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发展高淳县螃蟹养殖业的调查报告高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建设试点单位,江苏省生态农业先进县、全国首批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XX年,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已通过技术验收。近年来,该县从实际出发,实施生态富民战略,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以螃蟹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螃蟹产业已成为高淳县名副其实的特色富民产业,除螃蟹养殖主业增收外,也带动了渔具加工、包装产品、饲料销售等多个服务配套产业的繁荣,形成了一条流金淌银的螃蟹经济产业链。一、螃蟹养殖业发展基本现状螃蟹产业是高淳县的一大特色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长,现已逐步成为了区域经济的大产业、国内外知名的大品牌和辐射全国的大市场。1、螃蟹养殖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富民产业。全县形成了以“两湖一江”固城湖、石臼湖、水阳江为主的三大养殖区,重点发展以螃蟹、青虾等为主的特种水产,构建了5个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和10个万亩特种水产基地,建立了国家级中华绒螯蟹原种场。经过精心培育和引导,近年来全县螃蟹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规模效益逐年攀升,来自螃蟹养殖的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明显提高。自1990年发展螃蟹养殖以来,养殖面积从大水面散养发展到目前的22.5万亩,其中浅水生态养殖面积达到13.5万亩。螃蟹产量从1990年的15.6万公斤增加到XX年的1220万公斤,螃蟹产值从966万元增加到XX年的14.6亿元,从业人员2.7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直接来自螃蟹的收入达到1200元,加上套养的鱼虾及农民的务工收入,农民人均来自螃蟹养殖的纯收入达到1400元。2、螃蟹产品成为对外知名度最响亮的大品牌。高淳县在1999年正式注册螃蟹商标,XX年对外统一宣传固城湖螃蟹品牌,经过十年的运作经营,固城湖螃蟹相继获得南京市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国家无公害水产品、国家地理标志等殊荣,拥有全国第一个有机螃蟹、第一个国家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标准、第一个国家级中华绒螯蟹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第一个螃蟹中国驰名商标等美誉,固城湖螃蟹在全国、境外多次评比活动中独占鳌头,XX年在全国“丰收杯”河蟹大赛中一举获得最佳形态特征奖、最佳口感奖和蟹王三项桂冠,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尤其是十届螃蟹节的成功举办,以节为媒,造势推介,持续在南京、XX、上海、香港、XX以及沈阳等七个大都市和境外地区举办推介活动,固城湖螃蟹对外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力,成为全国叫得响、国外有影响的大品牌,固城湖螃蟹节会品牌和高淳品牌同时得到大力张扬和提升。3、螃蟹市场成为边贸辐射最强的专业大市场。“建市场,兴产业”,基础是产业形成规模,根本是提升产业层次。1995年高淳县建立县水产批发市场,累计投入近2亿元持续扩建改造,至XX年水产市场面积近5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门面房280间,螃蟹经销户280个,同时个体经营户在全国数百个城市设立固城湖螃蟹专卖店,螃蟹销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直接出口香港地区,螃蟹年交易量达到1000多万公斤,交易额突破20亿元,已成为全国绿色市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X年12月,县水产批发市场被国家商务部和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评为“新中国六十周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十佳突出贡献市场”。目前为止仍是全国最大的螃蟹专业批发市场。二、螃蟹养殖业带动作用日渐彰显螃蟹产业作为高淳县兴农富农的特色主导产业,不仅推动了“三农”发展,也持续在放大产业的扩散效应,为带动非农产业发展,以及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1、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来自螃蟹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养殖收益。XX年全县螃蟹养殖亩均收入6123元,亩均纯收入2418元。其中螃蟹生态养殖亩均产量58公斤,加上套养、混养,亩均养殖纯收入3410元,最高的亩均纯收入达1万元。全县螃蟹养殖户1.65万户,年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占63%。二是土地流转收益。XX年全县共流转以螃蟹生态养殖为主的土地面积13.12万亩,91%的生态养殖面积流转了土地,在亩均承包费分配中,农民收益均在80%以上,其他由村或专业经济组织单位提留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三是劳务工资性收益。以螃蟹产业为依托,XX年从事螃蟹养殖和关联产业的务工人员年平均工资大约为2.2万元。2、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XX年全县以螃蟹养殖为特色产业的行政村有67个,由于螃蟹养殖业的发展,村集体水面、农户土地承包价格上涨。XX年水面发包平均价格达到每亩800元,最高达到每亩2410元,圩区砖墙、阳江两镇90%的村集体收入主要来自于水面发包收入。村级集体收入的增加,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3、带动了关联产业繁荣。螃蟹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目前这条链已经带起了运输、冷藏、渔网、饲料、旅游、餐饮等50多个服务配套产业的发展,营销触角已覆盖到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其中二产类涉及渔具加工、饲料加工、渔药生产、包装产品生产等四大类配套产业,三产涉及渔药销售业、饲料销售业、冰渔贮售业、螺蛳销售业,以及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等9大类配套产业。据初步统计,XX年与螃蟹产业相关的二、三产类企业或经营单位数达到500多个。除此之外,螃蟹产业还间接带动了房地产发展,螃蟹养殖户、经营户在县城购买商品房的人数逐年增加。三、螃蟹养殖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高淳县螃蟹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不断扩大养殖区域后,科学养殖水平相对滞后,给螃蟹养殖业后续发展带来一些问题。一是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渔药、生产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一方面可能导致水产养殖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同时导致养殖的螃蟹种质有退化现象,;另一方面养殖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水产养殖品食用不安全环境污染存在多方面因素。二是因受天气、环境或蟹苗质量、养殖技能等方面的影响,XX年部分养殖户螃蟹的成活率比往年低、单产量有所下降。三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有一定的盲目性,一哄而上,农民挖塘养蟹的积极性有增无减,XX年又有扩大的趋势,其积极性与盲目性及侥幸心理并存。四、螃蟹养殖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1、整合行政资源,强化品质保证。由于螃蟹的初级农产品特性,这一产业的发展中涉及到多个行政部门职能,为促进高淳县螃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XX年初组建了县螃蟹产业发展办公室,出台了关于促进螃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围绕固城湖螃蟹质量保证和品牌建设二大主要目标,协调、明确了全县各镇及农业局、质监局、宣传部、农工办、商务局、工商局、科技局部门职责分工、从水源保护、科学养殖、规范市场等方面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对螃蟹饵料、所用药物及养殖水质的监管和检测,从养殖源头上严格质量标准,同时全面推广生态蟹养殖标准模式,确保螃蟹的优质、安全,制订螃蟹养殖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制度,指导和督促兽药、饲料经营户和养殖户、建立螃蟹养殖投入品的进销档案,做好塘口记录,实行定期不定期抽检,从各个环节上把好了质量关。 2、加大宣传力度,放大品牌效应。一是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制订“固城湖”商标使用许可办法,对经营户采取“一店一许可”的办法,鼓励经营户接受商标许可合法经营,按照驰名商标管理的要求,规范合同文本,严格操作程序,在网上宣传商标许可经营户。二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统筹规划固城湖螃蟹品牌形象的宣传,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持续扩大对内对外的宣传。创新宣传载体,重点举办好螃蟹节,加大固城湖螃蟹对外推介力度,努力提升固城湖螃蟹的知名度。三是继续放大品牌的效应。依托固城湖螃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延伸螃蟹产业链,在对外推介、旅游产品促销中充分融合螃蟹文化元素。规划建设螃蟹博物馆,螃蟹文化园,特色餐饮街区等。重视螃蟹品牌的包装,并扎口统一包装物,对所用包装盒及捆扎绳按照“绿色、安全”要求,做到节简、精致、实用、安全。包装盒应体现质标要求,如有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及防伪标志等,体现对消费者负责和对自身品牌的维护、保护。3、提升产业创新,保持发展活力。一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注重螃蟹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全面创新提升,产前针对苗种种质弱化现象,采取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方式,依托在沿海地区建立的优质大眼幼体繁殖基地,选择优质大规格亲蟹繁育大眼幼体,供应县内育苗基地培育子一代优质蟹苗。产中深入推进科技入户的同时,重点对标准化生态养殖、生态环境营造、水质改良、饵料投喂等课题,聘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进行研究,不断创新养殖技术,调整、优化螃蟹生态养殖模式。特别是在混养、套养等立体养殖技术上深入研究,引进试验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养殖综合效益。产后重点研究螃蟹贮运加工技术,通过延长螃蟹在运输途中和销售过程中的成活率,提升螃蟹经营效益。二是着力实施品牌创新。将“固城湖”注册商标管理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机结合,建立地理标志保护机制。鼓励和扶持螃蟹养殖企业、合作组织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三是积极推进营销创新。在经营策略上,“亮大旗,占市场”。以品质论英雄,敢于亮品牌,全力拓展国内外高端市场。在营销方式上,创新螃蟹销售业态,以县水产批发市场为龙头,以营销大户为支撑,加强与大中城市水产批发市场的对接,建立固城湖螃蟹产销通道,在大中城市设立固城湖螃蟹专卖店、直营店、连锁店,大力开拓国内高端市场,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积极拓宽国外市场,支持鼓励直接出口螃蟹。引导开展网上交易、电视购物交易,拓展无形市场。在营销手段上,突出高端消费市场,以高端市场和高端消费群体为目标,在螃蟹质量规格上上档次,在包装设计上出精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精品螃蟹营销路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