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 功一、教材分析1.就物理的知识构架来说,功是为进一步得出“能”这个更为广泛、非常重要的概念服务的。研究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变化,为研究能量转化过程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础。对功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到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关系的建立。 2.教学目标(1)知道力学中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计算。3.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是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及功的计算;本节的难点是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4.设计思路本课采用“情景问题”教学模式,并通过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体验和思考得出力学中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具体环节为:情境引入,设置疑惑分析实例,导出含义利用作图的方法研究利用反例,加强理解解答疑惑,首尾相顾思维升华,由定性到定量畅谈收获从物理走向生活。二、学情分析15岁左右的初中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主要借助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 、教学过程片段一 情境引入,设置疑惑播放“大力士比赛的情境之一搬轮胎”视频。师:刚才的视频中播放的就是“大力士比赛中搬轮胎”的情境。选手们的力气大吗?他们搬轮胎累吗?他们都在做功吗?事实上从我们力学的角度来说,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并没有做功。展示PPT3:情境问题那同学们想知道他们大多数时间没有做功的原因吗?想知道力学中怎样才算做功吗?生:想。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的学习,相信学习了本章后,我们就能解答以上的疑惑。今天我们先学习第1节 功的知识。展示PPT4:章与节的课题(板书节课题:第1节 功)教学反思:利用情境,有意否定学生的判断,破坏学生的思维定势,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片段二 分析实例,导出含义展示PPT5:动脑想一想:马拉车前进马拉车前进的过程中哪个力有成效?为什么? 生答后教师归纳。师:对。像这样,马的拉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在拉力的方向上前进了一段距离,即拉力对小车有了成效,我们就说拉力(或马)对小车做了功。展示PPT6:动脑想一想:叉车举货物类似的方法分析叉车举货物的例子中:叉车的举力作用在货物上,货物在举力的方向上上升了一段距离,即举力对货物有了成效,我们就说举力(或叉车)对货物做了功。师:根据上两个例子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展示PPT7:1.力学中功的含义:(学生齐读)(教师板书:一、力学中的功 1.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说一说:上面两个例子中什么力做了功?(或是什么物体做了功?)师:力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的做工的意思不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做工包括一切消耗体力和脑力的劳动,但物理学中功的含义要狭窄且严格得多。教学反思:结合生活实例,循序渐进,逐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力学中的功的含义。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学生体验了归纳法的思想。片段三:利用作图的方法研究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知道力学中功的含义,那我们有什么方法能更直观的判断力是否做功呢?展示PPT8:动手画一画:在每个实例的图中标注人对物体施加力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课本第63页)学生动手画,教师巡回检查。逐一指明学生回答,逐一展示。展示PPT9:标注了人对物体施加力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师:(结合PPT7)根据力学中功的含义,哪些图中人做了功?哪些图中人没做功?生:甲、乙做功,丙、丁没做功。师:甲、乙图中,大家标注了几个符号(即具备几个条件)?生:两个。师:像丁图,就只有一个。看来,做功必须具备至少几个条件?生:两个。师:分别是哪两个?生:.师:丙图也有两个,为什么没做功?生:物体没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师:我们将这两个条件进行完善,可得到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展示PPT10: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板书: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教学反思: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作图,学生会明确研究问题的方向,直观的做出判断。片段四:利用反例,加强对力学中功的含义的理解学以致用,利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析。展示PPT11:起重机吊起货物的过程中,对货物做功了吗?为什么?生答后教师点评;展示PPT12:小孩用力推石头(推而未动)师:从力学的角度来说,小孩对大石头做功了吗?为什么?生:师:这是不做功的一种情形:不动无功(有力无距)。板书:(1)不动无功展示PPT13:冰壶由于惯性滑行师:这是不做功的又一种情形:不劳无功(有距无力)。板书:(2)不劳无功展示PPT14:提箱子水平匀速前进类似的方法分析以后师:这是不做功的又一种情形:垂直无功(有力有距,但力距垂直)。板书:(3)垂直无功师生一起总结不做功的情形。展示PPT15:2.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形 板书:3.不做功教学反思:通过以上三个典型问题的分析,一方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利用反例,加深学生对力学中功的含义的理解。片段五:解答疑惑,首尾相顾展示PPT16:大力士比赛搬轮胎过程中,哪些时间在做功?哪些时间几乎不做功?学生回答。展示PPT17:想一想,做一做:利用老师给定的物品展示:1.两种做功的情境,并说明为什么做功?2.三种不做功的情境,并说明为什么没有做功?教学反思:情境问题的解决体现了首尾相顾的原则,以及从物理再次走向生活的思想;学生对做功、不做功情境的展示,再次获得生活的体验。片段六: 思维升华,由定性到定量展示PPT18:议一议:叉车将同一箱货物举高1米与举高3米的成效相同吗?即所做的功一样大吗?这说明了什么?生:这说明功是有大小的。为了准确知道功的大小,让我们一起进入:(二)功的计算 (板书:二、功的计算)师:为了衡量功的大小,我们要先规定一个衡量功大小的标准量,即功的单位。展示PPT19:1.功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板书:1.单位)师:这是为了纪念国物理学家焦耳。展示PPT20:焦耳,英国物理学家。他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学方面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师:焦耳能够靠自学成才,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环境,应该努力学习,争取事半功倍,马到成功。展示PPT21:规定:如果一个1牛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1米的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1焦耳的功。体验:感受1焦把100克的饼干匀速举高1米,所做的功约是1焦。把两个鸡蛋匀速举高1米,所做的功约是1焦。展示PPT22:怎样计算做功的大小 (板书:2.功的计算)师:设每个钩码重一牛,相邻两条线间的高度为一米,则人匀速拉动一个钩码上升时的拉力为多大?为什么?生:1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演示:师:(1)图中将一个1牛钩码,提升了1米,做了1焦的功;(2)图中将三个1牛钩码,提升了1米,做的功是刚才的几倍?也就是几焦?生:三倍。即3焦。师:附板书:3X1焦,强调3人的拉力的大小。讨论:若是将三个1牛钩码,提升了2米,做的功是刚才的几倍?也就是几焦?怎么计算得来的呢?生:是(2)的基础上的2倍。师:附板书:3X2焦,强调3是人的拉力大小,2是钩码移动距离的大小。师:从刚才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 ,如何计算功的大小?生:功等于力与距离的乘积。师:这一定对吗?生: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展示PPT23:1.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板书:(1)文字表述;2.公式:功=力X距离 板书:(2)公式。即W=Fs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牛(N)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米(m)W功焦(J)1J=1Nm展示PPT24:重0.5N的皮球从4m高的楼上落到地面,求重力对它做了多少功?由未知到已知的分析;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并由学生讲解。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2.力的方向和距离的方向的一致性。展示PPT25:议一议:右图中把物体匀速提高的过程中,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的大小如何计算?教学反思:由定性到定量,是一次思维的升华。由功的单位的规定,逐步导出功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获得抽象、符号化及知识应用的体验。片段七:畅谈收获主要根据板书。片段八:从物理走向生活达标检测:1.力做功了吗?虽然用好大的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推出去的冰球在冰面滑动2.期中考试没考好,小卫无精打采地背着书包走在校园林间小道上,小卫对书包做功了吗?3.没有办法,考得再差,也得回家啊!请问,下列情景中,小卫对书包是否做功?(回家,上楼,开门进屋)4. 小刚把重为1000N的箱子,沿着水平地面,推动1米,小刚对箱子做的功( )A.1000J B.1J C.0J D.无法确定5. 一个质量为200Kg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100m,拉力做功是5000J,则水平拉力是_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6.甲乙两个集装箱的质量相等,用起重机将甲箱以1m/s的速度匀速提升10m,将乙箱以2m/s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起重机对甲箱做功W甲 W乙。(填)作业布置:7.测出自己上楼时所做的功。要求:测出:(1)体重G;(2)楼层高h 计算:上楼所做的功.教学反思:再次体现了首尾相顾、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原则。四、板书设计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第1节 功一、力学中的功1.含义;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不做功:(1)不动无功:(2)不劳无功:(3)垂直无功。二、功的计算1.单位:焦耳; 2.计算:(1)文字表述;(2)公式。五、教师体验:1.课题引入达到预期的效果;2.功的含义解读得不到位;3.对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剖析很好,学生也掌握得好;4.利用手提包展示做功和不做功的几种情形时,达到一个小高潮,既巩固了刚刚学习的知识,又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生活体现物理知识;5.功的计算公式引导到位,学生易于接受;6.有关功的计算,时间仓促,还应抽时间训练。六、学生体验1.整节课学习很轻松;2.我们获得了很多体验;3.老师对问题的引导循序渐进,我们稍加思考就能想出来;4.大家的想表达的欲望更强了;【教学案例】10.1浮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浮力;(2)理解浮力的方向和施力物体;(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4)懂得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通过参与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