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手穿 穿中思 七分校 李燕妮课前思考:1.本课例7是新版教材增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解决问题。体现了新教材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本课意在能够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2.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穿珠子、钉扣子这样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这些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数的组成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互相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本课不仅仅有平均分的过程,还有对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想法,对未来数学的学习有着启发作用。 4.初步养成检验解答方案正确与否的方法,体会检验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2.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利用圈一圈,数的组成,画一画等解决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使用数的组成解决此类问题。3.积累检验解答方案正确与否的方法,并能简单口答。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利用圈一圈,数的组成,画一画等解决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并能使用数的组成解决此类问题。教学难点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情境图、投影仪,作业纸,围棋子教学设计:一、 复习旧知,情境引入1.数的组成(1)5个十和8个一是( )。(2)8个十是()。(3)3个一和4个十组成()。2.尝试解决问题课件出示钉扣子的情境明明要串珠子手链了,每10个珠子可以穿一串手链,明明数了数发现自己有58颗珠子,她能穿几串手链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我们知道很多新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知识总是与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互相联系,所以我安排了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再现,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而情境引入从生活中的珠子出发,将学生引入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一)理解题意,明确信息。师: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有58个珠子、子,每串手链需要10颗珠子,语言可能欠规范。个别学生可能不理解。帮助学生规范语言就是有10颗珠子就能串好一串手链,再有十颗珠子就能串好一串手链了,58颗珠子能穿几串手链。(二)动手操作,交流方法1、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师:现在同桌之间老师给你们准备了58颗围棋子代表珠子,请同桌一起分分看,能穿几串手链?(2)师:把你和同桌分的过程和想法,在作业上写下来,也可以画一画。2、交流方法,碰撞思考。呈现圈一圈,画一画,数一数较直观的方法。( )个( )个的圈,圈了( )次,所以可以穿( )串,还多出( )个。(你是怎么数的?每十个为一组,每十个为一组,有几个十就分几组?为什么最后八个留下了?因为不够十个,不能穿成一串)呈现数的组成方法(课件显示珠子条形统计图,把58个珠子表示在计数器上,为什么这样表示?)明确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穿5串,还剩下8个。原来运用数的组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及时追问,有59个珠子呢?有62个珠子呢?学生单独回答,说清组成。及时强化;用数的组成去思考真简单。呈现计算的方法,简单介绍。(581010101010=8个,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为什么要减十)它其实也是在看58里有几个十。预设:先引导学生看直观图像,再让一组同学边说边摆,在过程中强化认识是十个十个摆十个十个圈,看他里面有几个十就是能够穿几串手链。建立数学模型,建立与数的组成的联系。若学生出现用数的组成解释,就让学生说,若没有老师引导。3、及时检验,回顾思考我们到底做的对不对呢?需要大家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检验)学生自己检验,老师指导(我们把分好的珠子算回去,看看是58个吗,用回推方法来检验非常有效)(预设:5串手链里有50个,再加上剩下的8个是58个,解答正确。因此穿5串)再次简单强化:87个?97个?学生解答,另一个检验。4、小结方法三、传递策略,提升能力如果这些珠子,每串手链只需要穿5个,那可以穿几串手链呢?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 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给学生刚才圈好十个一组的图纸。2. 学生利用10和5的关系。3. 检验预设:学生借助图片把每个十都分成两份。一个十里面有2个5,5个十里有10个5,所以可以穿10串手链。(多媒体出示课件,展示过程)小结:我们不光可以用刚刚学过的方法,还可以试着寻找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四、巩固练习,优化解法1、做一做:82块饼干,10块装一袋,可以装几袋?(1)师:看谁最快知道答案,请举手。(2)师:你是怎么想的?(3)优化数的组成2、独立完成47页第2题:8个盒子能装下这些杯子吗? 生练习后师反馈答案3、 独立完成书上第3题。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学生对运用数的组成解决问题的理解,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生活化。五、课堂小结师:小朋友,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