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最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总 结和重点部署,明确了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从生态 文明建设的角度看,这个判断的指导意义极其重大,同时也提出了更 高的发展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 “中国奇迹”。然而, 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生活的痛 点。自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至U十八大 生态文明进入“五位一体”的整体部局,特别是过去五年,我国大力 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但是,生态文明建 设仍需更大作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人们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 气、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优质生态产品仍然总体短缺。我 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艰巨性,要像对待生命一 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社会主要矛盾的综合判断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 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 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 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 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 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 因素。”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被明确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论断阐明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包括对生态环境的期盼,环境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均衡发展和充分 发展来解决。“美丽”写入强国目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比,增加了 “美丽”二字,将生态文明 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明确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 意味着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彰显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了 “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人民尽享自然的宁静、和谐 与美丽,是新时代党的神圣责任与使命。在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人与自 然等世界性难题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具有中国智慧的中国方 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 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 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 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 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绘就美丽中国新蓝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 中国”,强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有很大的探索性,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的确权和管理体制整合难度较大、有的改革落实需要相应修订法律法规、市场作用发挥得不够,激励机制有 待进一步建立等。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加快生态文明 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四项工作部署,即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