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黄如标 10000 这样的较大数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学会 认、读、写较大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通过实际教学 和反思,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写结合,正向迁移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 认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一个一个、一十一十、 一百一百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百、千的数 位名称、 顺序, 也知道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 的知识经验,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在正确理解教 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读写结合,实现知识的正 向迁移 。教材中的情境图给出南京长江大桥公 路桥长 4589 米, 铁路桥长 6772 米, 学生读一读, 让说说是怎么读的。这时老师因势利导提出: 请你在 计数器上拨出 4589,说说是怎么拨的。 学生 回答后,师生一起总结出: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 起,千位上是 4 就读四千,百位上是 5 就读五百, 十位上是 8 就读八十,个位上是 9 就读九。接着, 老师提问: 这个数是怎样组成的?学生对照计数 器理解了 4589 是由 4 个千、5 个百、8 个十和 9 个 一组成的。这时,抓住时机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这个 数,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明:从高位写起,千位上 写 4,百位上写 5,十位上写 8,个位上写 9。 之后,及时安排巩固练习,如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 数,学生把这个数的读法、写法写在纸上,写完后 说说它的组成,同桌互相交流、订正。 二、逐步抽象,突破难点 让学生经历从具 体事物(小立方体)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 数器)抽象出数这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有效 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 。例 4 给出一些小立方体,先让学生初步估计一下大 概有多少,教师再利用课件带着学生数小立方体验 证估计数。先是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一 百一百地数,然后问学生,像 4589 这样大的数,想 一想还可以怎样来数?(学生意识到可以一千一千 地数。 )教师用计数器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 数。先拨出一千,顺序数到九千时,问学生: 九千 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怎么拨?学生有了满十进 一的经验,就会类推出数到九千时,再加一千的拨 珠方法。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学生理解10 个一 千是一万,一万是由 10 个一千组成 ,加深对新计 数单位万的认识,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起万位 概念。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位及其顺序, 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最大的四位数是几?(9999) 数中每个9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然后追问:如 果这个数再加上 1 是几?学生回答后,让他们在计 数器上拨珠,通过连续进位的操作,充分感受相邻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复习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旧知的基础上,巩 固10 个一千是一万,一万是由 10 个一千组成 的新知。 例 5 可以根据提示语作为读、写、 计数器拨珠的综合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 订正。 用问题说说我们学过的数位有哪些? 你能按顺序给它们排一排吗?指导学生补充完成 数位顺序表后,让学生在数位表上用自制数字卡片 摆出老师或同学说的数,进行巩固练习。 三、适当拓展,培养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 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 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 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 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万以内数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