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问的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了解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点的有关常识。(二)能力训练点:学会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论点的写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发问精神。(四)、教学重点:学会正面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五)、教学难点:如何紧扣论点选择典型论据。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启发、点拨法(二)、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坚持并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素质的体现,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学好问的传统美德。“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对勤学不辍精神的赞美和褒扬。但我们往往“勤学”,却忽视了“好问”。针对这种情况,启凡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写了一篇文章发问的精神。我们今天来读一读,看看是否仍然对我们具有启迪的作用。(放图片展示课题)2,简介作者:(展示图片)启凡(19131986),原名贾必陶。湖南人,长期担任编辑工作。30年代前后,常有文章在中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发问的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篇。从课文有关语句可知本文是作者当年专门为中学生写的。(二)、学习活动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说说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展示图片)A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B。发问的精神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C。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D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讨论后明确:选C,“A”只是引出论题的“引子”;“B”运用了一个比喻,只是形象地说理;“D”是作为证明论点的理论论据使用的。2、研读课文(展示图片)A、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大意。B、本文的论题是什么,是怎样引出的?C、默读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的论点是什么?课文举了古今中外哪些事例来论证?列举的事例是怎样与上下文紧密联系的?D、课文第三部分提出怎样的反面论点?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内容是什么?E、本文是作者当年写给谁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方法:默读思考-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问题一、学法:列阅读提纲。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顺着次序前后照应。学生可边读课文,边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把握观点。问题2、3、4学生讨论后,选代表发言,师点拨。(展示图片)讨论并归纳:分成三个部分。(展示课件图片)第一部分(13段):讲道理,设比喻,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第二部分(49段):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第一层(4段):提出正面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第二层(58段):列举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发问的精神的可贵。第三层(9段):小结,强调人要求知识、明道理,不能不勤于发问。第三部分(1014段):从反面论证“何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第一层(l0段):提出“何必多问”的反面论点。第二层(1113段):从三个方面讲道理,逐层深入阐明了反面论点的不正确。第三层(14段):小结,再次强调要能发问,勤发问。3、质疑:(1)、质疑阅读课文时没有解决的问题。(2)、质疑教师引导的问题:A、本文的论点与怀疑与学问一文的论点有何异同。B、课本第一段“其实这是一种损失”中“这”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种损失?C、所举四个事例有何共同点?文中的反问句,第14段:一系列的问句,都用陈述句表达出来,效果有什么不好?(朗读法。本文多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式,通过语气的强化来强调情感,并造成文章的波澜。反复朗读,细细体会它的作用。)4、拓展延伸:(二选一)A、为什么同样有发问精神的人,会取得不同结果?B、实践以“我尝到了发问的甜头”为题,进行三分钟演讲。要求“列举出自己学习、生活中由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新知识、懂得新道理的事例,证明发问精神的重要,培养学生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作口头议论的能力。四、总结本文议论了关于发问的精神。作者提倡发问,认为发问精神非常可贵。阐述这些看法,主要采用了提出正面论点和提出反面论点相结合的方法。在提出论题后,先提出正面论点,列举事例从正面论述,然后提出反面论点,用讲道理逐层深入论证,正反结合,强调发问的重要,发问精神的可贵,提高人们对“发问精神的认识。”五、作业:在前一阶段抗击“非典”的战役中,我们的白衣天使们无私奉献,把爱留在了人间。我们才得以有今天的相聚、今天的温暖。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呢?1、观点明确。2、要恰当的运用事实或道理来论证。3、语言要流畅,吐字要清晰。第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