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久的悔教学设计一、概述语文八年级课题来源:本文出自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课是一篇充满真情的叙事散文。语言平实自然,既没有任何渲染,也没有什么表示强烈抒情的字眼,但却蕴涵着至爱深情。学习本文可引导学生深入地品味生活,珍爱生活中的真善美。课时安排:两课时。价值、重要性: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是作者作为耄耋老人,在母亲去世多年后仍不淡忘母爱的一片孝心。这对于现在这一批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却又不懂得理解父母、体贴父母的孩子来说是极佳的教育素材。本文语言平实,看似平淡的叙事却蕴涵着炽热的情感、真挚的爱恋。如果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不仅能深刻理解文章,而且也能以更细腻的情感触角去感知父母的爱。不论从文章写法,还是情感教育的角度,本文都有极佳的教育意义。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领会文中深厚的感情,理解寓深情于平实语言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抓住叙事散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探寻尽孝的意义,懂得尽孝。(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开放的社会、发达的信息容易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迷失了自我。独立思想的萌发、自我意识的滋长令这些孩子更多地只能看到自己,甚至最可宝贵的亲情有时也是视若无物。情感教育的缺失在这一代人身上尤其明显。借助于耄耋老人的这份孝心来教育孩子,教育他们用心体会生活、用心体会情感,定能取得特别的效果。写作上的借鉴意义在于:1、这个学段的学生对生活感受不深,对身边的许多写作素材熟视无睹,不懂得体会生活,体会父母的情感。通过本文学习,希望能教会他们如何选材体验生活、感悟生活。2、本单元为叙事散文,除本文外还有背影,皆为叙事中蕴涵丰富感情的好文章。体会如何在平实的叙述中抒发感情,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尤有借鉴意义。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学习本课应抓住叙事散文的特点,反复诵读,领会文中深厚的感情,理解寓深情于平实语言的写法。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其中,作者为什么以写“吃的”为切入点,这是理解作者情感的关键。也是这个时代的孩子所缺少的体验。应作为重点加以详细讲解,以使孩子能真正读懂文章。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引入本文需要一定的情感氛围设置,这就必须借助于多媒体,以创设情境。 (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等作为背景音乐)2、课外拓展阅读妈妈爱吃鱼头。以培养学生发现细节、感知生活、思考生活的细腻情感。3、了解作者创作本文的背景,也就是了解耄耋老人情感的关键。因而必须让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可让学生做好课前资料的积累。六、教学过程(一)教学重点 1、边诵读,边探寻并理清文章的叙事和感情的线索,明确文章重点内容(写“红的”、“黄的”、“白的”)与主题的关系。 2、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3、引导学生深入的品味生活,懂得体会爱,懂得珍惜亲情,懂得尽孝的意义。(二)教学难点1、对文中某些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的理解。2、了解本文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理解全文的线索及文章的主题。(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事和感情的线索,明确文章重点内容(写“红的”、“黄的”、“白的”)与主题的关系。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1、和妈妈吵过架吗?2、为什么和妈妈吵架?你觉得和妈妈的分歧在哪里? 讨论中,把学生的思路引入到理解母亲上来。3、和妈妈吵架后,妈妈很伤心,你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伤心,后悔和妈妈吵架,毕竟妈妈很爱我。4、有没有想象过,如果有一天妈妈不在了,你会怎么样? 学生无语。中国有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请谈谈如何理解这句话? 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中就有这句话。本文题目是“永久的悔”,它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位九十岁的老人永生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阅读全文,教师正音、正字。提问:读完全文,说说文中内容写得较多的是什么? 写吃的,有“红的”、“黄的”、“白的”,说的都是吃的。回忆作者幼年吃的东西,贯穿始终,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提示:参看单元说明,强调叙事线索.)本文题目永久的悔,与文中重点写的“红的”、“黄的”、“白的”有何联系?为什么要重点写? 可以不立即解答,带着问题来听课,边听边思考。2、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结尾又说“这就是我永久的悔”。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这个“悔”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作者“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这个“悔”里既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分析:突出文中重点词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介绍季羡林老先生创作本文的背景,突出老先生在“望九之年”、在母亲已经辞世几十年后仍不忘亲恩,以此突出老先生孝心之可贵。问题探究:本文在结构安排上与背影一课有何相同之处? 开篇点“背影”,定下感情基调; 正文写“背影”,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结尾再现“背影”,照应开头、深化主题。背影开篇设疑,点出永久的悔;(第12段)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悔;(第39段)结尾思母,照应永久的悔。(第1011段) 永久的悔总结:都以线索贯穿全文。其中永久的悔一文“红的”、“黄的”、“白的”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永久的悔”是本文的感情线索。二、再次默读课文,分析课文1、作者后悔离开家乡、离开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母亲受尽了苦难,做儿子的未能尽孝,以至于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见到母亲的棺材时就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2、“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叙事线索,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叙事线索呢?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 再来,写“红的”、“黄的”、“白的”最能体现作者幼年生活的苦和家庭的苦;而母亲“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凡好吃的几乎都与母亲无缘,更能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予自己的疼爱。3、(再提先前的问题)本文题目永久的悔,与文中重点写的“红的”、“黄的”、“白的”有何联系?为什么要重点写? 以“白的、黄的、红的”为叙事线索,把作者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越能表现作者“永久的悔”的“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三、课堂小结本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的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四、课外作业拓展阅读妈妈爱吃鱼头问题设计:序号 问题 答案1 妈妈真的爱吃鱼头吗?2妈妈为什么要表现出喜爱鱼头?3生活中你从哪些细节中发现亲人的爱?4 你会如何回应亲人对你的爱? 结论(由他人评价)(由此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品读课文,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一)诵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品味语言。俯拾皆是:说明后悔的事情很多。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突出这永久的悔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二)齐读课文第三至第九段,品味作者的情感1、找出文中情感最真实、最深切的句子,体会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蕴涵的深厚感情。(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三)注意通过反复的诵读,引导学生体会平实的语言中蕴涵的真实自然的情感。“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胆也难以比得上,我难得吃上一次。” 表现作者幼年生活之苦,更能表现母亲对儿子、对家庭的付出。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突出母亲把毕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这个家庭和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饱含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作者对母亲的一生艰辛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对生身母亲怀念不已。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这含着多少心酸、多少悲伤啊!也饱含了做儿子的多少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不能独立,虽空有雄心壮志,却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永远地走了,自己永远不能尽孝了。每想至此,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三)齐读第10、11自然段1、品读“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感念母亲的深恩,却未能报答母亲,未能尽孝的深深的悔意。2、“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就这一句话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书面作业,不得少于300字)(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更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真情。通过此课的学习,我们应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