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创新人文管理模式“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宽敞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进展好最宽敞人民根本利益。”胡总书记关于创新社会管理讲话精神凸显出人文性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人文性管理亦是学校文化的灵魂。现代学校管理就是要敬重、关怀校内每个人的进展和需要。作为一名中学的管理者,自觉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和创新管理模式,是新时期教育进展的迫切需要。一、在办学理念中,突出“以人为本、人文立校”的宗旨有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教育为公”的博爱思想,激励着一代代的教育工作者。学校管理者应秉承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人文立校”的办学宗旨,树立“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的观念,处处为当地老百姓着想、为当地的莘莘学子着想,从管理型学校逐步向服务型学校转变。在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中,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进展好最宽敞人民的根本利益。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夫。我们要向着农夫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布满那农夫的甘苦。我们要经常念着农夫的苦痛,经常念着他们所想得到的幸福,我们必需有一颗农夫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夫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引领、教育全体教师始终把“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树立了“一切为了同学,为了同学一切,为了一切同学”的服务意识,对同学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把满腔的热忱、无私的爱献给孩子,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爱满天下”的大教育观。在“以人为本、人文立校”理念的引领下,我身体力行,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做到了如指掌;不断学习,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本质规律做到精确把握,践行“学者型校长办学”的思想,勇于选择,敢于实践,不断成长为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突出“以生为本、真人教育”的服务思想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相互感化,相互感化,便是相互改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教育实践中我喜爱同学、关怀同学,着眼于培育“真、善、美”的健全人格,让同学真正感受学校如家,接受布满爱心的教育。我留意在细节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同学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对于同学提出的要求,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解决起来有困难,但又是合理的,克服困难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肯定和同学讲明理由,等有条件了再解决,杜绝了光说好话不办实事的现象。同学的需要无小事,对他们的要求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有了这种以爱心换真心的服务意识,就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暖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样的氛围下,学校就能形成尊师爱生的校风,进而促成勤奋好学的学风。三、在师资队伍管理上,突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同学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同学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在老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认为教师关系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提倡教师要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有着这样的优秀教师队伍作“坚强后盾”,学校良好教风的才有根本保证。教育教学,师德为首。我在校内高悬“讲爱心、讲责任、讲激情、创品牌”标语,作为全校教师的行动导向,激励着教师们不断地践行;在宣扬长廊开拓“名师风采专栏”、“优秀同学光荣榜”,把全校优秀教师和优秀同学的典型事迹连同照片上墙标榜,营造一种赶超先进、不甘落后的良好气氛。在学校管理中,我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进展的生命线。学校的改革进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无论在程溪中学还是龙海一中,我始终留意从学校总体进展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组织形态建设、校内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择善而从,择真而立,兼容并蓄,以同学共性进展为本,以学校多元化、特色化进展为理念,以制立校,以德治校。铸就一所品牌学校,必需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治理学校,这是实现“人文立校”的基础。为此,学校行政工作,教师教学工作,都接受制度考核来体现,狠抓精细化管理以落实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不论师生还是管理干部,一切都按制度办事。在学校教学行政管理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学校形成了检查评比常规化、教学视导常规化、集体备课常规化的管理模式。(一)检查评比常规化。每两周组织一次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听课、作业批改、辅导同学和组织课外活动等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综合评比优秀的老师进行通报表彰,对较差的老师由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并挂念其分析缘由,制定措施,限期整改;(二)教学视导常规化。校级领导定期、不定期对各年段进行教学视导,每一位学校领导坚持推门听课、参与集体备课和教学工作。校长听课评课每周不少于3节,其他党员干部每周不少于2节,分学科听课、评课掩盖面达95%以上;(三)集体备课常规化。推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备课制度,形成群策群力、相互学习、扬长避短的良好氛围。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以教师高尚的师德和敬业精神激励同学成才。四、在学校进展规划上,突出“凝心聚力,集思广益”的开放办学观陶行知先生说:“社会是个人结合所成的。改造了个人便改造了社会,改造了社会便也改造了个人。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反过来说,办学而不包含社会改造的使命,便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生气。所以教育就是社会的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分析、思考“家长最关怀什么、他们期望学校做什么、他们期望学校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什么样子”,围绕“培育什么人、怎样培育人”和“办什么样的程中(程溪中学简称)、怎样办好程中”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开展思想解放大争辩,引导宽敞党员干部、教师像企业要考虑客户的需求一样,精确把握同学、家长的需求,在“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同学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上统一思想,在大争辩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提出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解决一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着力办好几件学校教职工普遍期盼的实事,让宽敞教职工真正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同时,坚持开门办学,凝心聚力、集思广益,广泛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创建品牌学校出谋划策、捐资捐款。学校在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中,领导班子开门谏征意见,深化一线,倾听老师、家长、同学的诉求,广泛收集师生对促进学校科学进展的好思路、好建议,从中把握学校的真实状况,找准学校进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边学边查边改。学校管理坚持以“师”为本,教师教育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坚持按教育规律开门办教育。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我将程溪中学的办学定位为“让每一个山区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读到品牌学校”,经过多年努力,学校被推选为福建省唯一的全国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典型,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心电视台、中心人民广播电台、央视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等二十多家新闻媒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教育部学习实践办也编发了简报,被誉为漳州市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五、在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营造身心健康的人文气息学校教育应当让同学度过欢快的童年,让他们的身心健康进展,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培育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力量、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目标。在教育实践中,我组织教师开展“三场活动”。一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活动。发挥党员干部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员干部教师“平常工作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带动身边群众跟上来一起制造成果。二是开展“一个教师就是一名标兵”活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师德高尚、师能精湛的好教师。三是开展“一分耕耘就是一分收获”活动,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进展的生命线,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促使教师把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当作一项自觉的行动。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还处处为教师着想,营造出既紧急又宽松、既严谨又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使学校的管理布满人文气息。学校建立了教师健康体检制度,科学支配教师的工作,合理组织教师参与各种文体活动。修建健身房,为教师课余小憩熬炼供应场所和器材;进行教师分年龄组接力赛,并定为校运动会中第一个项目,也是必备项目。这样既烘托出赛会气氛,无形中又增加教师们劳逸结合的意识。学校乐观制造条件,为绝大多数教师供应外出参与教研活动和业务进修的机会。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创新人文管理模式永无止境。在龙海一中的新岗位上,我在虚心学习、深化争辩的基础上,大力整治校内环境,大胆开拓办学思路,走多元化特色办学路子,办出了国际合作课程班,建起了校本课程基地。我将学校定位为“让全部同学都能得到共性化、多元化进展的特色名校”,努力将这所百年老校塑造成文化底蕴雄厚、办学特色明显、富有朝气、人民满足的学校。(责任编辑:林文瑞)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马上删除。资料共共享,我们负责传递学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