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环保知识练习题(B)组题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D)A地球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所后,逐步形成PH5.6 的酸性降水.A盐酸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B),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热量4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A)保护动物。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5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C )分贝。A60 B90C120D1406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 )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下降植物生长缓慢无线电通讯中断7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1985年我国分批引进80多只,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这种动物是(C)。A羚羊B野鹿C麋鹿D马鹿8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B)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A铅 B甲基汞 C黄曲霉素 D农药DDT9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A )。A富营养化 B湖泊酸化 C湖泊氧化 D重金属物质污染10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可由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D)(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等多项指标综合表示。A浊度B矿化度C酸碱度D化学需氧量1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A),还有氯氟烃、甲烷、氮氧化合物、臭氧等气体。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氧气D氮气12一氧化碳是一种可以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汽车在(D)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量较多。A高速行驶 B中速行驶 C加速行驶 D开着发动机停车等候13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当污染指数在(C )之间时,空气质量为3 级,属轻度污染。A 50以下B 50100C 101200 D2013014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D)的系列标准。A健康标准B食品工业C药品生产D环境管理15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B),居世界第88位。A 1/2B 1/4C 1/8D 1/1016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A)、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A海河B黄河C汾河D大运河17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B)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A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B可持续发展 C生态保护 D防治污染18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D)A、大气圈B、水体圈C、土壤圈D、生物圈19如果一个地区的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C)A、铁B、硒C、碘D、钙20生态系统中的“”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C)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还原者21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C)A、2月12日B、3月12日C、4月12日D、5月12日2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的首都。(B)A、泰国B、瑞士C、肯尼亚D、美国23酸雨是指pH值的大气降水。(C)A、5.6B、7C、5.6D、724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A)A、蓝鲸B、长颈鹿C、非洲象D、鲨鱼25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在。(D)A、俄罗斯B、朝鲜C、日本D、中国26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B )A、森林B、湿地C、海洋D、草原27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是。(C)A大象B。老虎C。藏羚羊D。金丝猴28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污染源。(B)A、铬B、铅C、锌D、铬29不属于清洁能源。(C)A、沼气B、太阳能C、煤炭D、风力30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了,联合国因此把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C)A、40亿B、50亿C、60亿D、70亿3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D工作321991年在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发表了B。A二十一世纪议程 B北京宣言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33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D),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环境系统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标准34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我国西北特大(B)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A地震B沙尘暴C水灾D火灾35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A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呼吁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从此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球36目前有张家港、大连、厦门等(B)个城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A4 B6 C10 D2037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奋斗目标是,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A),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A基本控制 B完全控制 C彻底消除 D部分消除38因为(A)对二氧化硫比较敏感,花的颜色可随周围空气二氧化硫含量的多少而有所改变,所以称之为敏感植物。A矮牵牛花B海棠花C月季花D野菊花3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A)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A任何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部门 C利害关系人 D公民40、 ( C ) 是多种代步工具中最省能源的一种,它不需要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又不会排放废气。A、摩托车 B、电动车 C、自行车41、由于汽车尾气都排放在(C)米以下,因此儿童吸入的汽车尾气为成人的两倍。A、3.5 B、8.5C、1.542、珍惜( C )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A、生命B、水源C、纸张4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章第二十四条指出: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B)作为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A、资源保护B、环境保护C、树林保护44、“绿色食品”是我国经专门机构认定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这类食品在国外被叫做“自然食品”、“有机食品”、也叫“( B )”A、生物食品B、生态食品C、无机食品45、今天,提着篮子购物却成了环保人士的时尚标记,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从而减少( C)A、“环境污染”B、“水污染”C、“白色污染46、一次性白色( B )是“白色污染”的主要祸根之一。A、筷子 B、快餐盒 C、纸袋47、近年来,一些有环保意识的人士拒绝有(C )为菜肴的宴会。A、爬行动物B、水族动物C、珍稀动物48、如果把绿地比作城市的“肺”,那么湿地就是城市的(B )A、“心”B、“肾”C、“肝”49、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行为,向环保部门举报应拨打( C )A、12315 B、12345 C、12369 D、1231850、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能够保持相对平衡“功劳”归于(A )A. 绿色植物 B. 动物 C. 微生物 D. 人类51、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C )A.大熊猫 B. 白暨豚 C. 扬子鳄 D.金丝猴52、绿色学校的特点是(B)工作突出。A校园绿化 B环境教育 C清洁卫生D房屋绿色53、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尽量选择乘坐(A)。A公共交通工具 B私人汽车 C出租车D高级轿车54、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购买(B)。A大包装的商品 B小包装的商品C一次性用品 D高级包装55、在下列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C)。A废纸 B废玻璃 C废电池D碎木56、汽车在什么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最多(A)A停车状态开发动机 B高速行驶C中速行驶 D超高速行驶57、以下哪个是人类为保护臭氧层正在采取的行动(A)A使用无氟制冷剂 B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使用无磷洗衣粉 D少用煤58、震惊中外的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大爆炸,污染了(A)A松花江B长江C黄河D珠江59、废电池随处丢弃会产生什么(A)污染A重金属污染 B白色污染 C酸雨D空气60、居室中什么地方污染最重(C)。A卧室 B客厅 C厨房 D洗手间61、为什么炭烤羊肉串对大众健康危害很大(ABC)因为炭烤羊肉串时不可能完全杀死肉中的微生物 因为炭烤羊肉串时不可能完全杀死肉中的寄生虫因为炭烤羊肉串和它所放出的烟气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 炭烤羊肉串对大众健康没有危害62、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居民进行室内装修时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由(B )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A环保部门 B公安机关C居委会D城管部门63、在城镇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区域内,除特殊情况并经批准外,不得在夜间( A) 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A晚十点到早六点 B晚十二点到早六点C晚十点到早八点 D晚十二点到早八点6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A)A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