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典型案例评选努力打造“三精”课堂吨的认识教学赏析学校:九龙中心校龙王小学学科:小学数学作者:徐广干努力打造“三精”课堂吨的认识教学赏析教学案例:1、“新课导入”模块。(1)创设情境,复习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师:有个小朋友叫小马虎,他在逛动物园的时候,把一些动物的体重记录了下来。屏幕出示:一只小白鼠大约重20。一只小兔大约重2。一头河马大约重3000。他记录得怎么样?哟,真是个小马虎,我们来帮他补上吧。(2)引发学习需要,引入新知。师:还有比它们更重的呢!屏幕继续出示:一头大象重5000千克。一头鲸鱼重72000千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表示这些动物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你觉得怎么样?怎样能更简便地记录呢?(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吨”作单位比较简便。)在“新课导入”模块中,精心创设了“小马虎逛动物园”的情境,唤醒了学生对“克”、“千克”等相关旧知的回忆,引发了学生对更大的质量单位的一种认知需求,从而自然地引出了“吨”这一新课学习内容。2“新知学习”模块。(1)师生合作,初步体验1吨有多重。(出示1袋大米)介绍:这袋大米重10千克。每组发1袋10千克的大米,小组里的同学按照组号轮流抱一抱,并说说感受。(有的学生说重,有的说轻。)选出班里的“大力士”来搬大米。教师一袋一袋地递加,直到搬不动为止。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太重了!)说明:30千克大米已经很重了,但是这个重量与1吨相比差得远了!想象推算:接着往下算,4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5袋呢?10袋呢?100袋呢?说明:10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2)小组活动,进一步体验1吨有多重。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各种不相同的操作材料,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首先按组号每人轮流搬一次,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感受。然后填写表格,算一算,多少个这样重的物体是1吨,并把结果在小组内交流。最后组织全班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分别是哪些物体,多少个这样的物体重1吨。(4)归纳整理,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新知学习”模块设计中,教师分四个层次创设了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直接体验一袋10千克的大米有多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推算、想象间接体验1000千克有多重,初步建立1吨的表象。接着,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借助不同的物体进行操作和推算,通过不同的对象进一步建立1吨的表象。然后,让学生看图说一说某种物体多少个重1吨,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1吨的表象。最后,通过组织学生对上面三个层次的活动进行反思,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以及它们不同的体验方法。3“练习应用”模块的设计。(1)结合“灵山大佛”景点中的素材进行练习。师:我们国家有很多著名的景点。看,这是“灵山大佛”(出示图片),它有多重呢?(学生觉得很难估计。)师:它太重了,直接估计挺难的,所以,设计师特地设计了这个“天下第一掌”。它是按灵山大佛的右手原样复制的,形状、大小和原样完全相同。总重量达多少呢?出示填空:“天下第一掌”的总重量是13( )。你能填上一个合适的单位名称吗?你是怎样想的?1只手就有13吨,灵山大佛差不多有50个这么重,大约重( )吨。利用一只手掌的质量来感受整个灵山大佛的质量,这和我们刚才体验1吨的方法道理是一样的。(2)结合国庆阅兵式中的素材进行练习。师:“灵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其实我们祖国值得骄傲的事还有很多。同学们还记得十月一日国庆大阅兵吗?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当时激动人心的场面吧。(播放视频。)教师根据视频画面中出现的相关物体,相机出示了几道填空题,让学生分别填写合适的单位,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在“练习应用”模块中,教师精心选择了“灵山大佛”景点以及国庆大阅兵事件中的有关素材,让学生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或进行简单的计算,巩固对新知的理解,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教学赏析:一、以情境为载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模块,着力打造“精细”课堂数学课堂从其内部构成要素来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细致调配,才能使它们配合默契、和谐统一。数学课堂从其外部呈现形式来看,它是由若干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模块所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教学活动模块之间首先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结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需要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数学课堂的整体结构进行充分考虑和系统设计,还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过程,对其中每一个教学活动模块作精心思索,精细设计。在吨的认识这一课中,无论是哪个教学模块,教师都十分注重情境的创设,注意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对每一个教学活动模块的精细设计,不仅体现在情境背景素材的精心选择上,同时也体现在情境和活动过程的细致展开上,这些设计不仅紧扣了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同时也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二、以数学为内核,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进程,着力打造“精练”课堂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活动不仅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结构,同时也表现为一种“流动”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通过教学活动中的情境链、问题链、活动链等形式体现出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认知过程,从而设计出既符合数学知识自身的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活动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建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吨的认识这一课中,教师不仅对整堂课教学活动流程作了精练安排,同时也对各个教学活动模块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层次作了精心设计。1、整堂课教学流程的设计。本节课主要设计了四个模块的教学活动,具体流程如下:(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2)感悟体验,认识1吨;(3)练习应用,深化认识;(4)总结质疑,拓展延伸。“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复习相关旧知,引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需要;“感悟体验,认识1吨”,是本课的重点环节,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操作、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对新知的理解; “练习应用,深化认识”环节,结合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总结质疑,拓展延伸”,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上述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紧紧围绕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这条主线展开,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思维发展的基本脉络。2、“感悟体验,认识1吨”教学模块中的学习活动层次设计。这一模块设计了四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具体进程如下:(1)师生合作,初步体验1吨有多重;(2)小组活动,进一步体验1吨有多重;(3)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加深对1吨的认识;(4)归纳整理,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层次作了精心设计。活动分四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师生合作,初步体验1吨有多重。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操作、推算,明确这样的100袋大米的重量就是1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吨的第一印象,同时也为后面进一步开展小组活动提供方法上的指导。第二个层次:小组活动,进一步体验1吨有多重。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进一步加深对1吨的认识,并借助不同的对象建立1吨的表象。第三个层次: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加深对“1吨”的认识。学生看图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体分别有多少个正好是1吨,借助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1吨的表象。第四个层次:归纳整理,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明确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认识这些质量单位时所采用的不同的体验方法。四个层次的学习活动设计精细,层层深入,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吨的认识。总之,无论在整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还是在教学重点环节的学习活动层次设计上,都注意以数学为内核,精细、精练地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进程。三、以体验为基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细节,着力打造“精致”课堂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是由许许多多的教学细节所构成的。所谓教学细节,是指教学过程中富有教育教学价值的细小环节和情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处细节的演绎都会因为其自然、真实而透射出执教者教育行为背后的自觉思考、教育机智和教育理念。正是由于这些教学细节,它可以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满和充实,富有艺术魅力。在吨的认识这节课中,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为基点,精心设计了不少耐人寻味的教学细节。1、“大力士”搬大米的细节设计。在全班同学轮流搬一袋10千克的大米,初步感受10千克大米有多重以后,许老师安排了这样一个教学细节:请班里的力气最大的“大力士”到讲台前来表演搬大米。“大力士”来到讲台前,站着抱起1袋大米。老师问:你还能搬吗?在得到“大力士”的认可后,老师一袋一袋往上递加,直到“大力士”搬不动为止。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求其他学生一边喊“加油”,一边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最后请“大力士”说说自己的感受。大力士发出感叹:太重了!这时,老师接着“大力士”的话说:30千克大米已经很重了,但是这个重量与1吨相比差得远了!在全班学生亲身感受10千克大米有多重之后,教师特意让“大力士”到讲台前来搬大米,直观地展示了重量累加的过程,并通过“大力士”的表情和感言,使学生间接地感受到30千克大米“很重”。接着,教师告诉学生:30千克大米已经很重了,但是这个重量与1吨相比差得远了!从而使学生对吨是一个“很重”的质量单位产生了第一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进一步的推算,使学生明确100袋这样的大米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这样,学生经历直接体验间接体验推算想象的过程,逐步建构起了1吨实际大小的观念。2、小组合作活动前的细节设计。在小组合作活动前,老师首先介绍了给每个小组提供的操作材料:第一组:1千克的大白菜第二组:25千克的大米第三组:10千克的水第四组:5千克的旺旺大礼包第五、六组:体重30千克的同学然后提出了活动要求:(1)按组号每人搬一次,搬离地面,坚持2秒钟,在小组内说说感受。(2)独立填写表格,算一算多少个这样重的物体是1吨,并把结果在小组内交流。教师首先为每个小组精心准备了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这些物体有的密度大、体积小,有的密度小、体积大,有的是固体形态,有的是液体形态。通过对这些不同材质物体的重量进行实际体验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形成对1吨的多样化表象。另外,在提出活动要求时,老师特别提醒学生要把物体“搬离地面,坚持2秒钟”,这样的细节设置,有利于学生对物体的重量获得更清晰的体验。“精细的教学架构”,“精练的板块推进”,“精致的教学演绎”,三个“精”字着力勾勒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艺术风骨。就一堂数学课而言,教学架构、板块推进、细节演绎三者之间有时是很难明确区分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需要对教学架构、板块推进和细节演绎进行通盘构思和精细可虑,打造“三精”课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