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三五”民营经济体制改革规划提纲一、“十二五”期间我市民营经济体制改革情况“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保定市民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持续增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建立。这些举措,使我市民营经济呈现出经济总量持续扩张,产业集聚初步成型,运行质量显著提高、主行业支撑力不断加强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保定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为十三五期间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将“十二五”期间我市民营经济改革进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我市民营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表现在: 1、落实国家、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打破旧体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根据国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北省关于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投资交通、水利、医疗、电信、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打破不合理的垄断,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资源配置、经济技术合作和进入资本市场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规范了一些行业的投资准入门槛,做到了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公开透明。市委市政府把新政策规定的落实任务按照职能逐项分配到相关部门,通过各部门的职能运转,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2、初步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育、引进体系和人才管理提升机制,利用我市高校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我市地处首都人才圈的区位优势,先后实施了“人才聚集工程”、“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全市共建成10个省级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对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轮训。实施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每年选送20名民营企业家到高等院校进行系统进修培训,对200名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对2000名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专题培训。3、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有效降低了民营经济融资成本。健全我市金融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或入股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突出普惠金融发展导向,着力推动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等产品和服务创新,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建立了信用担保体系。采取财政出资、民间投资等多渠道筹资方式,扩大担保资规模,增强担保能力,推进融资服务。截止2014年,全市建成50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资本金总量达到40亿元以上,形成300亿元担保能力。4、初步建立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围绕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需求,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起一批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创业服务体系。以全民创业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抓手,激活各种创业因素,挖掘各行各业的创业潜能。通过政策引导,按照社会化、市场化、公共性原则,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43个创业辅导基地,为创业者提供针对性、专业化的服务,初步完善了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体系。二是加强统筹规划,重点培育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全市共建成19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三是信用评价服务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以企业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监督、信用奖惩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每年组织评定一批信用优良企业,并向社会公布。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库,实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作用评价的协调联动和信息交流与共享。四是技术支持体系。利用各类技术创新机构和科研机构,为民营企业新产品研发、试制、设备检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工艺改选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和企业园区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建立起一批科技孵化器。(二)民营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肯定改革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还存在的很多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制约着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小企业用地难成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的矛盾。在当前经济政治形势下,工业用地控制较为严格,我市各区县的工业用地指标均很紧张,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致使用地只能向公共建设项目或大型企业倾斜,民营企业因规模和技术发展原因,较难取得条件的用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用地难现象。2、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仍需改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很突出,贷款覆盖率和融资规模比重较低,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各类金融机构信贷总量的60%以上流向了公有制企业。一些国有银行没有充分发挥服务小企业的作用,还存在贷大不贷小,贷国不贷民的现象。民营经济巨大的融资需求与有限的资金供给矛盾导致民营经济的融资成本较高,压缩了民营经济的利润空间,成为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民营经济管理体制较为混乱。对于民营企业的管理和引导还没有完全理顺,各职能部门对民营企业的管理既有交叉又有疏漏,造成多头管理和管理缺位现象共存,各部门的规章不能很好衔接,导致民营经济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引导。4、民营经济的政策环境需要不断优化。从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民营企业经营环境仍有改善的空间。一是对照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决议的要求,在一些领域上的民营资本准入政策有待进一步放宽,市场竞争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的政策落实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特别是一些激励民企的财税政策,由于受部门利益和公共财政能力制约,在有些区县往往不能落实到位,或落实面窄,导致激励和引导作用不能发挥。三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需要加强。一些科技型民企的研发成果往往被轻易窃取,形成不公平竞争。5、我市民营经济产能升级,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我市传统工业占民营经济的比重较大,结构调整升级较慢,受到大气污染治理的影响很大。软件开发、电子信息产品、医药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所占比重较低。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家族式管理占主流,信息化、制度化管理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15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24.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且95%以上集中在传统商业、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行业,信息、技术、融资、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二、“十三五”期间我市民营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全力深化民营经济体制改革,为民营经济高速健康发展扫清障碍。1、全面提高民营经济主体的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首次将非公有制经济放到和国有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为落实中央精神,一是要切实提高民营企业的经济、政治地位。切实保护好民营企业家的财产安全,建立企业家私人财产和经营性资产的界定分离制度。在土地审批、融资贷款、项目申报等方面,做到民营国有,一视同仁,并保障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企业家在与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不至于“唯唯诺诺,看人脸色”,真正落实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三个平等”,切实改善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二是切实提高民营企业的的社会地位。要从社会舆论上更多地宣传“敬商”“助商”理念,对于创业成绩突出的企业家,根据政策设立奖励基金,给与其物质奖励,保障其政治地位,充分体现鼓励创业、宽容失败、不忘贡献、充分负责的政府导向,在社会上普遍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2、帮助民营企业创新管理体制。我市传统工业企业管理模式普遍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使民营企业上规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们应当继续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不断由家族化经营向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模式演进。对传统民营企业来说,这是一场“革命性”变革,可能带来一时间的不适应,但它对民营企业的上规模、上效益发展来说,却是一个不得不做的转变,因为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给民营经济带来的变化将是质的飞跃。2015年3月,省工信厅为我市拨款45万元,选拔3家试点企业推广河北冀凯公司的全信息化经济指挥管理模式,将通过信息化技术为试点企业制定从内部管理到生产、销售、结算的制度化管理流程,最大程度的消除人为因素,为企业“脱胎换骨”打下管理基础。3、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中深化改革。一是继续优化民营经济结构,引导中小企业淘汰落后产品和落后工艺,引导民营资本进入低消耗高产值的信息服务产业、软件开发产业、高端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离散型工业企业。这类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生产多品种、小批量产品,接受按单定制、按单改制,生产周期短,资金运转灵活,在市场竞争中能占据优势地位。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加大财税、金融等对企业开发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的支持力度,引导科技专项资金和人才向民营科技企业、项目倾斜,重点解决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工作机制、分配机制和人才机制等问题,用制度建设推动自主创新,提升高新产业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比重。4、彻底转变政府职能,理清部门分工。一是要简政放权,按照国家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要为民营企业彻底松绑:凡能由市场调节、资本决定、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事项,政府坚决退出不再审批。需要行政审批的事项,要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审批程序流程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切实做到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目录之外无收费”,真正为民营企业松绑解套。二是健全资源配置机制,为民营经济建好平台。建立公平、科学、开放、科学的市场规则,让民营经济主体能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平等参赛、公平竞争,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社会养老医疗服务、非义务教育等民生领域投资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以市场化为导向促进资本、技术、人才、土地、服务等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建立政府权力责任清单制度,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理清政府各部门对民营经济领域的管理权限,做到权责分明、科学具体,相辅相成,杜绝多头管理和“真空”领域,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5、全面建立支撑民营经济发展的人才培育管理体系。一是建立人才服务体系,要建立“区域高层次科技型人才库”,将各类人才信息公布的中小企业信息交流平台。二是重点探索建立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人才的合理流动机制,对人才的合理流动给予法律、政策的保护,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才能,做到人尽其用。三是围绕提升民营经济创造力这一重点,完善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实施“人才聚集工程”、“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对优秀人才进行重奖和津贴补助。创新人才培育引进激励机制。三、“十三五”期间我市民营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保障措施(一)做好民营经济发展长期规划。体制改革的实现离不开经济发展的计划和目标。各部门要对民营经济做好科学调研,把握现状、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制定好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重点要加强主业支撑,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带动民营经济主体加速发展。要结合即将出台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方略具体安排,眼光长远、因地制宜,综合资源变化,全面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群效益最大化。要加大力度、下大决心优化产业结构,认清形势,着眼未来,将长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摆到比短期经济效益更重要的位置,结合新的区域优势,找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建设健康、优质的民营经济强市。(二)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扩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落实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500万元,各县(市、区)不少于500万元,并逐步扩大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年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由县(市、区)按其当年新增地方税收当地财政留成部分的20%给予支持;对税务主管部门确认、纳税后提出申请的小型微利企业,由当地政府给予一定额度补贴。建立中小企业融资量化考核制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