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格课堂结构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上派分校 陈昱我是第一次参加悦远教育海峡两岸小学数学主题教学研讨会,慕名而来!首日活动已经告罄,“高容量,大密度,很烧脑”,思考像长了翅膀,一直在飞;疑惑和追问也在胸中不断累积,落笔成文以寻求帮助,好辨明尚隐蔽在浓密的思维丛林里的解决之路。一、 风格之辩在合肥我听过徐斌老师的两节课,其中一节就是今天下午的统计:平均数。在我的印象里,徐特的数学课有着鲜明的风格,那就是厚实理性;在合肥市小数教师培训基地提供的平台上也曾有幸近距离接触过徐特,深为其平实谦逊、细腻周到的为人做事之风所折服(今天现场一些细节同样体现徐特的细致体贴)。 徐特对于“平均数”思考之深令我倾佩,尤其将平均数置于统计的视野之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可能以前对“徐氏教风”体认得过于深刻,今天的这节课,老实说,我听得有些晕,一度怀疑:台上上课的真的是徐特?记忆里,徐特的语言简洁朴实,嗓音清亮有力;今天听到的却是琐碎的问题(像“9能代表吗?”“行不行?”之类的提问不断出现),满堂的高分贝(恕我直言)!我所困惑的是:为什么业已成型多年的教学风格说变就变?在现象的背后,除了现场发挥失常的特殊原因(比如徐特提到的台上灯光过于强烈令师生状态不佳)之外,有没有更隐蔽更深层的原因呢?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没有改进的空间?教学环节需不需要如此之细密精致?上节课刘德武老师呈现出来的亲和风格是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徐特的发挥?或者我们可不可以从以下两个问题深入思考1)相对于过多过细的环节设计和小步互动推进模式,我们是否更应该追求课堂的“小容量,大问题,低结构,高思维”?2)如何借鉴别人的教学优势增益丰厚自己的课堂内功,而不在模仿中迷失自己?个人以为后一条对于我们一线教师尤为重要!感谢徐特今天的偶然失误(也许是百年一遇),为我们提供了如此有价值的思考内容。二、 课堂之美我是第一次聆听刘德武老师的课,正如徐特所言,刘老师的课真正体现了“无痕教育”和“教育无痕”,“无中生有”,美不胜收!1. 美在“以人为本”我们都喜欢亲和的老师,亲和力从哪里来?这与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教育观不无关系,如果思想上没有真正把人放在中心,一位老师很难在课堂上具有亲和力。不知道现场的老师有没有和我一样被刘老师课前让学生脱校服这个细节打动?(脱掉闷热的校服,课堂一眼望去也许没那么“整齐”,但一身轻松的孩子,个个自在从容,更容易投入学习,甚至不惧高亮度的灯光)显然这与刘老师深具同理心有关,以己度人,想学生之难,解学生之困。关于什么是对称轴、对称点,刘老师一句“我真不太会讲”便跳开繁琐低效的“语言描述”,代以判断感悟,在“是什么”、“不是什么”的正反辩证中完成概念学习。2. 美在“学科融合”概念学习有时候可以从名称(词义)理解开始的,于是有了“称”、“重”、“残”的读音简析、组词与释义,甲骨文的字形、字义辨析,语文元素扑面而来,却用得如此数学!可爱有趣的“乌龟操”有体育教学的影子,“体育老师压根不认识9”真的好冷好幽默!花瓶、“残花”、剪纸与美术,电脑绘图与信息技术,交通标志、飞机模型似乎与科学课贴得很紧密英人怀特海说过“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如何克服教育见树不见林?应该根除科目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扼杀了现代课程中的生动性”,生活是多样丰富、不分科的,儿童应该在复杂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学习数学,并努力通过树木来认识森林。3. 美在“变式包容”听说刘德武老师是习题教学的高手,今天见识了!变式练习贯穿始终,图形的摆放位置、倾斜程度不同带来对称轴的位置、倾斜程度不同;拐弯的交通标志辨析明确了对称轴永远是直的;乌龟操、甲骨文、残花、红点位置、电子表时间等一系列变式,巧妙而层层深入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巩固所学,多次利用动态方式解决静态问题,学生始终处在愉快、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听课的我们也深深体会:啊!数学课原来可以如此轻松、如此好玩、如此美丽!正如陈编在课后互动环节所提及,本课并没有在“甲壳虫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上纠缠,而是采取“绕开”、“淡化”的包容态度和策略,最大限度照顾孩子的认知特点;而呈现图片而非实物的方式其实是对概念本质和数学严谨性的一种隐性坚守(最后的飞机模型,其实是将数学学习引向生活,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学习价值)。当然,本课动人之处颇多,不胜枚举,且作留白三、 结构之力上午的两节课胜在“结构”。说来惭愧,早在2011年初我就有幸聆听过吴亚萍教授的“教结构、用结构”,直到今天才算有些理解,才听出其中真味!无独有偶,身边的小伙伴们大都“不知所云”,也无法认同两节课的教学,他们普遍觉得“难度和容量如此之大”的课只能适用于上海的学生,无法迁移到自己的课堂。说实话,昨天拿到会务材料看到相连问题的教学设计,我也心生质疑:如此多的内容能在四十分钟内完成吗?学生能归纳出N-(M-1)的规律吗?完全归纳推理如何体现?课前老师做过前测和学情调查吗?今天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令我震惊!两节基本都是在40分钟内完成,效果不错。这是如何做到的?除却这些学生的数学素养因素(这样的素养得力于平时的培养,所以这所学校数学教学也在实验之内吗?如果不是又是怎么养成的?那些校外辅导班的作用到底在哪里?其利弊如何评价?),所剩关于本课的教学优势在哪里?结合吴教授的讲座和点评,我大体梳理一下:1.针对学生学习困难和差异,精心设计作业纸,辅助学生参与研究的全过程(这是课前准备,备学生、备教材,紧贴学生的学习起点,给学生拐杖和脚手架);2.重心下移,捕捉学生的思维困难和学习问题,加以突破(这是课堂关键点,也是出彩点,学生有难,出手相救,突出体现教师的作用);3.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探究,先慢后快(这是课堂效率的保障,教结构慢、用结构快,研究寻找慢、运用解决快,水涨船高,好钢用在刀刃上,课堂富有节奏,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增长能力、提升素养)。当然,吴教授的讲座很有水平,可惜时间限制未能完整听(刘德武老师的也一样,两个讲座都包含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绝对契合一线教师的兴趣点和教学需求),我所领会的“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课型研究”只能是冰山一角,好在五年前买过吴教授的相关著作,可以找出来好好读。课堂教学是缺憾的艺术,因其不完美而余味无穷。当我们跳出课堂,以更高的视角回望时,课堂的结构就彰显出其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超越教师个体技艺的暂时不足,保证课堂的整体效果;它可学可迁移,我们不必非得拥有大家的智慧和高超的艺术,不必担心发挥不稳定影响效果但是,要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理念和方法还是需要一些时日和功夫的。换一种思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修炼之路上,如果我们在学习这种结构化教学的同时,也增益个人的教学技艺,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那么我们也就会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正如怀特海所言,风格是专家独享的特权,是专业化学习的产物,是专业化对文化的特殊贡献。而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字已成,问题反而更多,有些路隐约可见,有些则无迹可寻。窗外是大上海的璀璨灯火,带着问题入梦,也许能见到想见的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