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PDCA模式在提高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 把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控制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控制,并分析其临床效果,为以后的治疗和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我院新生儿病房从2013年开始应用PDCA循环模式,选取医院未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时间段:2012年12012年12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对照组,已经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时间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比较在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后,新生儿物品的无菌检测的合格率,以及新生儿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 在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后两组新生儿病房内物品卫生合格率比较,实施PDCA管理后的这些项目的卫生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PDCA之前,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即实施PDCA管理后)感染肺炎的例数是20例,感染率是2.0%,腹胀的例数是20例,发生率是2.0%,没有感染鹅口疮的例数;对照组(即实施PDCA管理前)感染肺炎的例数是58例,感染率是5.8%,腹胀的例数是20例,发生率是3.8%,感染鹅口疮的例数是19例,感染率是1.9%。结果表明,观察者的肺炎、胃炎和鹅口疮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病房,能加强新生儿院感的控制,有效降低新生儿院感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PDCA模式;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治疗;效果 PDAC管理模式即质量管理模式,是美国质量管理的专家提出的。PDAC管理模式包括四个步骤:P:计划(plan)、D:执行(Du)、C:检查(Check)、A:处理(Action),是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1-2。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没有完全,对外界异物的抵抗能力比较低,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因此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几率比其他阶段的人群要高3-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DAC管理模式在医学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以PDAC管理模式应用的前后设定对比,对比分析,实施比较PDAC管理模式前后,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和护理质量。具体报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未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时间段:2012年12012年12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对照组,已经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时间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00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新生儿在胎龄、性别比例、体重和疾病种类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的基本临床资料情况Table 1. Basic clinical data of two newborns临床资料观察组(n=1000)对照组(n=1000)胎龄(周)35.64.936.15.0性别(男)(女)580420591409体重(2000g)395410 (2000g)605590早产儿320315呼吸窘迫综合征116109高胆红素血症高危儿4501144651111.2 方法1.2.1 对照组 在没有应用PDCA模式时,给以对照组传统的感染管理方法:对新生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给患儿家属讲解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5,感染科每月对新生儿病房进行检查,遇到问题时,给医护人员提出改进的方法,由于监督没有一直持续下去,需改进的地方并没有立即施行,同样的问题会重复出现。1.2.2 观察组 PDAC管理模式包括四个步骤6:P:计划(plan)、D:执行(Du)、C:检查(Check)、A:处理(Action)。具体步骤如下。1.2.2.1 P:计划(plan),了解新生儿病房的基本状况,收集新生儿病房中感染控制管理中的问题,认识问题,查找问题。新生儿病房感染控制的主要问题时:新生儿病房中医护人员没有充分认识院内感染,平时的护理过程中,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意识不高,院感的监控组织监管不严。新生儿病房没有合理布局,奶具清洗的地点和配奶区域没有完全分开。新生儿的生活用品没有严格消毒或者是消毒过程不规范,导致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知能力和监控管理能力不高,医护人员平时配制奶粉时,医护人员的手的卫生程度没有达到要求。1.2.2.2 D:执行(Du),增加新生儿病房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定期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有了解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等,让工作人员知道医院感染的现状和控制的重要性,了解并熟悉有关制度和规范,规范医护人员的行动。制定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章程,确保在后期工作中确保有章可循,建立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监管小组,不定期检查新生儿病房的院内感染工作,并督促执行。医院组织医护人员的培训,给新入职的医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过程中要具体讲解院内感染知识,并所有初入职者均需通过考核才能上岗。新生儿病房布局优化:将配奶区和奶具的清洗槽分开,严格按照规定对奶具和婴儿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并按要求存放。将新生儿的监护区生活区分来,新生儿的病房安装空气净化器,并定时给空气净化器清洁通风口滤网。且每天给新生人病房地面进行消毒。在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接触患儿体液前、接触患儿及进行无菌操作前,医护人员的手严格进行消毒。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基础工作是确保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提高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达到标准的概率,能显著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概率。所以,在新生儿的周边环境或者新生儿可能接触的地方或设备显眼的地方,贴上提醒医护人员洗手和消毒的标志,并附上正确洗手的流程,提醒患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1.2.2.3 C:检查(Check),这过程第一级:由护士长来执行每天的监察工作,并给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出指导意见。第二级:由医院感染的护士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检查项目有:生活用品和医学用品的消毒、病房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检查、病房卫生情况检查。第二级:值班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护士长和医院感染护士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感染培训,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核工作,同时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表中。1.2.2.3 A:处理(Action)。这阶段是根据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检查及检测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把结果反馈给医院感染协会。将PCDA的质量管理周期定为1个月,在一个周期后,将这个周期监管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全科室人员进行全而分析和探讨,对不足的地方拟定解决方案,同时应用于下一个PDCA循环管理周期中。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观察者和对照组病房内物品卫生合格率比较两组的空气、奶嘴、奶瓶、消毒液、灭菌物品和医务人员的手检验结果比较,观察组(即实施PDCA管理后)的这些项目的检查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施PDCA之前),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2. 观察者和对照组病房内物品卫生合格率比较(合格率(%)Table 2. Items inside pass rate observer group health wards and compare (pass rate (%)检查项目对照组观察组2值P值合格次数不合格次数合格率合格次数不合格次数合格率空气461476.6753689.82.130.05奶嘴441673.3356493.35.220.05奶瓶451575.0057395.05.250.05消毒液431771.6755591.75.380.05灭菌物品421870.0055591.76.590.05医务人员的手411968.3358296.77.520.052.2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即实施PDCA管理后)感染肺炎的例数是20例,感染率是2.0%,腹胀的例数是20例,发生率是2.0%,没有感染鹅口疮的例数;对照组(即实施PDCA管理前)感染肺炎的例数是58例,感染率是5.8%,腹胀的例数是20例,发生率是3.8%,感染鹅口疮的例数是19例,感染率是1.9%。结果表明,观察者的肺炎、胃炎和鹅口疮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表3. 观察者和对照组感染发生情况(n/%)Table 3. The observer an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n /%)组别例数肺炎腹胀鹅口疮总感染率(%)对照组100058/5.838/3.819/1.911.6观察组100020/2.020/2.00/042值4.574.218.156.87P值0.050.050.050.05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新生患儿的治愈率不断提高。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各器官功能不完善,还没建立好第三道免疫屏障7-8,因此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呼吸道感染,另外新生儿的特异性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整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差,容易受医院内的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严重时会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在医院的诊治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和侵入性操作等都是新生儿发生感染的高致病因子9,因此,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控制和预防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工作。 目前,PDCA管理模式己经在我国医学领域广泛使用10,该管理模式是主要经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这四阶段,不断循环管理,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管理质量。本文研究中,将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中,经过对比分析实施PDCA管理模式前一年和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一年,新生儿病房内空气、奶瓶、奶嘴、灭菌物品、消毒液、医务人员手等的卫生的合格率比较,实施PDCA管理后新生儿病房的这些项目的卫生检查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PDCA之前的而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前后的新生儿发生院感的情况比较,实施PDCA管理后的新生儿在病房内,感染肺炎的例数是20例,感染率是2.0%,腹胀的例数是20例,发生率是2.0%,没有感染鹅口疮的例数;实施PDCA管理前的新生儿在病房内,感染肺炎的例数是58例,感染率是5.8%,腹胀的例数是20例,发生率是3.8%,感染鹅口疮的例数是19例,感染率是1.9%。结果表明,观察者的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鹅口疮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听述,PDCA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控制新生儿病房院感管理质量,能显著降低新生儿在医院病房发生感染的概率,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洗手次数及洗手的合格率。总而言之,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病房,能加强新生儿院感的控制,有效降低新生儿院感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陈晓琼,张小英,李慧,等.PDCA法在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