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洁家园”活动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自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决策部署,迅速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二0一三年工作总结情况(一)重点领域、区域推进情况1、家园清洁方面。 清扫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运沿路垃圾等情况为确保环境卫生不留死角,全县集中干群力量开展村屯卫生整治工作。在实行单位包村、包屯进行大排查的基础上,动员全县干部、职工回原籍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各乡镇包村工作队积极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会议,听取群众意见,引导制定村规民约及保洁、垃圾清运处理制度。对于群众提出的各难点区域实地调查,研究解决方案。同时加强房前屋后的清理,划分清洁责任区域,落实人员做好环境卫生的打扫和垃圾的清理工作。截止xx年12月底,全县共出动搬运垃圾车辆1500多车次,清运、填埋、焚烧垃圾约达28428多吨,各村屯口,公路沿线乱堆乱放垃圾基本上得到了清理。 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及开展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建设情况xx年,全县基本实行“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各乡镇明确要求乡环卫站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垃圾收集点收集垃圾,并运到县垃圾填埋场处理。路程比较偏远或人口较少的村屯以就地填埋、焚烧进行垃圾处理。小型焚烧炉试点工作分别在古寨乡、百龙摊镇、林圩镇进行。目前全县共建设村(屯)垃圾池1687多座(其中村屯垃圾池123座;屯级垃圾池1564座)。村级垃圾池设置有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两部分。全县11个乡镇共有37个屯申报开展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建设工作,目前总体工作开展情况良好。(二)重点场所方面。1、实行街道整治常态化管理,确保干净整洁、畅通有序。在保证重点抓好县城街道的整治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乡镇街道的整治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各乡镇的主(次)街道一直是综合整治的重点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党委、政府对该项治理工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研究并制定了科学的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单位、部门齐抓共管,干部、职工以身作则分片包户深入一线作表率,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实施。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共清理街道卫生死角垃圾500多吨,清除“牛皮癣”1000余处,拆除、清理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和店招牌共计630个。2、认真抓好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公共场所、学校周边及公路沿线的环境整治工作。一是组织全民参与的“弯腰行动”及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美丽里当清洁校园”等活动,使群众以及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清洁乡村活动并参与到活动中来,确保乡村环境清洁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开展旅游景区、公共场所、公路沿线和田间地头随手捡活动,坚持“每天一小捡、三天一中捡、一周一大捡”的制度。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公共场所、学校周边及公路沿线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整治。各乡镇共召开群众大会2300多次,动员群众230000多人参与清理垃圾活动,有效保证了重点整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1、建立环境综合整治制度情况一是建立巡查制度。除县“美丽办”正常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外,县城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每天都对各单位卫生责任区的落实情况进行巡视和检查。二是建立督查制度。县、乡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整治点进行重点督查,对存在乱扔倒垃圾、乱堆放杂物、乱搭盖建筑、乱放养畜禽、乱摆设摊点、乱涂画张贴、乱停放车辆、乱堆放建筑材料等八种乱象,立即教育群众,责令整改,并通知责任单位及时跟踪督查。三是各乡镇基本上成立了综合执法办公室,组建城管中队,充实城乡环境整治队伍。2、探索建立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新机制情况由于我县属大石山区,有相当规模的地方交通不便,所以处理垃圾方式必须要因地制宜。目前各乡镇都积极引导群众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纳入了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垃圾产生、处理的责任主体,成立理事会,收取和管理经费,使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为。3、创建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目前对垃圾分类工作仍还处于发动宣传阶段,部分地方已经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其主要做法是对易于处理的垃圾采取填埋和焚烧的方式就近处理,对不能就地处理的垃圾要拉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4、建立清洁乡村日常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追究哪个地方责任人的责任。二是制定村规民约。各包村工作队和村定工、半定工进村入户召开村、屯两级群众会议,制定村规民约,让村民自治,互相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和强化村民的卫生意识。三是成立屯级清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生活质量。四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保洁工作制度、信息传递、上报反馈和通报制度等,为活动的开展落实保障措施。五是深入村屯召开动员会和村民大会,引导群众讨论制定保洁工作制度、垃圾清运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等,目前全县各村屯基本健立或健全了各项保洁制度,制定了村规民约,从制度上保证活动有效、顺利开展。六是通过召开村级屯级村民大会,制定了保洁制度,每家每户上缴3-7元的垃圾处理费,由村屯自行收取,用于聘用1-2名保洁员将屯级垃圾池垃圾清运至村垃圾池,由镇转运到县垃圾处理场。5、建立文明创建评比机制情况目前已下发了创建评比机制的有关文件,全县各乡镇都在积极开展“五星级农户”创建评比活动,形成了户与户评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以屯为单位开展户与户评比活动,建立评比制度,实行日督查月评比,选出清洁示范户,以此带动全屯群众向示范户看齐,逐渐改变传统陋习,培养卫生文明意识,做好门前屋后和田间地头的清洁卫生,共同提升清洁家居环境,形成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风尚。二、二0一四年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建立建全清洁乡村长效机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不同方式、不同特色的运行处理模式。2、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缴费办法及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年度收缴率达90%以上。3、完善农村卫生管理制度,乡村环境卫生问责制度等,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卫管理体系,确保我县清洁家园活动持续稳定推进。(二)工作任务1、因地制宜,拓宽农村生活垃圾运行处理模式。从县污垃办今年就垃圾处理方式调查结果及实际处理来看,拟就地填埋、焚烧垃圾的自然屯占全县自然屯总数均不足10%,而实际操作过程尚未能真正起步。古寨、百龙摊、林圩焚烧垃圾示范点现在只是落实在面上(可以说有些是迫于压力),设备安置已有时日,但并没有真正启用。县污垃办为了落实县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各乡(镇)多方选点建设垃圾焚烧炉,但都以群众不配合、成本费用过高至今仍没有得以进一步落实。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就地填埋、焚烧垃圾还只是极限在口头上。全县近一半的乡镇对财政下拨的村级垃圾清运费用在使用上随意性较大,其中一些乡镇村级垃圾清运实际上还没有启动,大部分垃圾池“池满为患”,为了清除异味,有些地方只能是“一把火”一烧了之,附近群众苦不堪言。全县60%以上的乡镇所建的垃圾池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从建池到现在只是应付检查才拉一两次,其他时段均以“一把火”对垃圾进行处理,垃圾池及周边“臭气冲天”、“烟雾弥漫”,成了当代环保的新杀手。2、继续开展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建设。在xx年底前完成周鹿、永州、金钗镇垃圾中转站的前提下, xx年完成加方、里当等乡镇中转站建设,避免垃圾清运过程中无谓的运距、装卸等费用,切实减轻财政资金压力。垃圾清运“村至乡镇中转站”费用从村(屯)所收取的垃圾处理费支付,乡镇至垃圾场的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实现垃圾处理工作的常态化管理。3、加大对各乡镇农户垃圾清运费收缴工作的力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年度收缴率达90%以上。农户垃圾清运费是否收缴到位,是关系到清洁家园活动的最终成功与否,是落实清洁家园活动长效机制的根本前提,农村垃圾清运、保洁员工资的落实,都与收缴情况息息相关。只有农户参与缴费了,才能涉及到其根本利益,最大限度调动其参与“清洁乡村”活动,从源头上根本解决垃圾的污染问题。4、认真抓好乡镇街道的整治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各乡镇的主(次)街道一直是综合整治的重点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对该项治理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研究并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5、创建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目前对垃圾分类工作仍还处于发动宣传阶段,xx年,在全县各乡镇全面启动该项工作,其主要做法是对易于处理的垃圾采取填埋和焚烧的方式就近处理,对不能就地处理的垃圾要拉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6、建立清洁乡村日常管理制度。一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追究哪个地方责任人的责任。二是全面制定村规民约等制度。制定保洁工作制度、垃圾清运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等,让村民自治,互相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和强化村民的卫生意识。三是成立屯级清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生活质量。7、将建立文明创建评比机制制度化,积极培育乡村新行为、新习惯、新风尚活动。目前已下发了创建评比机制的有关文件,全县各乡镇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形成了户与户评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但关键的还要进一步将该项工作制度化。通过以屯为单位开展户与户评比活动,建立评比制度,实行日督月查评比,选出清洁示范户,以此带动全屯群众向示范户看齐,逐渐改变传统陋习,培养卫生文明意识,做好门前屋后和田间地头的清洁卫生,共同提升清洁家居环境,形成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风尚。*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xx年元月3日第 页 共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