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标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影响的四大教学实验家族之一,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最受青睐的教学模式。但其也没有逃脱功利主义的侵扰,应试色彩渐来渐浓,已经逐步脱离了目标教学的本质理念。以“导出式”为特色的新目标教学就是要追寻其本来面目,同时在创新教育理念下“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将目标教学发扬光大。 项目对比目标教学新目标教学(导出式)备注概念内涵“目标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核心,以班级和个别教学相结合为基本形成,以多种教学方法最佳组合为桥梁,使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能掌握教学目标的教学体系 。“导出”式教学是一种成果导向、依果定法的教学方式。它以反馈矫正为核心,以“不同学果不同方法”的多样化选择为特色,让学生在行动中建构知识、提升智慧、养育人格,并通过所获得的“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继承发展教学特色目标导向、反馈矫正、当堂达标科学取向、依果定法、分类指导、系统补救 学习口号为掌握而学(在达标中学习)为获得而学(在习得中学习) 理论基础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形成性评价理论,教学变量控制理论)及国内外教育观点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结果分类论,学习层级论,学习过程论,学习条件论)及现代教育教学心理学融汇吸收问题指向课堂效率低,师资力量弱;教学过程过分随意,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无法测量。(“三六九”现象,入学率为90%,合格率只有60%,辍学率达到30%)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成就感;课堂教学“目标含糊、方法贫乏、不计成本、不讲科学”,不分知识类型的“一锅烩”。(“262”现象:20%的优秀生、60%中等生、20%的学困生) 假问题浅探究瞎合作乱展示教改目标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行科学取向的教学观,深化目标教学改革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研究重点如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如何提高学生习得行动的能力?教学特征(1)以单元作为控制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2)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3)以异步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4)以可控变量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着力点;(5)以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高效运行的保证。(1)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组织教学活动;(2)以多样化为原则(按照学习结果分类)选择教学方法;(3)以“主题教学”和“单元控制”达成成就目标;(4)以教学评价保证教学活动高效运行;(5)以可控变量建构教学过程管理机制。以成就体验改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体体现教师是课堂最辛勤的园丁学生是课堂工作的核心增加行动主导型教学比重。教学方式教:直接教学为主(讲授主导型教学)学:接受学习和合作学习教:习得主导型教学(“讲授+行动”教学)学: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教法策略 集体教学、分类指导、分组教学、合作达标等。直接教学的原则:使学习结构化;以小步子进行教学;多提供案例和问题;组织变式练习;及时提供反馈矫正;进行周或月复习;保证学生接受率在80%或更高。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以学定教、依果定法;基本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模拟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特征:均衡的教学组织;灵活的教学流程;优选的行动模式;丰富的组织技巧。直接教学(略)和合作学习等(见本表最后)兼容出彩优化取胜 对于学习成果来说,方法的深度比方法多样更重要。目标定向、限制课堂讲授的时间、教授新知识的新环节、精讲点拨、反馈校正、当堂达标、反馈达标等。明确的成果期望、恰当的工作任务、巧妙的新旧联系、清晰的知识网络、适度的变式练习、及时的反馈矫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高比例的学习时间教学程序基本流程:展示目标讲授知识巩固练习具体环节:认定目标、诊断补偿、达标教学、反馈矫正、课堂小结基本流程:任务引领习得学习成果确认典型环节:问题任务、先行组织、习得产出、成果展示、反馈矫正课型和教学方法不同则流程不同。流程实质目标 + 内容 知识掌握属于“提供利用”模式(任务 + 行动)/ 内容 学习成果属于“过程成果”模式教学组织以班级授课和独立作业为主,后增加自主合作班级授课、小组教学、同伴学习和个别学习优化结合整合优化因课制宜教学设计前提原则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认知的前提能力(基础知识)、情感的前提特性(参加学习的动机情感)和教学的质量。它们对学习速度的影响分别是50、25、25。(布鲁姆)教学设计的原则:新旧知识联系的原则,唤醒学习动机的原则,关注学习策略的原则,尊重发展差异的原则,营建学习环境的原则。学会比讲完更重要。教学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特点:虽然理论上提出评价是为了诊断和改善,但实践中由于缺乏评价依托,造成仍以分数为主要激励手段,以成绩名次来提升动力,属于外在的激励。在继承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突出表现性评价。特点:以成果为激励手段,通过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来提高动力,属内在激励。同时,不忽视外在激励手段,做到内外平衡。 学辅工具学案、讲学稿等文本资料工作纸、交互白板等利于操作类资料 管理举措教学设计管理、前置目标管理、当堂达标管理、单元达标管理和终结性目标达成管理。在目标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关注任务分析、成果表达、倾听文化和活动规则管理。促进学业管理方法:制订合适的强制性达成要求;建立系统性的纠正补救体制;执行课堂学习活动规则标准;重视培养高层次思考能力。 突出效果总体评价大面积提高了教学成绩,有效落实了“双基教学”,是中国双基教学的新发展。扭转了传统教学“粗放式经营”的局面,有效实现了哲学取向教学观与科学取向教学观的结合,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预期)学生不会因为多练就变得更聪明。课堂变化教学起点:从模糊到明确。教学行为:从关注内容到关注发展。教学过程:从随意到可控。教学形式:从群体到个别。教学效果:从不可测到可测。任务分析:从不懂到有效。教学方法:从单一到多样。教学行为:从盲目到科学。教学过程:从僵硬到灵活。评价支点:从成绩到成果。(预期)教师变化从以内容为中心走向了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从哲学(经验)取向的教学观走向科学取向的教学观。主要贡献 总体分析(1)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乐观主义的教学思想,它既为保障中小学生的基本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开发中小学生潜能找到了科学依据。(2)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教学目标分类学,既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统一的起点和归宿,也为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3)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较为科学完整的多变量可控制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它既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比较科学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也提高了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水平。(4)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课堂学习策略指导体系,它为教师把课堂教学与学习指导统一起来,找到了有效的途径。(5)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系统完整的反馈矫正机制,它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也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供了有效机制。(6)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为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提供了有效机制。(1)在目标教学基础上,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上探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思想,同时赋予“大幅度提升学习能力”的课题。一方面重视高效获得知识,另一方面更关注学生内在素质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而不是现成知识和结论的获得。(2)建立科学取向的教学观,依果定法,拿起“任务分析”这一有力武器,使教学由目前粗放、浅显、简单化走向精细、深厚和富有生命。(3)直面“传统目标过于模糊,三维目标无所适从”问题,以“单元(或主题)教学目的”之下的“任务设计”改变“目标与教学的两张皮”现实。以“活动主体谁来完成任务?主体行为要完成什么任务?”为元素的“学习任务”实现具体、可行、易于操作和测评的目标。(4)在“(教案)目标”无法科学指导教学过程的现实下,提倡“成果导向”,建构“过程成果”模式,并以“行动成果”为载体,实现新旧知识融合、知识转换和智慧生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真正领会“能力只有在能力活动中锻炼形成,情感只有情境体验中获得共鸣”的内涵,改变传统教学“形聚而神散”(即教学形式表面紧凑,但缺乏内在的感染力)学生不易产生兴奋感和思维活力的弊端。 通过“外化学习”和整体投入(头脑和肢体协调行动)让学生感到内在轻松与自由,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和主动精神。(6)改变传统教学(过于追求目的性、规范性、思维性,缺少灵活性、应变性和幽默感)使学生感到内在压抑、被动和不自信的现状。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给予教师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奥苏贝尔认为,“创造”是产生某种新的产品。 “表达”是思维的综合运用,“表现”是能力的外显实践,“倾听”是合作的行动基础。 理论贡献 理论贡献:相信学生:相信所有学生(智力正常的)都能学好学校所教授的课程。这是目标教学的基本信念。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5%的优等生加上90%的中等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教学起点:通过教学目标分类使教学回到起点,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开始到达成这些目标结束。教学评价:主张教学评价的功能就是改进、完善师生的教和学,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甄别和分等为功能的传统教学评价观。单元控制:单元教学和目标控制、反馈校正、变量控制结合在一起,建立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机制。理论观点:尊重科学:教学是艺术家从事的科学,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创造性工作。(教学心理学即科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任务分析:是基于学习心理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教学设计技术。任务分析 = 学习结果类型 + 学习先决条件 + 学生起点能力。学习成果:学习的根本成果是人性的改变,即知识能力、思想和品德的发展变化。成果重点并不在于学生的课业分数,而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学生真正拥有的能力。不同的学习成果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学有定律,教有优法”。行动学习:教学是习得性行动。行动是指针对目标的学习工作(劳动)、社交能力和有意义的理解行为。没有教师会“制造”学生,唯有学生能“启动”学习。 实践经验(1)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来运转,“为达标而教、为达标而学、为达标而评、为达标而管”。(3)目标教学提供了一套完整、科学、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一是学程目标教学模式:在一个完整的学期中,教学要经历:准备阶段;单元目标教学阶段;终结性评价阶段。二是单元目标教学模式:包括单元备课、前提准备、单元新授、单元综合、单元矫正、单元小结等六个阶段。三是课时目标教学模式:一个单元除了上课前的备课环节和单元小结,余下的四个环节就构成了单元目标教学的四种基本课型,即补偿课、新授课、综合课、矫正课,每种课型又往往分为几个课时来进行。(4)“四个环节”:单元备课、单元授课、单元复习、单元验收;四个跟踪:跟踪讲评、跟踪补缺、跟踪分析、跟踪验收。(5)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1)目标是任何教学活动成功的前提,成果是任何学生学业进步的阶梯,反馈是任何课堂教学高效的法宝。(2)特点:以成果引内力,以互教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