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教下乡(泉州市第十五中学)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泉州七中地理组王莉青【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第一课时)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第一课时)1. 通过阅读地图说出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2. 通过阅读地形、气温、降水相关资料,归纳地形和气候特征,并分析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利与弊) 。3. 通过比较分析,总结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综合分析该地区各类农业区的生产状况及其发展的地理条件。探讨东北地区发展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 课前准备 】1、回顾知识储备什么是农业(概念)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受自然条件(首要是气候条件)影响最大的物质生产部门。广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狭义:种植业农业生产的特点:季节性、周期性和地域性农业区位因素(如下)在哪里气候条件(光热水及其配合、 气象灾害)土地(地形、土壤、土地资源)对自然条件自然因素适度改造水源(河湖水、地下水)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生物资源 (森林、 草场、 )社会、经济技术因素什么是区域?区域的特征有哪些?市场需求量(国内外)交通运输、冷藏保鲜技术社会、 经济、技术政 策条件的变化劳动力农业历史、工业基础机械1送教下乡(泉州市第十五中学)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学法指导 】地理位置和范围自然条件(有利、不利)发展条件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分析方法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布局特点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存在问题人类过度开发、 利用发展方向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2、预习( P59 66)(结合图、活动、思考及阅读材料)结合图4.1 、 4.3 说出东北地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包括哪些?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利、弊)阐述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区划分的依据:布局特点:根据自然条件在地域上的差异东北地区形成哪些农业区?这些农业区的布局条件和主要农产品有何不同。 (完成表格内容)农业区主要分布区主要农产品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区?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合 P66 的“活动”思考:该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建设的优势条件。2送教下乡(泉州市第十五中学)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课堂探究 】1、结合材料、P61 图 4.3 和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一 气候是影响农作物品种、复种制度及产量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相比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而言东北的气候因热量条件较差在农业发展中似乎是一缺陷但这正是地方特色它对一地的优质产品乃至于农业结构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我们认识到它的特性就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农业生产。下图为东北地区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及表格。地区温度带 10 的积温主要农作物南部(小部分)暖温带36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中部中温带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1 000 3600甜菜、亚麻北部(小部分)寒温带1000春小麦、大豆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东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描述其气候特征。根据材料评价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利、弊)对农业发展最有利的条件是什么?东北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是什么?还可以从哪个因素设问?材料二东北“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阔,黑土广布,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5%7.5%,氮含量为0.15%0.35%,是我国耕层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最高的土壤,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有人这样形容它的肥沃,抓一把能攥出油来。结合材料二,说明影响东北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3送教下乡(泉州市第十五中学)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材料三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铁路网密度在全国较高,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地广人稀,开发晚,生态环境较好。结合材料三概括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迁移运用 】我国地域辽阔 ,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适合多种经营。下图中除东北商品农业基地外,任选其中一个地区分析(评价)其农业生产条件及发展方向。西北灌溉农业区东北商品农业基地华北旱作农业区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南方水田农业区【课后巩固提升】依据本课分析思路,完成P62 :“活动”。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