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高二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试卷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样重要。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试卷,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第I卷 ( 客观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读图1,回答12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A. B. C. D.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2回答35题3.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4.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5.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起步晚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C.甲国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67题。6.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7.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8.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A.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B.初期、成长、转型、再生四个阶段C.初期、转型、成长、再生四个阶段D.初期、转型、再生、成长四个阶段9.有关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10.下列有关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C.地理环境决定论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11.下列做法或说法符合人类中心论的思想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1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13.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行为是 ( )A. 使用一次性产品 B. 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C. 分类回收、利用垃圾 D. 禁止开发使用可再生资源14.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句话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 共同性 B. 持续性 C. 公平性 D. 阶段性15.下列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有( )A.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B. 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C. 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D. 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16.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17.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D.人口基数过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8.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南方丘陵地区大规模修筑梯田,发展水稻种植B.内蒙古东部草原大力垦荒开辟耕地C.湖南洞庭湖地区大力退耕还湖D.三江平原大力排干沼泽19.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江南丘陵 D.山东丘陵20.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与海河上游地区B.位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地带,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C.位于平原向山地、农业区向林业区过渡的地带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21.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B.地貌特征是沟谷发育,沟壑纵横C.农业垦殖历史悠久,宜农荒地已不多D.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素质高22.下列关于鲁尔区发展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丰富的铁矿资源 B.丰富的海洋资源C.便利的航空运输 D.便捷的水陆交通23.导致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中,不属于受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C.钢铁生产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24.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中下游地区25、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南少、西北多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26.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27.关于长江流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大多数属于高寒气候 D.大多数地区雨热同期28.下图3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苏南模式的是( )图4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2930题。29.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水热条件好C.单位面积产量高 D.人均耕地面积广30.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图4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第卷 ( 综合题 共30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31.对一个区域而言,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32.跨区域调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分布不均和资源短缺问题。()33.20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以第一产业为主。()34.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发电,并显著提高了库区下游地区的通航能力。()35.三江平原平坦的地形、寒凉的气候和冻土促进了沼泽的发育。 ( )36.经济全球化是区域开放性的表现。()37.青藏高原最突出的特征是高、寒。()38.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9.兴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40.流域开发与整治就是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41.读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图5,完成下列问题(7分):(1)填写图中符号代表的含义:A 系统 B 系统 C 系统 D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填字母)是基础,; (填字母)是条件; (填字母)是目的,它强调要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42.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阅读图6,回答下列问题:(8分)(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有生态环境脆弱、 、 、自然灾害频繁等。(2)黄土高原盛行的耕作制度是落后的 方式,从而使林草植被遭到破坏。目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是 。(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以 为中心。(4)从图中可知黄土高原_ _资源丰富。(5)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有 ( )A.地下矿产丰富,地面矿点多B.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的地区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D.水旱灾害频繁43.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图(图7),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图中字母表示的工业部门名称分别是:a_ _, b_ _, c_ _, d_ _(2)其中的_ _是该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基础。(3)为促进地域经济多元化,鲁尔区积极发展_ _产业和_ _工业,改造_ _产业。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分)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19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Km2)0.310. 210.100.020.070.05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4916587258707044620761754885(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第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