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研究”开题报告红桥中心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课题研究小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一)研究的背景:当下,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教学评价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但是,对评价的研究更多的还是集中在教学效果的考核上,对日常教学中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课堂教学评价关注却较为欠缺,而课堂上的教师评价语言更是被许多一线教师疏于思考、实践。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功能,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正逐步由单一的教师评向多元评价转变,也就是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言,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师评价语言较为单一、笼统,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因而,常常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些无效的教学语言现象一般表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1.教师评价语言不够准确、得体。比如教师常常轻描淡写地、例行公事似地“你真棒”。这样的赞美往往不能把学生学习的优点挖掘出来,评价的针对性明显不强。又如,我们常会听到教师批评学生:“我都讲了几遍,你怎么还不懂,心思到哪里去了?”2.教师评价语言不够生动、多样。教师常以“很好!”、“好的!”“答得不错!”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回答;或以“你说错了,请座!谁来说?”这类缺乏激励性的语言否定学生的回答;或一味给以“真了不起!”、“好极了!”之类的简单、廉价的表扬。低效甚至中无效的教学教师评价语言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二)研究的意义: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语言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常见的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情感体验等内隐的学习活动,以及表达、朗读等外显的学习行为和方式进行有效的诊断和反馈,以进一步改善和调整学习进程和效果,提高水平的过程。而语言是课堂师生活动的基本方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技巧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如果能最大限度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将使课堂增色不少。反之,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正确处理、把握好评价的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言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活动、学习行为和学习水平进行评价的语言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师互动、对话、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必然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和思想的,必然要通过语言指明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学习目标做出判断,指导学生改进学习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校正知识,提高技能,同时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树立可以效仿的榜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评价促进发展是必要且必需的手段。将有效评价引入语文课堂,并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将得到长足发展。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这里的“评价”特指教育评价(课程评价)。“评价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对生在课堂对话中生成的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评价语言。“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积极评价语言,引导学生一次次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从而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认同评价。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这对话和交流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和学生的平等对话进行引导评价。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往往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作出的瞬间反应,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它是教师对教学行为所作出的一种情感和行为的反应。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教师评价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的专家和同仁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不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的生成、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流程的推进等,而对自身的评价语言则关注不够因此也导致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严重缺位。课堂教学语言大致可分为讲解语言、问题语言和评价语言。以前,我们对前两种教学语言研究得比较多,而对评价语言很少涉及。我以为评价语言在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评价恰当与否,过于口语化,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从长远看,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正如比利时学者德朗舍尔所说:“在我们的教学形式中,教师的口头语言行为表示了他她所做的全部事情和他要学生做的全部事情。”但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的评价性语言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与研究,因此存在很多弊端,主要有:1、评价语言的随意,缺乏其激励等功能。2、评价语言单调、贫乏,缺乏感情。3、评价语言多指向知识和技能,缺乏对过程与方法,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在课堂改革的今天,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违背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们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我们确定了此课题。本课题研究指在从评价语言的时效性角度探索其对促进师生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为“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做一点有意的尝试,想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属于评价中的重要部分。2、研究价值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命发展呼唤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文性,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使小学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的评价地位,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带着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进入学习情境中的。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因此,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也就是说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2、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从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这一理论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语言,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方法依据。3、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高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同时要根据他们的智能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观察者和协助者,帮助、鼓励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智能倾向。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语言,使学生向有利于其发展的方向成长。4、新课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春风化雨般的点拨,润物无声的指导,将彰显出阅读教学的独特魅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倡导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和个性的尊重,而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又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关怀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对学生个性发展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评价语言的成功运用,不仅能够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增强教学活动的感染力,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1、研究的目标(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广大小学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行为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3)、通过该课题研究,使教师能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的相处,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质疑、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舞台。2、研究内容与重点(1)、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无效或低效现状的研究。(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教师评价语言的特点的研究。(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策略研究。(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有效性的案例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反思,提炼经验。(5)、研究重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有效性案例研究和策略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树立“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方法,进步即收获”的理念,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讲究科学性,注意认真观察、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1、文献法:从所研究课题的历史出发,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从中抽取出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调查或者比较分析,展开深层次的研究。2、反思法:适时反思自身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评价语的有效性,反思学生是否学会针对性积极评价语,反思积极评价语是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主张“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加强积极评价语方法的研究,深入探讨积极评价语在语文课堂中分层次、有效性的生成规律。4、测评法:通过平时检测和阶段检测,专项检测和综合检测,定性评估和量化评估,师生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成绩进行测评。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定期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科学验证和提炼,概括有关积极评价语实施经验,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6、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有生成性质的教学实例的研究分析,揭示小学语文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对小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七、研究工作的步骤1、申报立项阶段(2010年4月)学习相关文献,写出研究方案,提交申报书。2、准备阶段(2010年5月至2010 年6月)确定好研究人员,实验班级,总结已有经验,做好立项的相关调查研究、论证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对实验班教师积极评价语言测试。3、实施阶段(2010 年6月至2011年4月)实施课题有关方案,以中高年级课堂教学为对象,进行实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