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0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5页 / 共90页
第6页 / 共90页
第7页 / 共90页
第8页 / 共90页
第9页 / 共90页
第1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总 论1.1 地理交通位置、自然状况、隶属关系深坑铁矿为大顶铁矿田之一个矿区,该铁矿地处连平、河源、新丰三县交界的山区,行政区划属“三不管”地区,矿田范围:自南东东深坑至北西西铁帽顶延长3km。南起蕉园北至上派竹塘宽4km,面积约35平方km,主矿段矿山头位于连平县南东153度,40公里,地理座标:东径11435,北纬34776,矿区交通状况近年虽稍有改善,但仍感十分困难;陆路、矿山头有简易公路经新年县大蔗公社至连平隆街公社,行程57km与连平至广州的主干公路联接,隆街至广州公路行程514km,至连平县城38km,连平县城有公路至京广铁路线上的大坑口车站;行程的175km。水路:矿山头有简易公路19km至新华江之泮江铁厂码头,转乘机动船沿新丰汇水库南下航行72km至河源县新港码头,然后改乘汽车9km至河源县城、河源至广州公路行程204km。水路沿东江经惠州至广州航程315km。矿田范围内各矿区间均有临时简易公路相通,由矿山头南东行程3.5km达深坑矿区。(见图1) 图1 交通位置图大顶铁矿处于九连山山派东南段,四周高山重暨。海拔标高100932m;总的地势北高南低,北边蟑虫佘蟑海拔932m;南边将军府海拔908m。深坑矿区则处于两主峰之间的中高山区、海拔标高介于400700m,相对高差200400m,谷大致呈北东向展布,沟谷切割甚至而成“V”形,山脊狭窄,山坡坡度较大,一般2345。由乳姑山至九龙呈北东向形成分水岭,矿山头水系流向南西,深坑水质流向北东转南东东。矿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最大年降雨量28008mm,最大日降雨量达131mm/昼夜,最高气温37,最低-3。45月常有台风袭击,风力最大强度可达10级。矿区附的人烟稀少,仅石背、蕉园,茅岭和上石坑有零散胶村和少量耕地、粮食、蔬菜均靠外围忠信、隆街等地供应。建筑材料区内森林茂密,尤以松极着称。全可就地取材,水泥则新丰、河源均有县属水泥厂可大量供给。区内已由河源新丰江水电站(60万kw),龙川枫树坝水电站(60万kw)构成强大电力网。可为矿山所需电力提供方便。1.2 设计基础资料+240m水平以上矿床开采初步设计工程依据下列资料:1)1980年广东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提交的大坩坑铁矿床资料2)2005年6月新源县坚基矿业有限公司240m水平以上矿床开采设计委托书(见附件)3)深坑铁矿提供的矿山现状总平面图、现有提升、压气、供电、运输等设施及装备4)深坑铁矿提供的当地材料、水、电价格等。1.3 矿山现状深坑铁矿属于新源县坚基矿业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深坑铁矿为一个新建矿山,矿山自成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建设工作,其中包括生活设施、空压机供气设施、变配电设施、斜井及部分基建平巷工程、提升设施等。但尚未形成整体的开采方案及设计,为有效开发、利用该区域矿产资源,在现有工程基础上,公司要求开展该项目的总体设计工作,以指导该矿山的整体建设。1.4 项目建设条件本矿床位于大顶铁矿南东部,与泥竹塘、矿山头矿区的矿体同属于个成矿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区内分深坑、茶场两个主矿体,茶矿体系矿山头号矿体延续部分,深坑矿体为一独立矿体,分别展布乳姑山花岗岩隆起区上拱挠曲的南北两翼矿床层控明显,并次级东西西向构造的制约。矿体赋存在上三迭统大顶段三层(T3dd3)上部,呈似层状透镜状多层产出。矿体走向大致呈东西向,向南东倾倾角较缓1020,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深坑铁矿是一个刚开始建设的新矿山,地处广东北部山区,矿体埋藏在地表以下120-200m,适宜进行地下开采。1.4.1 矿床地质资源区内分二个矿体,即深坑、号矿体。号矿体产于大顶段三层中部,号矿体位于号矿体之上,大顶段三层上部。号矿体:为深坑主要矿体,平面形态呈烧饼状,剖面上呈似层状透镜状,东西长100250m,南北宽5090m,矿体厚度 26m,最厚8.95m,平均5.06m。矿体赋存标高100330m,埋藏深度125430m,地表无出露,属全隐蔽型矿体。铁矿石储量2153584T,占全区储量90.0%。矿体受层位控制,厚度变化较大,矿体上盘岩石为含矿矽卡岩、大理岩或角岩,矿体中夹石变化较大,南东夹石较多,长度最大450m,一般100m左右,厚度一般24m,最厚18.60m,夹石一般为含磁铁矿矽卡岩,故矿体上盘及夹石界线,均系统采样分析才能准确圈定,矿体下盘大部分为角岩或石英砂岩,界线较为清晰。号矿体:是深坑的次要矿体,产出部位在大顶段三层(T3dd3)上部,其下为号矿体,离号矿体顶板一般1020m,最大49m,平面上形成互不连接的1、2大小两个透镜体,2号矿体长轴呈北西南东,长75m,宽30m,2号矿体仅单孔见矿。矿体较薄,厚度一般在14之间,平均厚度3.28m,探明铁矿石储量227401T,占全区储量10%。1.4.2 矿床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矿床位于基岩分水岭斜坡地带为一缓坡阻水型单斜蓄水构造。大部分矿产埋藏于当地侵蚀基准面320m以下,地下水靠大气降水补给,补给范围小,以静储量为主的矿床。层间破碎岩溶裂隙含水层承压水及断裂构造脉状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深坑矿体上盘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结构松散,局部地段岩溶较发育,工程地质条件不稳定。(II)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至较复杂,(I)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至中等。1.4.3构造区内由北西至南东岩层走向从北北东逐渐转变为近东西方向,倾向南东,倾角较缓1525。矿区属单斜构造主要受石背穹窿构造的控制,产生次级褶皱、断裂。(1)火成岩体与围岩的接触构造石背岩体从SENW斜冲侵入,大部分与地层产状低角度相交,接触线倾角一般15左右。(2)层间破碎带区内地层由于褶曲和花岗岩的侵入,成矿前(或成矿期)的层间破碎带较为发育。主要表现在蕉园段一层下部与大顶段三层接触界面附近,由于地层岩性的差异,张性节理和后期断裂的影响,构成层间破碎带,厚度一般1020m,最大40m。(3)断层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见四条成矿后断层,均属正断层。F1出现在矿区北西,走向北80东,倾向北西,倾角4246,局部高达70。F2出现在矿区南部,走向北80西,倾向北东,倾角8087,破碎带宽一般为10m左右,两盘岩石破碎裂隙发育。F3位于F2南,距离130m,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7582,断层向西经分水坳延至蕉园沟,东至202与206线间消失。F4出现于ZK2201钻孔南水沟边,断层为一充水构造含水带,断层走向东西,倾向北,倾角80,未错失矿体。储量计算结果表 表1.1区段名称矿体号储量级别矿石类型铁矿石量(T)伴生元素金属量(T)SnZnB2O3TeeSnZnB2O3深坑IFM21741540995310460.130.17BPM177125144703142444541330.150.034.55PM17590441992415716310.110.08小计21535843849324168444541330.120.084.55IIBPM2634494844830401280.360.1711.54PM20105712434239320.060.21小计2274012191468730401310.100.2111.541.4.4 原矿外部处理及运输深坑铁矿形成7104t/a生产能力后,所采出的原矿运至公司所属的选矿厂进行选矿加工,选矿厂距离目前斜井井口约1.5km。设计由汽车(外包)运至选矿厂进行加工。1.5 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1.5.1 设计遵循的指导思想认真总结国内类似矿山建设和生产的经验,改革创新,贯彻新模式办矿的方针,精心设计。1.5.2 设计原则 1)采矿工艺、设备尽可能运用先进的工艺及参数。 2)贯彻以定量的投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设计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减少对现有系统的修改,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场地和空间,使本次建设工程所需的建构筑物得到合理的布置。 3)环保、安全和工业卫生“三同时”设计和建设,搞好节能的原则。 4)安全、可靠、经济、高效。1.6 工程概况1.6.1 设计规模、服务年限和工作制度依据深坑铁矿240 m水平以上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经多次论证认为该区域矿体适合采用地下开采,经所进行的生产能力论证,340 m +240 m范围内适合的开采规模为7104t/a。该区域可开采矿量为238.1104t,预计服务年限为25a,其中矿山基建期为2a,稳产期约27a。矿山工作制度:采用连续工作制度,年工作330d,每天3班,每班8h。1.6.2 矿区总体布置 1)采矿区工业场地的布置采矿区工业场地分别设在550-580m(机修等)、315-335m(1号斜井区)、580-390m(2号斜井区)之间,场地内设有机修、压气站、变电所、矿石转运场、办公楼、食堂、浴室等均已(或部分)建成。 2)废石场坑内采出的约0.6104t/a废石,分别由1号、2号斜井提升地表,由人工推车分别排至附近的费石场堆放。废石场设两条卸车线,当一条移道时,另一条卸车。废石场因受地形条件限制,采用一段排齐,堆置标高分别为388m、333m。 3)炸药库设计本矿山不设置专门的炸药库,矿山用炸药到附近的大顶矿领用。1.6.3 矿床开拓矿山为新建工程,但已经形成2个斜井,分别至240m、260m水平,设计开拓经采用4个方案比较后确定采用斜井加竖井(回风井)开拓方案,斜井为斜井串车提升,承担矿石及废石提升,并作为人行通道。风井作专用回风井,并架设梯子间兼作第二安全出口。中段内设计布置井下斜井进行各附加中段的连接。中段高度经对50m、30m比较后确定采用50m段高,即分别设置290m、240m二个中段运输水平。井下设置有变电所、水泵房、水仓等。1.6.4 采矿方法根据该矿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由于矿体厚度变化在26m之间,矿体产状基本稳定,属于缓倾斜薄矿体,因此,设计选择采用房柱法开采。矿体在走向上划分为矿房、矿柱,矿房内布置上山与上分层沟通,在矿柱内布置人行天井,矿块内在下部进行切割,采用浅孔进行采场凿岩,由下而上进行回采,采场采用30Kw电耙耙矿直接装车。矿山采准及下部开拓采用7655、YT-27、01-45等凿岩机凿岩、ZQ-14装岩机出碴。1.6.5 矿井通风 本设计选择侧翼对角式通风系统,机械通风方式。矿井总需风量为22m3/s。 风机分别选择K45-6-20型风机1台,单机功率为50kW。1.6.6 矿山机械 1) 提升 斜井采用串车提升方式,矿车为0.75m3底侧卸式矿车,载重1t,自重0.3t,提升高度320m。选Z60-3A直流电机,电机功率为70 kW。承担矿山井下开采的矿石、废石提升任务。 2) 供气利用矿山原有BTD220 m3/min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