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课时求近似数教学设计(A)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五课时求近似数教学设计(A)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五课时求近似数教学设计(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题。教学目的: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3关键:把生活中的某些镜头带到学生面前,由果到因,让学生体会近似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2让学生把红细胞 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500 0000 1 0000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4学生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数。6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习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1导入: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又比如北京申办2019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19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6千万元,这个1亿6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数这么多,那我们就应重视近似数的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我们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复习: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法。)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3教师出示例6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集本订正,然后分组议一议:在省略12756和1389000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在求近似数时,12756的千位上的数不满5,应该怎么办?1389000千位上的数比5大,该怎么办?求出的近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号而要使用约等号?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搞清楚:因为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让学生完成第15页做一做的题目,然后抽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4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我们还学习了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求近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求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第3、5题。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4题。四、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