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一: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二:个人讨论提纲: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不是新闻监督,但舆论和新闻是紧密相连的。新闻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但新闻本身并不就是舆论,所以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的功能作用:舆论监督最大的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舆论监督的社会调整功能;舆论监督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监督的社会制衡功能;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联系实际的例子:(例子可以一个小组写相同的内容,可以上网查找些资料)以下的仅供参考: 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 小组讨论提纲: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本文来自:电大在线(www.ddstk.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ddstk.cn/diandazuoye/201104231756.html【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三:在下面列的书目中选一本书,写1500字的读书笔记(直接写在作业本上,不能打印的,可以在选好书本后,上网查一些书的相关资料做参考,要自已写,不能互相借抄,否则会当做雷同记0分的。)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经典著作1、马克思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4、马克思法兰西内战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6、列宁论国家7、列宁国家与革命8、列宁伟大的创举9、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10、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0、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1、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2、周恩来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13、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4、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15、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二、有关教材1、赵宝煦主编政治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2、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3、王沪宁主编政治地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4、李景鹏主编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6、王惠岩著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8、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10、王乐理著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张小劲主编比较政治学导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2、孙关宏主编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三、国内专著1、顾准著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2、周长龄著法律的起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3、邹永贤著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4、王子琳主编国家学说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5、王丽萍著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王沪宁著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7、浦兴祖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蔡定剑著中国人大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9、谢庆奎著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10、程同顺著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11、姜士林等当代社会民主党与民族主义政党论丛,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12、王邦佐等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环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3、张志尧著集团政治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的当代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14、李步云著法制、民主、自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5、丛日云著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16、黄文扬主编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7、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年。18、(中国香港)郭少棠著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西方政治现代化的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四、国外译著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2、(意大利)阿奎那著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3、(意大利)马基亚维里著君主论,惠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4、(英)洛克著政府论,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5、(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6、(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7、(美)潘恩著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8、(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10、(英)密尔著代议制政府,汪宣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11、(美)威尔逊著国体政体,熊希龄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12、(美)奥罗姆著政治社会学,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3、(美)米尔斯著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4、(日)今田高俊社会阶层与政治,赵华敏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15、(美)吉尔伯特等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6、(美)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17、(德)柏伊姆著当代政治理论,李黎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18、(英)罗素著社会政治原理,张师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19、(美)古德诺著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10、(西)卡里略著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钟琦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21、(法)列菲弗尔著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李青宜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22、(美)布坎南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23、(荷)马尔赛文等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陈云生译,华夏出版社,1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