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沁园春雪?说课稿这篇?沁园春·雪?说课稿是我在教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写的 ,因为这首诗的重要性 ,所以今天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教学目标:1、思想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象 ,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2、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篇章结构 ,理解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教学重点:1、理解写景、抒情想结合的特点。2、诗歌的朗读。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 朗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背景简介:1936年2月 ,抗日战争爆发前 ,在陕北的清涧县 ,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欣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 ,胸中豪情激荡 ,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 ,抗战胜利后 ,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 ,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 ,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 ,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 ,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2、 教师点拨、明确:词 ,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 ,都有固定的格式 ,这就是词谱 ,词人依照词谱填词 ,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方?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称为一阕;词假设有上下两段 ,就称为上下阕。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 ,是这首词的题目。二、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1、请学生朗读 ,教师通过学生的朗读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2、请学生将课前预习时收集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雪的材料展示朗读。三、教师点拨 ,师生合作 ,领悟诗歌内容:(一)、整体感知:1、播放录音 ,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 ,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2、学生自由读课文。3、学生齐读:要求:(1)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2)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二)、篇章分析:教师提出问题 ,请学生分组讨论 ,合作探究 ,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适当点拨。1、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但上、下两阕各有侧重 ,上阕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下阕又侧重于哪两种表达方式?要点点拨:上阕侧重于写景 ,下阕侧重于抒情、议论。2、上阕写的什么地什么景?试按对景色的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脉络 ,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并谈谈你的理解。要点点拨:上阕写的是我国北方的壮丽雪景。第1层概括写 ,从开头到“万里雪飘。开门见山 ,气势磅礴。“千里“万里极言地域之广 ,“冰封“雪飘一动一静 ,极写严寒之烈 ,描绘出我国北方雄浑壮阔、银妆玉砌的雪景。第2层具体写 ,从“望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是雪中远眺 ,“望字领起下文。由“静到“动 ,暗示大地主人的斗争精神。第3层想象写 ,从“须晴日到上阕结束。想象等到放晴的日子 ,景色就更加妍丽动人了!(教师小结:上阕北方写雪景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3、下阕如何引入对人物的评论 ,评论了哪些古人?又评论了哪些今人?试按此线索也将它分为三个层次。要点点拨:下阕第1层束上启下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个“引字巧妙地由写祖国壮丽河山引出“无数英雄 ,过渡到对古今人物的评论。第2层从“惜秦皇汉武到“只识弯弓射大雕。紧扣一个“惜字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所可惜的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文字才华方面稍微差一些 ,即在文治方面略嫌缺乏;成吉思汗所可惜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 ,即只注重武功 ,而无视文治。因此他们都不算真正的英雄人物。这层大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他们曾彪炳一时 ,雄视一代 ,可惜啊 ,在文治方面都稍微差一点。至于那天之骄子元太祖 ,只知道引满长弓 ,射落大雕而已。(这一层涉及一些历史知识 ,可请学生讲解 ,教师适当补充。)第3层从“俱往矣到结束。“俱往矣是对历代帝王的否认。那么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谁呢?作者庄严宣告:“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那就是今天的人民群众才是时代的真正主人。一笔定乾坤 ,收束全词 ,此乃点晴之笔。4、下阕第一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要点点拨:承上启下。5、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要点点拨:作者以“往昔与“今朝比照 ,“英雄与“风流人物比照 ,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三)、局部品读: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1、学生品读“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这句 ,说出自己的感受。要点点拨:“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 ,化静为动 ,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 ,看得远 ,山丘连绵起伏 ,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 ,因而在他心目中 ,大自然也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开展 ,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 , ,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 ,可以表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可说可不说)2、学生品读“惟余莽莽和“顿失滔滔这两句 ,说出自己的感受。要点点拨:“惟余莽莽表现了苍茫的意境 ,“顿失滔滔表现严寒之下 ,黄河突然被冰封住的样子3、品读“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这一句 ,谈谈你最强烈的感受!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要点点拨:“须字说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教师示范朗读:看 ,红日冉冉升起 ,放射出万道霞光 ,染红了天边的白云 ,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 ,雪山巍巍 ,苍松翠柏 ,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 ,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 ,格外娇艳!4、表现全词主旨的诗句是什么 ,请同学们谈谈理由。(重点引导学生讨论“风流人物的含义)要点点拨:(1)表现全词主旨的诗句是“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是说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 ,是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赞颂无产阶级人民群众 ,这正是作者写这首词的立意所在。(2)总结历史的经验 ,毛泽东强调中国的命运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手里。所以在词的末尾宣告: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 ,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5、学生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要点点拨:第一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 ,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 ,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 ,他们的缺乏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 ,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四)、总结这首词的整体思路:这首词 ,上阕写北国雪景 ,纵横千万里 ,大气磅礴 ,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 ,气雄万古 ,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 ,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根底 ,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四、朗读点拨:1、请学生再次齐读这首词 ,教师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2、教师点拨:(1)“北国风光分外妖娆。以豪迈的语调来朗读。(2)“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用赞颂、高昂的激情来朗诵。(3)“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要略转消沉 ,用稍带批评的口吻来朗诵。3、教师范读 ,明确停顿、重读。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五、作业布置:1、背诵这首词。2、依照?沁园春·雪?的格律 ,你也来填一首?沁园春?吧。以上就是?沁园春·雪?说课稿的全部内容 ,更多语文资料请到查字典语文网。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