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与式”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新理念不断地涌进教室。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学到了不少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提高了自身素质。我也借此东风,把“参与式”教学引入了我的课堂。“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公平,承认个体差异”。而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服从和适应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去设计和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活动的目的都是育人,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参与式”教学在教法上,通常采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画图、座谈等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就分组讨论的方法而言,其做法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推荐一个组长记录疑问,然后由任课教师补充、归纳、点评。其优点主要有:(1)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多,归纳能力增强,印象深刻。(2)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既集中同学们课堂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不像以往那样枯燥无味,又让学生各抒己见,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胆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间团结合作的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参与式教学比常规教学相对来说花的时间多,不易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有个别内向的同学,只顾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参与讨论,任由小组组长自己发言。 针对“参与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以上情况,作为教师就应该根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对象的特征而选择不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我认为得当的教学策略主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1)任课教师课前要精心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即学生本节课要讨论的知识点、各小组组长发言、教师总结等,各程序都要合理安排,否则,缺少一个环节,就意味着这堂教学课的失败。(2)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激励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这就要求各小组组长要把讨论的任务分给本组的每个同学,做到人人有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人人动脑想,个个动口说。(3)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求知欲、创造力才能被激活,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4)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长期以来,师生们在教学活动中习惯了“教师多讲,学生多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法,面对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参与式教学的学习方式,有诸多顾虑,理念难以转变,继续想“穿旧鞋走老路。其实,作为人师,根据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必须始终走改革、创新之路,改进以往的教法:(1)不必像过去那样把课程和教材当作“圣旨”忠实地实行,可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2)不该再像以往那样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应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解决问题;(3)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如过去那样只是一个主导者了,更多地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一点点获取知识,一步步走向成功。 “参与式”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参与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对“参与式”教学的教学方式,要认识到位,大胆探究,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惟其如此,“参与式”教学的实施才能得以推进和完善,并造福学生。“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的解读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模式1.80年代以前的“被动接受型”教学模式,常说的“填鸭式”、“注入式”、“灌输型”课堂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2.80年代后的“启发接受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出现了以问答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如“情景教学”、“问答式” 、“质疑式教学”等。局限型大,好学生活跃,差学生很被动。3.90年代后期引进西方的了“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本类型:质疑与解惑模式、反馈与交流模式、选择与自主设计模式、活动激发模式、查阅和运用资料模式、分层激励模式、学科横向渗透模式。 教学设计的理念:体现中心,关注亲历,倡导探究,呼唤回归,尊重个性,提倡多元。现在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处在90年代与本世纪的交界处,新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或者只有形式,没有内容。二如何备课1.思维方式:以反思型为主,兼有多种思维方式(经验型,逻辑性,情感性,实践性,互动型)的综合。2.理念:渗透应变,拟定预案(目标,内容,学生,整体)3.策略:提升教材价值,开发教学资源,构建教学过程,选择学习方式,生成价值问题,开展活动教学。三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1.质疑与解惑模式:类型:教师提问题(中心问题、系列问题、分步发现),引导学生解惑;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惑。操作:确立问题个人研究发现问题合作研究解惑深层问题回归生活。解惑:提问引导,评价引导,推动尝试,巧用资源,教授讲解,直观法,提供资料,优选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启发。2.反馈与交流模式: 类型: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 操作:导入新课学习探究巩固加深,每一阶段分为:自学研讨答案考核小结调控3.选择与自主设计模式: 形式: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合作、作业、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 操作:课前准备创设情景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方法设计分组研究交流提升知识积累课后延伸。4.活动激发模式:类型:真实操作(观察、信息搜集、参观访问、小制作、专题研究、实验、游戏、竞赛、讨论、辩论),虚拟想象(科学幻想、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操作:确定主题准备资源选择方式制定计划评价方式。5.查阅和运用资料模式: 模式:课前查询,课中获取,课后拓展。 注意:范围,方法,整理,利用,评价6.分层激励模式: 策略:分层(目标,方法,实施,评价),激励(激励,情景,求异,体验,心理效应) 注意:分层定向,认同目标;协作互助,共同探究;及时评价,分层评价。7.学科横向渗透模式:自主创新,整合教材,形式多样,氛围民主。四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评价 评价理念: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理念的核心是:主要看学生的学,再看教师的教,“以学论教” 评价内容: 1.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用教材为本质,做中学为要领,发现构建为过程,平等尊重为基础,自学探究为形式。 2.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协调,预设生成并存,关照学生特点需求。 3.评教的行为:促进者,激发者,帮助者,引导者,研究者。 4.评学的行为:自主学习,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技能,自我评价。 5.评教学效果:三维目标的健康发展,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学生的自评和评价能力。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交互评价,反思评价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方案规范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古今中外,自有教学之日起,就有了教学设计。自美国学者格拉泽明确地提出“教学系统“概念以及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教学设计“(开始从朴素经验之“术“上升为理性之“学“与技艺之“能“的整合,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教学设计是一个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发展中的科学概念和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专业发展追求教学智慧的关键技术。随着信息技术(IT)的迅猛发展和教育科学的巨大进步,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呈现出惊人的跃进式发展以肯普模型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设计尚未普及,第二代教学设计,又称“教与学设计“之史密斯雷根模型就诞生了;目前,第三代教学设计,或称基于多媒体学习环境下课堂动态生成的“参与式教学设计“的雏形已初见端倪! 第三代教学设计的支撑性理论是统整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领下的有效教学思想和多元智能学说。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本质内涵是交互的学习活动和主体间多维对话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教师预设教案的被试,而积极参与动态生成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以同伴者的身份观察每一位学习者的进步和需要的教学变量和条件变化,对学习情境作出生动灵活的反映,并即时调整预设方案。 这种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体现为:以学定教,教服务学,学教相长即根据知识和认知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我“,教学设计者(绝大部分情况下即实施者本人)开发出适合于学习者自主意义建构的具体的,明确限定结果的最好方式。其设计思路是:设计者在课前调研学习者的知识体验,分析教学内容的课程定位,反思自身前期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然后在系统思考的前提下按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独立解读教学内容并设置教学目标,创设协作学习情境,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意义建构,个体学习体验的课堂系列学习活动。参与式教学设计一般应用了个体化目标设计,非线性流程设计,情境化学习建构,参与式主体对话,整合化智力技术,审美化亲和界面等六大基本策略的全部或者大部分。 与前两代教学设计不同的是,参与式教学设计以学生行为,意识和思维的积极参与为目标指向,在框架式,实例式和随即进入式三种教学模式中能够提供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需要的教学环境,更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和“协作学习情境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协作学习情境设计包括如下内容:(1)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2)能将讨论逐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3)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引导深化讨论;(4)教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即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此外,设计者十分关注知识系统接受的“宏设计“和教学情节审美的“微设计“的有机整合。 方案规范“以学习者的生命发展为本“的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区别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课前备课,其物化形式也不同于原来式样的上课教案。从行为分析,备课与教学设计是两个相关而又内涵不同的教育技术概念,前者是上位概念,后者则是一个下位概念。教学设计运用系统论的思想“生本化“地处理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备课不仅仅是教学设计。从文本形式来看,“前段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备课教案“。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理念的指导下,一份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规范文本包括下列标题,署名,正文,反思等四个部分。具体的写作要求和内容格式分述如下: 一,标题 标题要具体,明确,方便检索和知识管理。通用格式为“XX版XX年级XX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的教材内容,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 二,署名写明设计者的服务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 三,主体这是教学设计的正文部分,攸关课堂教学的绩效和成败。主要阐述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以及教学内容的课堂分析和处理思路,重点是设计学习活动的过程环节及其学习情境,包括知识结构和板书设计等。其物化形式一般采用文字叙述加设计意图或点评的格式,也可采用表格模式或流程图的形式。港澳台地区的教学设计大多采用“学习活动设计样板“,内地也有不少学校在借鉴或推广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格式。 四,反思教学反思是执教者对照课前的设计目标和教学方案,对自己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效度,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等所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体验性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