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结题报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是我校申报立项的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在深入研究阶段申报为镇江市京口区”十五”教科研立项课题(一)”有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下,我校课题组按课题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已基本实现了预期研究目标,下面将课题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结题报告分为六个部分:(一)、课题的提出;(二)、课题的设计;(三)、课题的研究过程;(四)、课题的研究实施;(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六)、课题的反思。(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纲要旨在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标准提出的新观念,为我们指明了当前语文教改的方向。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 所以我校2xx年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概念之时,就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充分认识到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在2xx年申报了市级课题,很快就在区级研讨活动中产生良好反响。 (二)、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的界定 “语文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灵魂,既包括语文的课内活动(如故事会、朗诵会、辩论会、课本剧演出等等),也包括语文的课外活动(如采访、调查、小记者活动等等)。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将课本内与课本外、课堂内与课堂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沟通起来;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发现、发掘、发展学生的潜能,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语文实践活动”具有语文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语文素质的提高。 依据课程标准精神,我们把”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界定为:”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生活及其需要的兴趣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实践获得积极、全面的发展。 (二)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达成以下的目标: (1)、通过研究,推进课程的整体改革,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设作前期准备,积累经验。 (2)、努力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活动的教育内容,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如研究”由书本教学向生活教学的转变” “由一问一答式向自主探究式转变” “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的转变” “由教师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化”。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3)、初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 (4)、锻炼和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研究内容 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书本、课堂之外的东西,感受丰富的周围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可从语文单一学科中提取,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增广知识、学以致用;可从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中生长,促进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可从语文学科与社会环境、文化生活的联系中开展,促进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具体内容: (1)、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同时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使学生满怀兴趣而又比较便利地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 (2)、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丰实的体验。如举办”红领巾跳蚤市场”。 (3)、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测量、宣传、设计、操作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 (4)、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具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情感态度的人,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系,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融洽的心理氛围。 (5)、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反思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持不同的方案,对学习结果的表现形式也可丰富多样;关注学生在某一些方面的特别收获,同时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推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展。 (6)、对学生的探究发现进行评价时,看重探究学习的过程而非发现的结果;看重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各种方法的掌握,而非知识量的多少;看重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单纯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看重探究过程和方式的独特性、创新性,而非某种固定程序的重复和再现;看重结论的有理有据,而非统一标准。 (四)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结合实际和课题研究的需要,按小学生认识水平、心理素质、生理特征和年级特点,采用文献检索、调查研究、教育研究观察研究、个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法。查找有关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各种文献资料,发现哪种主题受到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喜爱。查找资料,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所要遵循的原则,实施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的。 (2)、调查法。在确定相应主题后,调查学生和教师对主题的喜爱情况;以及在主题实施后,调查学生和教师对实施成效的情况。如对哪些书感兴趣。 (3)、行动研究法。以行动研究为主。 针对综合实际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在主题确定、实施中不断地探索、改进,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和调整。 (4)、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与分析、研讨,撰写总结或实验报告。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在申报课题前的研究初期,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材资源、生活资源,开设了”三超课”-超越教师,超越教材,超越书本。我们通过课题的界定研究,确立一个年级为实验班,重点深入开展研究,前期研究主要研究”怎样选定实践内容”、”怎样指导学生实践”、”怎样评价”等方面。在实践中反思、归纳、总结、延伸、运用。然后申报课题,按课题计划中设定的步骤开展研究: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xx年3月-2xx年8月) 了解学生现状,作好调查分析。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程设置所要遵循的原则。成立课题小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科研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二)研究实施阶段(2xx年8月-2xx年6月) 按课题方案组织实施。结合语文课程,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对已确定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归类并实施。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对研讨课进行讨论、分析。召开情况交流会,汇总研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教学模式雏形。 这一阶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三)研究的提高、完善阶段。(2xx年6月-2xx年7月) 组织研究教师培训,进一步强化认识,更新观念,完善教法。开展会课活动,形成典型课例,举行观摩、研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比。举行阶段性成果汇报。 这一阶段,同学们保持兴趣,广泛联系生活,自己选材,开展活动有品位,形式新,体现他们审美情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而不是负担。 (四)研究的深入阶段(2xx年7月-2xx年2月)对已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成效反馈。组织研究成果交流,形成特色经验。对样本班跟踪、检测,形成研究报告。完成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品质。这样的实践活动表面上看入口很小,可是一旦进入活动过程就会发现,其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这一阶段,我们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充分的体现了这种精神。 (五)总结阶段(2xx年2月-2xx年7月) 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删选、归类。进行研究总结,形成研究报告。整理典型案例,活动方案。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组织结题。推广成果。 (四)、课题的研究实施 (1)、结合家庭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耳濡目染。因此,以家庭生活为话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更接近学生的心灵、情感生活,更具亲和力,因而易于操作实施。如:我与爷爷比十岁生日的活动课,切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把语文学习和家庭阅读相结合。其子课题”环境识字”使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习资源,也因此促进了阅读,一年级孩子也参加到全校书香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中来,课题研究班学生一年来平均背古诗超过14首,平均读书超过5本。一年级学生孙沛霖一年内背诗90首左右。万诚阅读西游记等32本书。 (2)、结合学校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以某个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由学生组织实施教学方案。 (1)从语文”单一”学科中提取,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增广知识、学以致用。诵读经典,让学生每天至少诵读20-30分钟。诗文配画,图文并茂,每人都有”成长随笔”,从书中受益。然后通过诗赛诗会、诗文表演赛、诗文书画赛等加以促进提高。”漫游春联百花园”“成语大擂台” 。 分页标记 根据课文选题。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有的介绍名胜古迹,有的介绍科学知识,有的让我们认识极富个性的人物,还有的让我们明白深刻的道理教我们怎样去做人总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根据具体的课文选题,是最便利的方法。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展了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的综合素质。莫高窟这篇课文介绍了西北明珠莫高窟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三个景点。教完本课,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同学们,我们要组织大家到莫高窟游玩,请你当导游,你们要根据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好解说词。”这样的题目不仅调动大家查阅相关资料的积极性,而且学生会主动地对资料进行再加工,教学效果自然好。 根据单元主题选题。教师可对单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