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漆膜弊病及其防治方法 在涂装过程中或涂装后,使用不久产生的漆膜弊病一般与被涂物的状态、涂装工艺、涂料品种、涂装方法及其操作、涂装设备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为了防止漆膜弊病,技术人员必须熟知上述关系,以便于施工操作中防止产生漆膜弊病,现将常见通病及解决方法逻列如下:病态名称现象导致原因预防措施油漆流坠(流挂、流淌)在被涂面上或线角的凹槽处,涂料产生流淌。形成漆膜厚薄不均,严重者如挂幕下垂,轻者如串珠泪痕。1、 稀释剂过量,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 求,漆料不能附着在物体表面而下坠流淌。 2 、施工场所温度太低,涂料干燥速度过 慢,而且油漆在成膜过程中流动性较大。 3、选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长、太软或 刷油时蘸油太多,使漆面厚薄不一, 较厚处就职流淌。 4、刷涂面凹凸不平或物体的棱角、转角、线角的凹槽处,容易造成涂刷不均、厚薄不一,较厚处就要流淌。 5、被刷涂表面不洁、有油、水等污物, 刷涂后不有很了地附着而流淌。 1、选用优良的油漆材料和适量的稀释剂。 2、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应适宜。(保持气温在10度以上) 3、选用的漆刷、刷毛有弹性,根粗而梢细,棕厚而口齐, 油刷蘸油应少蘸勤蘸。 4、在施工中应尽量使基层平整,磨去棱角。刷涂时,用 力均匀,先竖刷处要用油刷轻轻按一下,将多余的油 漆蘸起顺开,以免漆膜达厚而流淌。 5、应选择涂料的配套稀释剂。 6、彻底清理干净被涂表面的磨屑、油、水等杂物。 7、当漆膜未完全干燥,在一个边或一个面部分油漆有流 坠时,可用铲刀将多余的油漆铲除后,再涂刷一遍。漆膜已完全干燥,对于轻策的流坠,可用砂纸磨平。对于大面积流坠,可用水砂纸磨平。油漆粗糙在干燥漆膜上产生突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通常大的称为“疙疸“,小的为“痱子”有的呈极细的(针尖状的)颗粒分布且影响光泽 1、有灰尘、砂粒等杂物混入涂料中。 2、配漆料时,产生的气泡在漆液内未经散 尽即施工,尤其在寒冷天气容易出现气泡散 不开的现象,使漆膜干燥后表面粗糙。 3、施工环境不洁,有灰尘、砂粒飘落于涂 料中,或油刷等施涂工具不洁,粘有污物。 4、基层处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 尘、砂粒未清除干净 1、调配好的涂料在刷涂前,必须经过筛网过滤,以除去 杂物。 2、油漆调好后,应静置10-20分钟,待气泡散开后再作用。 3、刮风天气或尘土飞扬的场所不宜进行施工,刚刷涂完 的油漆要防尘土污染。 4、基层不平处应用腻子填平,再用砂纸打磨光滑,擦去 粉尘后再刷涂涂料。 5、涂膜表面已产生粗糙现象,可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再刷一遍面漆。对于高级装修,可用砂纸打磨平整,最后打上光蜡、抛光、抛亮。病态名称现象导致原因预防措施刷纹在漆膜上留有刷毛痕迹,干后出现一丝丝高低不平的刷纹,使漆膜厚薄不均。 1、涂料的粘度过高、稀释剂的 挥发速度过快。 2、在木制品刷涂中,没有顺木 纹方向平行操作。 3、选用的油刷过小或刷毛过硬 或油刷保管不善使刷毛不齐或 干硬。 4、被涂表面对涂料的吸收能力 过强,刷涂困难。 1、调整涂料的施工粘度,选用配套的稀释剂。 2、刷涂施工时,应先顺木纹方向进行刷涂头遍涂料。 3、要选用较软的油刷,理油动作要轻巧。油刷用后, 应用稀释剂洗净。妥善保管,刷毛不齐的油刷应 尽量不用。 4、用封闭底漆对基材进行封闭,然后再刷涂底漆和 面漆。 5、刷涂所选用的涂料应具有较好的流平性,选用合 适挥发速度的稀释剂。 6、发现有刷纹时,应用水砂纸轻轻打磨平整,并用 干净的碎布清理灰尘,然后再刷涂下一遍涂料。慢干、回粘油漆刷涂后,超过涂料技术要求的规定固化时间,漆膜仍未干燥称为慢干。如漆膜已形成,过段时间后又出现粘手现象,称为回粘。它使漆膜表面容易碰坏或沾污,使工期延长。 1、涂层太厚会使氧化作用达不到 漆层内部而造成底层涂料长期不 干。油性腻子刮得过厚也可引起 漆膜慢干。 2、被涂表面不洁,有污渍、蜡质、碱或盐等,基层表面有不干性树脂未清理干净。 3、前遍漆未干透又涂刷第二遍漆层。 4、漆料贮存过久,超过使用期限或密封不良,溶剂已挥发而胶化,这种涂 料,虽加入稀释剂后能够进行涂饰, 但漆膜不干燥或易回粘。 5、在雨露、潮湿、黑暗、烈日曝 晒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施工。 1、每遍涂膜不宜太厚,腻子也不应一次刮得太厚。 宁可多刷涂几遍,不要急于求成,一次涂得太厚。 2、基层处理必须符合要求,应用封闭底漆对基层表 面进行封闭后,再刷涂底漆或面漆。 3、要等前遍漆膜干透后,再刷涂第二遍漆层。 4、应避免使用过期的涂料。对于超过使用期限的涂 料,应首先进行小块试样,证明符合要求时才投 入使用。用不完的油漆应密封可靠。 5、施工环境不得有酸、碱、盐雾或其它化学气体, 不在雨雾、潮湿、黑暗、烈日曝晒等恶劣气候条 件下施工。施工场所要保持空气流通。 6、漆膜有轻微慢干或发粘时,可加强通风,适当升 高环境温度加强保护,观察一段时间,如确实不 能干燥结膜,再做处理。若慢干、回粘严重时要 用强溶剂洗掉刮净,重新刷除。病态名称现象导致原因预防措施木纹浑浊透明漆涂饰后,显露木纹不清晰,涂膜不透彻,不光亮的现象称为木纹浑浊。 1、底、面着色剂存放时间过长,颜料下沉。 造成上浅下深,操作时未搅拌均匀,刷涂 时颜色较深处,覆盖了木纹而显浑浊。 2、木材质地不同,着色不均匀,局部着色过深。木材材质软者易着色。材质硬者不易着色。 3、操作技术不熟练,重刷处色深,刷毛太 硬或太软也容易造成色泽不一致。 1、使用底、面着色剂时,应将其搅拌均匀,以保证其 颜色均匀一致。 2、对于不同的材质基层,应选用不同施工方法着色,操作要熟练,防止重叠反复刷,个别部位可进行修色,取得色调一致。 3、发现木纹浑浊,色泽深浅不一致严重时,必须将涂 层全部清洗干净。然后再重新刷色。漆膜脱落、剥落、起鼓、起皮由于漆膜层间附着、结合不良,会产生漆膜脱落、剥落、起鼓、起皮等病态现象。 1、底、面漆不配套,造成层间附着力欠佳。 2、物面不洁,沾有油污、水份或其它污物。 3、物面处理不当。 4、底层未干透即涂面漆。 5、水泥基材表面残留脱膜剂,PH值高,含 水率高。 6、室外用漆的耐候性,耐水性,抗高、低 温循环性差。 7、施工温度过低。 1、选择配套的底漆、面漆。 2、基材表面处理时要把油污、水分或其它 污物彻底 清除。 3、基材(如木材、水泥等)要经过打磨、修整再嵌刮腻子。底漆须干透后并经打磨方可涂覆(刷、辊或喷)面漆,以增加层间附着力。 4、去除水泥(混凝土)基材表面脱膜剂,降低表面的 碱性。 5、水泥基材应用抗碱性封闭漆进行封闭。 6、环境温度低于10度时,不适宜施工水溶性涂如乳 胶漆。病态名称现象导致原因预防措施针孔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1、 涂料中夹带空气、木材含水率过高。 在刷涂和漆膜干燥过程中所夹带的空气 未能逸出、而在漆膜中形成气泡。气泡 一破即成针孔。2、 木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迁移到漆膜 中,未能逸出而形成气泡而造成针孔。 3、漆膜表层干燥过快,来不及逸出的溶 剂蒸气也能形成气泡而造成针孔。 4、一次刷涂太薄,涂料的湿润性不好也 是造成针孔的原因。 5、油漆配比不恰当。 6、长时间激烈搅拌,在涂料中混入空气 生成无数气泡。 1、在调配油漆时,应将漆液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不宜过快过急,以免形成气泡,而且稀释剂应按产品说明书上规定的用量加入。要控制涂料的合适粘度,否则漆膜太薄。 2、被涂表面要清理干净,不能残留水汽、油污。木材要干燥到一定的含水率(一般在8-15%之间)再涂装,做底层处理时要仔细填闭木材管孔。在刷涂时,要等一上道漆充分干燥后再涂下一道。 3、配制使用涂料时,应防止水分混入。风沙天、大风 天不宜施工。 4、刷涂时,刷子来回不宜用力过大,以利涂料中气泡 的逸出。 5、对已产生针孔的漆膜,待其干燥后,用水砂纸轻轻 打磨平整后先局部喷上一道底漆后,再喷上一道面漆。砂纸纹面漆涂装或装饰后仍能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纹且影响涂层的外观(光泽、光滑和丰满度) 1、选用砂纸太粗。 2、被涂物表面有较深的划痕或打 磨纹。 1、应按工艺要求选用打磨砂纸,涂面漆前采用500 号-600号耐水性砂纸。 2、提高漆前被涂物表面质量或刮腻子填平。病态名称现象导致原因预防措施粉化漆膜表面出现粉层,用手触之即粘在手上的现象称为粉化。 1、涂料耐性差,强烈的日光曝晒、水、霜、露、冰、雪的侵蚀,使涂料的粘接性变差而粉化。 2、误将室内涂料用于室 3、漆液粘度低或膜层太薄 4、白色颜料及磁性调合漆(尤其是室外) 极易粉化。 5、施工时油漆未充分搅拌。 6、水泥(混凝土)基材处理不,未充 分干透或表面碱性过大。 1、选用耐候性好的涂料,在日光、水、霜、地、露的作 用下稳定好。 2、室内用涂料不宜用于室外,已涂上的应复涂用于室外 的同类型面清或清漆。 3、漆膜粘度要适中,中室内涂两层,室外需涂外用漆三层。 4、室外最好不用或少用白色漆,应使用油性调合漆而不 用磁性调合漆。 5、施工前应充分搅拌,使漆液中树脂、颜料等成份均匀 一致。 6、水泥(混凝土)基材应干燥,碱性不能过大。 7、用抗碱性封闭底漆对水泥底材进行封闭。 8、对产生粉化的涂层,应清除粉化层,然后重新涂装。颜色不均匀在刷涂内墙涂料时,如果羊毛刷(排笔)蘸取涂料过少,刷涂过薄,上下接头不好,本身涂刷不均匀,底层吸收涂料程度不一,底层颜色不一,调色时色浆未能充分搅匀,涂装时均会出现颜色不均匀。熟练刷涂技巧,留意刷涂涂料的均匀程度,如吸收涂料程度不一的坯底,可先涂刷一层墙底宝,做好底层封闭后再涂刷内墙涂料。注意内墙涂料在涂刷前应充分搅拌,将其色浆分散均匀:如果出现颜色不均匀的现象可重新将内墙涂料刷涂一至二遍,使之颜色均匀。病态名称现象导致原因预防措施起泡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且其内部充满着液体或气体,也叫鼓泡。起泡产生于被涂表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漆膜之间。 1、基材处理不要求,如木材含水率较高。或未将松脂、木材本身含有的芳香油清除掉,当其自然挥发时导致气泡。 2、油性或水性腻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层 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 3、木材的结合处及孔眼没有填实,有空 隙和孔眼等。 4、操作者用手触摸被涂表面而留下油、 汗、指纹、盐碱打磨灰等亲水物质。 5、油漆配比不恰当。 1、木材应干至合适的含水率,除去木材中的芳香油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