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县牛产业调查汇报 为了促进全县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步伐,根据县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6月中旬,县政协分管领导带着县政协办公室、经济委员会、县农办、畜牧局主要负责人及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康庄牧业公司、金旸牧业公司、犇牛育肥场,什字镇姚家沟、星火乡罗家坡及和号养殖小区、百里乡石塘科技养牛示范点进行了实地调研、座谈,并经七届十八次县政协常委会议审议,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始终坚持把牛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常抓不懈,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张基地规模,推行科学饲养,兴办龙头企业,完善效劳体系,牛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止2022年底,牛存栏总量达10.71万头,年出栏5.7万头,实现收入1.4亿元。止今年6月底,牛存栏总量达12.31万头,出栏商品肉牛3.45万头,冻配改进1.78万头,实现养牛收入9800万元。全县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场34处,其中养牛小区29处,青贮窖26.2万立方米,玉米秸秆饲料加工点74处,为进一步提高全县牛产业发展水平奠定了良好的根底。主要特点是: 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了牛产业发展定位。县委、县政府立足我县悠久的养牛传统和丰富的饲草资源优势,科学决策,牢固树立了“牛果产业富民的指导思想,先后制定下发了?县牛产业发展规划?、?县“十二五牛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县十四届二次党代会把“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列为全县经济社会“三二一六发展战略之中,县十四届十七次全委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对牛产业发展进行了部署安排,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牛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进一步提升了牛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统一了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各乡镇、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紧密结合实际,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为促进牛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气氛。 .突出繁育基地扩张,强化了牛产业发展根底。坚持把肉牛繁育基地建设作为根底性工作来抓。一方面加快建设集中优势产业带。按照不同区域饲养传统及根底条件,科学合理布局,在南部山区8乡镇利用天然草地优势,重点发展根底母牛,繁殖后备牛群,在什字塬区5乡镇发展规模化肉牛育肥,初步形成了“南繁北育的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加速肉牛繁育步伐。继续坚持走以千家万户繁育为主体、专业繁育大户为骨干的路子,落实了一系列根底母牛及犊牛保护措施,近两年投放能繁母牛保护资金150多万元。现有根底母牛存栏6.9万头,占牛存栏的64%。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转变了牛产业发展方式。一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积极招商引资,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科技研发、繁育育肥、饲料加工等为一体的标准化养殖企业。二是加大小区建设力度。把标准化小区养牛作为发展现代牛产业的重要措施,坚持“科学规划、统一标准、机制创新、管理标准、效益突出的原那么和“合理布局、相对集中、人畜分离、综合利用的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在注重场址选择、规划建设、科学饲养管理等工作的同时,探索出了两种养殖小区发展模式:一种是项目带动模式。依托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稳固退耕还林成果暖棚牛舍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建设,建好小区根底设施,引导农户入驻小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效劳、分户经营。另一种是农户联建模式。由政府协调,发动养殖大户联合投资建设养殖小区,由入驻养殖户选出负责人负责小区的公共管理和效劳,农户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养殖小区的建成,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开展标准化养殖的积极性。截止6月底,全县共建成养牛小区场29处,饲养肉牛4200多头,实现经济收入1100万元,入驻农户户均增加收入0.55万元。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了牛产业发展进程。一是加强黄牛改进工作。坚持把黄牛冻配改进作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采取多种形式每年开展两次黄改冻配技术员业务培训,累计培训黄改技术骨干780多人次。多方筹措资金,组织乡村修建黄改冻配点38处,定期运送政府统一采购的液氮细管,催促指导各点开展黄改业务。持续落实黄改冻配“以奖代补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黄改冻配工作,使肉牛良种率到达了78%,良种化程度明显提高。二是提高秸秆利用。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狠抓了玉米秸秆加工转化利用工作。每年青贮时节县上统一采购,下发青贮包装袋、菌素和饲草料加工机械,协调组建效劳队,采用“来料加工、回收兑换、上门效劳、成品销售、引进开发五种模式,积极推行养殖小区“联户青贮、分户使用和村集体“统一青贮、分户使用机制,派驻技术人员下乡入户指导,严把“青、碎、实、满、严五关,确保了青贮质量。2022年全县玉米秸秆加工转化率到达73%,不仅保障了牛产业饲草供应,促进了肉牛养殖从粗放饲养向精细化养殖的转变,提升了养牛科技含量,而且加快了农作物秸杆利用步伐,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5.强化疫病防控,确保了牛产业安全生产。坚持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为重点,严格落实了动物防疫双轨承包责任制,牢牢抓住“免疫、检疫、监测三个关键环节,按照“格式统一、一户一帐、一头只一号的要求,狠抓了春、秋两季动物防疫集中免疫、经常性补针补免、防疫档案建立和免疫卡片、家畜耳标的佩戴等工作,做到了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100%,标识率100%,保障了牛产业生产安全。 6.狠抓项目建设,增强了牛产业发展后劲。把项目建设作为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投资、招商引资等渠道,先后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畜牧综合发展、冷链体系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南德温肉牛冻配改进、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等一批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同时,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预算100万元牛产业发展资金,用于黄牛改进、村级防疫员报酬等。特别是近三年连续实施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项目,总计投资153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99万元,为我县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良繁体系建设、玉米秸秆加工转化、根底母牛补贴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牛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与创建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和牛产业富民增收的总体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1.思想认识不到位,抓落实不够有力。牛产业虽然在我县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将牛产业确定为农村支柱产业之首,但在抓宣传、强措施、促落实的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将牛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应有的位置,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比拟保守,对发展现代畜牧业认识不足,缺乏敢创敢试、大干快上的勇气和胆识,同时,受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力不足;肉牛繁养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养殖小区入驻户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制约,仍然以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分户经营为主,规模养殖仅占全县总农户的10%,牛产业发展步伐缓慢。 .产业化水平较低,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一是大部分已建成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标准低、档次低、技术水平低,设施设备不完善、不配套,与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差距较大。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短、加工带动力弱,与基地农户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凸显。三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信息不灵,交易市场功能不足,收购、运销、加工等环节不畅,牛价根本掌握在牛贩子手里,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养殖户得利不大。四是畜产品市场波动周期加快,幅度加大,而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弱。五是随着规模化养殖和养殖小区的发展,畜禽粪便和污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养殖场污染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系列化效劳滞后,科技养殖水平不高。一是基层技术推广效劳体系薄弱,技术人员少,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技术水平低,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畜牧科技示范推广普及面小,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落实还不到位,农民科技养牛意识不强,肉牛饲养管理水平和效益不高。 .资金短缺,制约了牛产业快速发展。一是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不畅。由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群众自筹、社会帮扶相结合的融资机制尚未建立,群众普遍自身积累少,自我发展能力弱。养殖企业薄利经营,存在贷款难、融资难,影响扩展养殖规模。二是县财政每年列支的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远远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牛产业需要。三是畜牧建设项目少,缺乏大项目带动,对肉牛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资金短缺成为牛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三、几点建议: 发展牛产业,创建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全面提升牛产业开发层次和水平,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推进全县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扭转阻碍牛产业发展的比拟效益低等不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牛源不足、资金困难、综合养殖水平不高的局面,建议在今后的牛产业发展中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增强对牛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从全国情况看,肉牛产业有萎缩的迹象,但肉牛市场需求有增大趋势,肉牛价格将逐步走高,大力发展牛产业前景乐观,加之我县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牛产业的诸多有利条件,为此,全县上下要坚持大力发展牛产业的信心不动摇,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牛产业发展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持之以恒的把发展牛产业摆在重要位置,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为契机,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措施落实,优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体系,努力营造更加浓厚的牛产业发展气氛,做到牛果互抓,互促互支,全力推动牛产业快速发展。 2.加强规模养殖,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养殖水平。要按照经营规模化,饲养科学化,效劳社会化的目标定位,坚持以提高养殖效益为中心,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努力向千家万户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养殖发展。同时要坚持以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和标准养殖大户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大、中型繁育场、育肥场为骨干,以外销市场为导向,着力扶持培育“一户一棚一窖一池养殖大户,大力发展规模养牛重点村、重点社,继续扶持建办规模较大、标准高、管理科学、效益好的肉牛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大力推进基地规模的扩张,带动牛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3.加强肉牛繁育,进一步提高肉牛存栏总量。一是加强肉牛改进工作。要以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为目标,以扩量提质增效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本地黄牛良种的选留和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切实加强肉牛冻精改进站点建设,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狠抓肉牛品种改进,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肉牛品质。二是制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针对目前散养户养牛比拟效益低下,养牛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对适龄母牛可每头每年补贴500元,优秀母牛犊每头每年补贴300元,调动群众养牛积极性,吸引有条件的农户主动养牛,养殖农户、育肥企业加快补栏,增加母牛存栏数,提高自繁自育能力。对闲置的温棚牛舍,已建成的养殖场、养殖小区要采取大户承包、无偿使用、农户联营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进行集中养殖,彻底消除空壳圈棚。同时要出台措施,对于根底母牛进行保护,防止母牛、牛犊被宰杀和外流,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养牛的热潮,通过养牛总量大幅度的增长,为规模化养牛奠定坚实的根底。 4.加强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按照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要培育龙头企业。积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协调解决龙头企业在根底设施建设及粪便加工转化、科学育肥等配套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龙头企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二要壮大经济实体。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力度,使产业链条向良种繁育、饲草加工、育肥推销以及肉产品深加工等方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