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大学生赛艇运动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探究周意男本文以同济大学的在校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赛艇课程设计 与评价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与测试的形式,分析了赛艇 运动课程前后赛艇课程的心理变化、核心肌肉能力变化、学生课程评 价等评价指标,提出了赛艇运动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为我国高校赛 艇课程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积极思路。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展,当前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也逐步多元 化,从传统的足球、篮球、田径等工程逐步转向新兴体育工程如高尔 夫、攀岩、龙舟、皮划艇、赛艇等运动,尤其是水上运动倍受学生喜 爱。赛艇工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赛艇运动不但具有显著的健身功 能,该运动所蕴含的多元教育功能使得赛艇运动拥有更深层次的教育 价值,包括锻炼个人的意志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推动赛艇运动在大 学校园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高校中开设水上体育运动课程的高校较少,同济大学 率先在2022年开设了赛艇公共选修课和必修课。高校赛艇课程的设 计与评价体系缺少可借鉴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更好地推广赛艇 运动的开展,丰富一流大学体育课程的多元化,需探索创新适应当代 大学生素质需求的赛艇课程教学模式。现代赛艇运动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丰 富内涵的运动,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方国家最流行的运动之一。赛艇早 在198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就被列为正式比赛工程,是奥运赛场上最 早一批正式比赛工程。赛艇运动是一项提倡环保健康、团队精神的国 际化运动,而且能够锻炼到人体的胸、背、腰、腿及上肢肌群,与其 他运动相比,赛艇划桨动作对于个人体质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此外赛艇为非身体对抗性体育运动,而且对膝盖无冲击损伤,因此非 常适合在校大学生参与。赛艇运动自诞生之初就与高校结下了不解之缘,牛津、剑桥两大 名校一年一度的赛艇对抗赛在1829年就开始举行,哈佛、耶鲁等高 校也组织了类似的赛艇对抗赛。从西方国家赛艇运动开展的历史看, 学校赛艇在推动着赛艇运动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赛艇运动已成 为世界名校的一张名片,也是促进赛艇运动开展的基础。我国赛艇运动也有漫长的历史,1913年英国人在上海创办了 “划船总会”,将赛艇运动带入了中国,当时主要是外国人参与。鉴 于政治、战争及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赛艇运动在我国的开展速度 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群众性赛艇运动在各地初步开展起来,但相 对于其他体育工程而言赛艇仍属于小众工程,群众影响力较弱,参与 积极性缺乏,后备人才匮乏,学校赛艇运动缺失。赛艇被列为全运会 比赛工程及我国加入国际赛艇联合会,为赛艇运动更好的开展奠定了 基础,但赛艇运动在学校的开展一直非常缓慢。其中,清华大学、北 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赛艇运动的高校,并且效仿牛津、剑桥大学组 织了类似的赛艇对抗赛。进入21世纪以来,有很多大、中学校陆续 成立了赛艇队,举办不同形式和规模的赛艇对抗赛,推动了赛艇运动 的开展。上海市是我国赛艇运动开展最好的城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 洋大学、同济大学均已开展赛艇运动。主要的开展模式为举办赛艇社 团或引进高水平运发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校园内拥有天然的河道, 水域好,水质优良,非常适合开展赛艇运动,2022年5月,同济大 学校友陈劲松先生向学校捐赠在校内开展赛艇运动,在各方的支持下, 建立了 “同济大学世联行深潜赛艇会”。目前已经购置了赛艇器材, 并且成立了赛艇社团。与招收体育特长生或高水平专业运发动的高校 不同的是,同济大学赛艇队的成员均来自本校统招普通专业,学生通 过参加学生兴趣社团一一赛艇会的形式初次接触赛艇运动。同济大学 于2022年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赛艇选修课,课程设计主要采用专业队 沿用的教学方法。在普通高校非专业学生中开展赛艇运动,在教学方法、课程安排、 培养目标等方面,缺乏可供参考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此外,以同 济大学为例,普通高校中存在赛艇课程、赛艇协会及赛艇参赛队等多 种形式的赛艇运动开展方式,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厘清高校各个体育 形式的开展思路,以使体育运动在人才培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同济大学的在校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选取该校赛艇 选修课、必修课的三个班级,每班18人,男女学生各9名。2.2研究方法设计赛艇的课程,选取无赛艇经验的大学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 进行与赛艇相关的测试与问卷调查,根据各核心指标的实现情况,设 计赛艇课程的评价指标与评级体系。研究方案和思路如图1:2. 3评价体系指标结合专业队的评价指襟体系和大学生体育课的特点,建立符合现 阶段大学生身心特征和赛艇专项特征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对学生赛 艇技能、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评价,外部因素(平安、场地、设施 等)的评价。学生身体素质评价主要评价赛艇课程期间,学生在赛艇专项技术 以及体能方面的指标,团队凝聚力指标等。外部因素评价主要包括, 对课程开设过程中的场地、设备设施、课程风险因素等方面的评估。2.3. 1心理指标根据赛艇运动对个体心理素质的要求,测试学生各心理素质的变 化,如团队凝聚力、个人意志力和专注力等。2. 3. 2核心肌肉能力测试学生标准自重深蹲、仰卧起坐(女)、俯卧撑(男)、标准平 板支撑等指标2. 3. 3学生课程评价因基础身体素质和课程需求不同,学生对赛艇课程安排的运动量 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与适应性,需要对此进行研究合理安排课程运动 量。2. 3. 4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场地设施、赛艇器材及设备、风险因素、经费支持 等。其中,每个因素的评价各有侧重。场地设施评价场地水域面积, 航道长度、宽度等。是否满足赛艇课程开展的要求。赛艇器材及设备 考虑赛艇课程所必须的器材和设备,船、桨、陆上划桨池及划船器等, 评价满足课程所必须的器材和设备需求;风险因素考虑水上课程在课 程教学时的风险,评价课程风险防控;经费支持主要考虑船艇及相关 测试设备的购置及维护保养费用,赛艇运动需要较高的经费支持,通 过课程实施评测整个课程所需要的经费支持。3结果与分析3. 1心理指标测试在心理层面,赛艇运动作为团队运动和长距离划行运动,要求参 与者具备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意志力。因此,我们设置了假设干 指标,用于考察学生在赛艇课程前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变化。图2和图3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关于赛艇运动对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的情况。图2展示了学生关于赛艇运动对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 评价,提升程度从1到5提升程度逐渐提高。72. 5%的学生通过赛艇 课程后,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非常大地提升,有24. 7%的学生 选择了 “4分”,而选择“3分”及以下的仅仅占到2. 896。除了团队合作方面,我们还关注个人意志力和专注力层面的变化, 如图3o超过95%的学生选择“4分”或“5分”,即认为赛艇运动对 个人意志力和专注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无论是水上划艇还是陆上划 船器,在运动过程中,必须协调身体肌肉张弛有序,保持专注,保证 每一桨的划桨效率。而长距离划行必然会出现肌肉酸胀乏力、身体疲 惫劳累等生理反响,对于个人意志力的要求是运动固有的属性。总而言之,赛艇运动对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个人意 志力和专注力有非常明显的作用,采用这两个层面的心理指标能够较 为清晰地反映赛艇带给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够作为赛艇课程设计的评 价指标。3. 2核心肌肉能力测试在运动生理层面,赛艇运动主要锻炼腿部、核心和背部力量,其 中约有60%的动力依赖于腿部肌肉的力量输出。对学生参加赛艇课程 前后单次可以完成的标准自重深蹲数量、平板支撑进行比照统计,以 确定赛艇运动对腿部和核心肌肉力量的提升作用,统计结果如图4- 图5所示。在课程前,单次可完成标准自重深蹲数量在10次以下的学生占 12. 4%,课程后这一比例下降为3.5%。而数量在20-50次和50次以 上的比例,分别从31%和16. 2%提高到50%和28.9%。此外,赛艇课程 之前,有35%左右的学生无法完成30秒以上平板支撑,通过一个学 期的赛艇课程,这一比例下降至7. 7%;单次平板支撑时长在60秒以 上的学生比例由课程前的37. 2%增长到62. 7%o赛艇运动对学生腿部和核心肌肉力量的提升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因此,可以将核心肌肉能力的测试作为赛艇课程的评价指标。3. 3学生课程评价每个学生因为基础身体素质和课程需求不同,对目前赛艇课程安 排的运动量有不同程度的评价,统计结果如图6所示。结果显示,有 80.3%的学生认为“课程现有运动量适中,能到达锻炼需求又不致引 起不适”,12. 7%的擘生认为现有运动量不够需要加量,剩余7%的学 生认为运动量大,身体会有不适感。总体来看,赛艇课程现有运动量 比较合适,可以满足绝大局部学生的需求。图7反映了学生期望的课程安排方式。可以看出,接近半数的学 生希望单次课程只安排陆上划船器或水上划艇一项(46. 5%), 22. 5% 的学生希望“两小节课平均分配,一节练划船器,一节练水上技术”。 有近20%的学生希望以水上技术为主,认为“陆上划船器不重要,而 且划着没感觉”,与之相对的,没有学生选择“以划船器为主,下水 时间长了容易磨破手和弄脏衣服”。可见水上划艇独具的魅力,是陆 上划船器无法带来的。学生对赛艇课程运动量与赛艇课程安排设计的调查,是学生对赛 艇课程设计的直观反响,教师可依此评价对赛艇课程设计做出适当调 整。同时,陆上划船器无法和水上赛艇本身比较,但作为训练非常重 要的辅助设备,对于赛艇技术水平的学习和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认真对待各个教学 环节。3. 4外部因素对于赛艇课程的外部因素,需要对在校教师从赛艇设施平安、课 程风险、救生设备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评价。该项指标,可以通过定期 检查陆上划船器、赛艇船只检查与保养、水上场地水深等内容的检查 来确定学生赛艇课程外部的平安性。4结论本文对我国赛艇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考虑赛艇 课程的心理、核心肌肉能力、学生课程评价、外部因素等的赛艇课程 设计与评价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测试的形式,对评价体系进 行了验证评价指标的有效性,为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提供了 一定的指导, 也进一步明确了赛艇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基金工程: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工程,工程编号:1430104500c(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