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聪明灵秀,才华横溢,二十岁就考中进士,深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1可是苏轼的仕途是坎坷的,他所处的北宋时期政局动荡,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激烈苏轼初任开封推官,写了不少策论,主张政治改革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他上书反对新法,结果被外调,任杭州通判,后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摘出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句,告他“谤讪朝廷”,苏轼因此被捕下狱,这就是“乌台诗案”获释后,到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当这样的一个小官简直是对苏轼的一种侮辱苏轼连遭打击,一颗政治新星并未升腾起来在黄州做小官,由于官微薪薄,他经常到田间劳作,种庄稼,以补养家糊口之不足国之栋梁心系国家前途,身在黄州的苏轼路在何方? 四十五岁的苏轼经过艰难跋涉,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大道定风波这首词让我们走进了大文学家苏轼的心灵世界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此为定风波一词的小序,词人在去沙湖的途中遇雨,因没有雨具,同去之人皆显困苦窘迫之态,唯独词人不觉得狼狈小序交代了作者创作这一首词的原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对自己说,不要听那雨滴打叶之声,放开男子汉雄浑的嗓音,长啸一曲吧,不要慌乱,不要急躁,在这风雨中,要照常沉稳地走好每一步苏轼对自己说,这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和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是一样的,不要怕打击,不要怕污蔑,这两句写出了词人独立坚定的人生追求“吟啸”彰显了词人开朗、豁达的胸怀,“徐行”绘出了词人淡定、稳健的神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手拄竹杖,脚穿草鞋,他自得于这样的打扮,说它比骑着高头大马还要轻快、自在、洒脱我们仿佛感受到词人那种喜欢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情怀任凭这风雨怎样肆虐,任凭这风雨怎样打击,他都能披着蓑衣在烟雨中前行,他无所畏惧,处之泰然生活磨练了苏轼,他有了明确的生存目标,他有了坚强的生存意志,他有了正确的生存思想“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喝了酒,在料峭的春风里,寒风拂面人渐醒,丝丝寒意入暖怀,那快要落山的红太阳普照着,洒下金光,像是迎接词人的晚归那些打击、苦难、泪水过去了,苏轼紧握住的是眼下的时光,他心中涌动着热爱生活的滚滚激流,自得于当时的所处,满足于身边朴素的泥土、青青的芳草,还有醉人的红太阳,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杰出文学家的开朗的胸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过头来看看刚才所遇风雨交加的地方,信步而归,他说,对我来说,既没有雨天,也没有晴天,无论晴天、雨天,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人生路上,遇晴天也好,遇雨天也好,我苏轼都不怕;在京城做官也罢,遭贬处边远之地也罢,我苏轼不以官位浮沉而或喜或悲他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稳步向前,他豁达、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由衷的钦佩 词的上片明写词人所遇自然界之风雨,实质重点写人生之风雨,面对挫折,苏轼从容、淡定,镇定自若词的下片写词人的人生感悟,刚才是风雨交加,转眼是斜阳相迎,宦海人生也如天气变化一样,变幻莫测,苏轼不受外物干扰,超然物外,执着于自己所拥有的生命绿洲,愉悦前行 定风波写的是词人途中遇雨的小事,表现的却是该怎样对待人生政治浮沉的大事定风波是词人直面人生冷静思考后的人生宣言书,是词人生命之舟的方向盘所以后来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都没有被打垮,都没有忘记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事业可以说,文学创作事业是照亮词人人生征途上的一座高耸圣洁、光芒四射的灯塔,所以他活得充实、豁达,境界高远在黄州贬所,苏轼还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这样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 苏轼的仕途是艰难的、曲折的,他甚至被贬到了 海南岛的琼州,但他战胜了仕途的坎坷,成了一个生活的真正强者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苏轼遇赦北还,他在渡海北行之前写了澄迈驿通潮阁,“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2词人还是那样的热爱生活,还是那样的乐观苏轼在广阔的艺术领域里辛勤耕耘,他在诗、词、绘画三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生命之树枝繁叶茂,高大挺拔! 注释: 1姚麒园主编.中学语文教师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第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