李大爷想一想吗?学生一想:对啊,应该卖16元才对,而两个年轻人说的似乎也有道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师生围绕此题展开了讨论。知识上的悬念很快转化成了学习上的强大动力,学习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通过引进生活素材,再现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了数学的实效性和应用性。 2、 借助生活经验,感悟数学的规律性 数学中的有关概念、定义、公式、法则等无不都体现着数学的某种规律,而小学生在学习认识时的起点和基础往往却是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事物,因此教学中如果能充分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让学生在背景中经历这些概念、定义、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则能有效的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加深感悟数学的规律性。例如教学“简便算法”时,学生对127+199=127+200-1;368-198=368-200+2,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前面一题明明是加法,为什么要“-1”,后面一题明明是减法,为什么要“+2”。而教材上说的“一个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接近整百、整千的数时,可以先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多加了在减去(多减了再加上)”。读起来像个“绕口令”,还是很难明白,这时如果联系生活实际就会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用生活中购物付钱时“付整找零”的活动来作比喻:购物就付198元,顾客付出两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应找回两元,这就是368-198=368-200+2的道理,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不难发现这种“简便算法”的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知识和思想策略:那就是“先算整,再调整”的策略。这个策略蕴含了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科学的方法:抓住整体(或主要方面),再对局部加以调整。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既长知识又长智慧。3、创设生活背景,理解数学的普遍性。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创设生活化、兴趣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建立良好的数学意识。例如教学“比例的应用”一课时,可在有阳光的日子带学生到操场提出测量旗杆高度的问题,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以带学生到超市看有关的价格表:一块橡皮0.8元,一支铅笔0.3元,一个文具2.5元.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数学“按比例分配”时,让学生搜集自己所住楼房单元的电表和水表数,如果总电表数和总水表数大于分户电表活水表度数的和,怎么分摊的问题等等。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不但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给予探索;而且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充满趣味;更可贵的是把广阔思维空间留给学生-问题自己找、规律自己找、结论自己总结。4、 注重生活积累,培养数学的创造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学生学习数学已不可能积极局限于数学课内、教材内,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扩大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一个角落。在现代环境下,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场所。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学生数学学习课堂40分钟的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一方面,将数学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积累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厚积而薄发。例如,五年级的数学活动课,测量学校的绿化面积,因为绿地面积不一定都是规则图形,因此,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时有困难,而困难就会产生问题,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其真正的独立思维,独立思维后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肯定也会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教学不仅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空间,更是真正体现了将数学教学置于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准备的大背景上。当然,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新的教学观,学会尊总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给学生留有广阔的自主活动的空间;理解学生异想天开甚至无理的想法和做法;真诚对待每个学生,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宽容学生的幼稚乃至胡思乱想,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会不断的得到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果:为更好的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密联系起来,我坚持让学生每天写数学日记,写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数学小故事、自己解决的的一些数学小问题等等。并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日记小竞赛等活动。下面是学生的部分日记:2010年6月8号 星期二 晴妈妈什么时候生我的?今天,是我过8岁的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还有好多好多漂亮的玩具。妈妈真疼爱我呀!妈妈今年33岁,我想:妈妈多少岁的时候生我的?我到妈妈这个年龄,妈妈有多少岁呢?我要用我所学的知识算一下:33825(岁)253358(岁)我知道了:妈妈是25岁生我的,我到了妈妈这个年龄,妈妈就58岁了。那时候,妈妈老了,所以现在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孝敬妈妈。2011年15日 星期二 晴有关连减的问题星期天,天气很好,我和妈妈一起去新华书店看书。坐在公共汽车上,我发现车里的人很多,一算:一共有26人。我要用所学的加减法算一下上下车的情况:第一次下了3人,上了2人;第二次下了8人,上了1人;第三次下了6人;第四次下了7人,还剩几人?我列了一下算式:263225(人)258118(人)18612(人)1275(人)最后还剩下5人。最后,我们也下了车,走进了新华书店。书店里的书真多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