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项管理做法(常用版)为了贯彻落实好 2021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规范 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引导广大教师和家长树立科学育人理念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提升 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学校制定了 XX 小学落实“五项管 理”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一、手机管理篇(一)做好家校沟通。学校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 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 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家长老 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形成家校协同育 人合力。(二)做好家校合作。向家长宣传XX小学关于执行“五项管理”规定,号召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使 用电子产品,减少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频次和时间。(三)若在手机保管期间,学生有特殊事宜可到班主任 那里自行领取手机并说好事宜。(四)形成育人合力。学校要加强教职工培训。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 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明确要求,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 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五)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过度使用手机 的危害,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六)有限带入校园。各年级班级应利用班会、家长会 等多种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 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 提出申请,学校研究同意,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 管,禁止带入课堂。(七)有限带入校园。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及附属设备(充电器、充电宝等 及其他电子设备)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 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 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生使用时需向班主任 提出申请,放学后带回家。未经允许,不可私自取回。(八)手机有限带入校园。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 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学校需求的, 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经班主任同意,进校后 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学生使用时去班主任处领取 使用完毕立即交班主任继续保管,班主任在放学后将手机还 给学生带回家,并告知家长。(九)细化管理措施。我校在教学楼配备多部公用通讯 设备,学校为每名学生配备校讯通卡,家长通过校训通卡指 定三名近亲属与学生联系,避免学生随意与校外无关人员联 系,实现了家长远程监护,为学生及时跟家长沟通提供了可 靠途径,同时,此卡也能实现学生进出校门及时发送信息到 家长手机,便于家长掌握学生进出学校的时间。(十)学校通过家长群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 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严禁手机进课堂。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 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进 校后要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二、作业管理篇(一)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标, 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课堂上努力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 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二)认真批阅作业。教师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得 要求家长检查和评改作业,严禁要求学生批改作业。(三)提高设计质量。基于课程标准及其他相关课程指 导意见,围绕作业的目标、内容、难度、类型、数量等关键 要素,综合考虑作业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实践性,建立和完 善基于课程标准、立足学情的校本作业具体要求。关注学情 差异,加强单元作业设计,加强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 跨学科作业设计,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四)严格作业设计。学校分学段、分学科指导教师从 学与教的视角思考作业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 规范作业布置的质与量,合理作业评价,严禁布置机械性、 重复性、惩罚性、随意性等低效作业。(五)严肃作业批改。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要求 学生对错误作业及时订正,及时做好向学生的反馈、答疑等 工作。特别是要注重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学习困难 的学生要做好答疑辅导工作。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 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六)督促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学校、教师对家长进行宣 传、指导,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督促引导学生 自主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敷衍,不利用网络手段下载作业 答案,不额外给学生安排书面作业,家校合力,提高学生完 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七)要规范作业布置方式,严禁使用微信、QQ群布置 作业。作业应当堂布置,严禁使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和 审核的教育类APP布置作业。学校要规范使用微信群、QQ群, 不得在群里发布学生作业情况、考试成绩、批评表扬、拉票 评比等。(八)认真批改反馈作业。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 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 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九)优化作业设计。各年级要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 本教研工作体系,分学科指导教师从学与教的视角思考作业 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规范作业布置,切实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 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 作业、综合性作业,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作 业形式。(十)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 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 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 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 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 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十一)认真批阅。教师要做到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 生自批自改,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 得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充分发挥作 业的“赏识”功能,探索增值性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 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学校每学期对作业批改情况开 展两次的常规检查。(十二)严控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小学三至五年级每天书面作 业时间不超过 60分钟,小学书面作业基本不出校,可以利 用自习课或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完成。三、睡眠管理篇(一)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班队会课、科学课加强学生? 关于睡眠方面的知识科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定期向家长宣传睡眠对小学生身体发育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提醒家长不盲目给孩子跟风报班、参加课外培训,避免学校 减负、家庭增负。(二)加强时间管理。根据我校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 展特点,初中生应达到 9 小时,高中生应达到 8 小时。学校 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上午 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 8:00;(三)要积极指导家长督促学生早睡早起,教育学生少 看电视、少玩手机,确保学生睡眠时间在 8 至 10 小时。(四)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 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 4:30 课堂时间完成作业, 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最睡眠时间。提示 家长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结束时间不得晚于 20 点 30 分。(五)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 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家 校共同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六)寄宿部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 睡眠时间要求。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 22:00;四、课外读物篇(一)坚持底线原则,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对于课外读物推荐工作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 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 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要坚持“凡 进必审”“凡荐必审”,建立和完善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机 制。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中小学生 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所 列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的课外读物,一律不予推荐 和选用;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 读物;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 织统一购买;不得接受请托、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违规干 预课外读物推荐。(二)充分尊重在图书馆或正规的书店里,家长们大可以放心的让孩子 自己选择喜欢的书。喜欢是兴趣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家长千万不可以“我认为有用”的想法去扼杀孩子的阅读兴 趣。如果孩子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不知该选哪本,家长可以 站在孩子的角度,尽可能地推荐自己也觉得“有趣”的书籍(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 章、读物毒.害学生。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 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 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 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一,坚持绿色上 网。(四)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遵守纪律,非经上级教育 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 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凡触犯者 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 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的。(五)严格图书管理。严格遵守图书室和班级图书增新剔旧和进室.进班审查 制度,及时补充更新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六)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 的推荐原则,严格把握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和启 智培慧的基本标准,推荐优秀课外读物进校园,充分发挥课 外读物育人功能。(七)丰富馆藏图书。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 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充实优秀读物,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 读需求。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入馆教育以及文献信息检索、辨 别、利用等课程;结合学校读书节、学科节等,开展有主题 的图书馆课程开发活动和读书沙龙分享活动;利用学校文化 长廊、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每月开展好(新)书推 荐、名师导读等。(八)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 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 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 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 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 “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 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 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 教育课程,保证 1-2 年级每周 4 课时,3-6 年级每周 3 课 时。(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一至二 年级每周 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 3课时,严禁以任何理由 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三)落实体育课。我校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 齐、开足体育课程,一二年级每周 4 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 每周 3节体育课,并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常规 的要求开展好体育教学工作,不挤占或挪用体育课。(四)初中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和课后体 育锻炼,保障每天锻炼 1小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举 办校园运动吉尼斯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 学生的身心览康。(五)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艺 体课程,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及综合实践课课 时。确保一二年级每周 4 课时体育与健康课,三至六年级每 周 3 课时。要落实每天“阳光体育 1 小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