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创新 【摘要】新课程体系下的地理课程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生动真实的案例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在保证学习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重在研究全球人口、资源及环境等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其中可持续发展观是新课程体系下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今天的学生作为明天的决策者,应通过地理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今后的科学决策做准备。 1、新课程对地理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统揽下,各学科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各自的教学理念。就地理学科而言,根据地理新课程教育目的、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征以及当今人类所面对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种种问题,确定了地理课程改革的四大基本理念。 第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新课程体系下的地理课程安排更为合理,涵盖了很多与生活相贴近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生存技能。 第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课程体系下的地理科学所学知识更为广泛,包括了自然科学(资源、环境全球变化)和人文科学(人口、国土整治和区域差异)等方面,使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掌握终生受用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是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是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主张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2、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新课程的要求导致教学行为不当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现今阶段下的地理老师逐渐接受了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但由于缺乏新课程教学的经验,容易出现弄巧成拙的现象:一些教师刻意地追求学生的活动形式,从而组织大量的活动而忽略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与此相反,仍有一些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中仍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2.2课堂上学生发言的交锋性不足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氛围活跃的课堂讨论中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效果。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注重课堂讨论,甚至为避免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而设置缺乏思辨性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发言缺乏交锋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 3、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创新 3.1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构建 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活动组织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问题情境-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拓展应用”成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课堂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度。 3.2通过实践带动书本学习的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重教育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因此无法采用统一的模式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而是要学会因材施教。如在高中“长江三峡工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激趣法”展开教学“长江三峡知多少?”这时学生将会通过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搜寻答案,待引出“可以大量地发电”“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影响到中华鲟、白暨豚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待问题解决后可以再根据问题的难度分别引出“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百万移民及其安置、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等教材内容。 3.3改变课堂教学策略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之间的问题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复杂的地理程序性知识(如从地理概念到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再到地理成因的系统性很强的知识)和地理策略性知识学习的能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3.4在整合中提升 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具备课外知识拓展的能力,以课本为范例而并非纯粹的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会将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文本知识相结合,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丰富课堂教学理论,实现课程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操作、讨论、对话和思考中,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4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教学内容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和拓展性,对老师的教学活动安排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课程教学创新的平台,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地理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展示,完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科学创新的地理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地进行探索发现,丰富自身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能方便老师灵活、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开发多种教学资源,从而充分发挥现代化地理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祁国新.地理教学应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J.青海教育,2012:45一48. 2王冬桦.关于一条教学原则的回顾、审视与重建J.河南教育学院,2011,81一84. 3单良.论地理教学实质与教学原则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22(1):11一13. 4林宪生.地理教学论M.第一版.山东: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9:161一173.第 1 页 共 1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