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较巴菲特与索罗斯在投资上的不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出名的投资商,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1931 年,11 岁的巴菲特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她觉得专家们的空头理论但是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出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度析公司的获利状况、资产状况及将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她传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不久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62 年,巴菲特与合伙人合开公司的资本达到了 720 万美元,其中有 100 万是属于巴菲特 个人的。 1968 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获得了它历史上最佳的成绩:增长了 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 长了 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 1 亿零 400 万美元。 1994 年终巴菲特公司已发展成拥有 230 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 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从 1965-1994 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 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 17 个百分点。如 果谁在 30 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在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财富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巴菲特再捐市值19.3亿美元股票。在第十一届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卖达到创记录的263万美元。7月,沃伦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机构捐赠股票,依目前市值计算相称于19.3亿美元。这是巴菲特开始捐出99%资产以来,金额第三高的捐款。巴菲特投资理念一、赚钱而不是赔钱 这是巴菲特常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掉第一条。”由于如果投资一美元,赔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钱,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则很难回到起点。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1965年到间,历经3个熊市,而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有一年()浮现亏损。 二、别被收益蒙骗 巴菲特更喜欢用股本收益率来衡量公司的赚钱状况。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净收入除以股东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润占股东资本的比例,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赚钱增长状况。 根据她的价值投资原则,公司的股本收益率应当不低于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乐的股本收益率超过30%,美国运通公司达到37%。 三、要看将来 人们把巴菲特称为奥马哈的先知,由于她总是故意识地去辨别公司与否有好的发展前程,能不能在此后25年里继续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说,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 预测公司将来发展的一种措施,是计算公司将来的预期钞票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钱。这是巴菲特评估公司内在价值的措施。然后她会寻找那些严重偏离这一价值、低价发售的公司。 四、坚持投资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预测将来必然会有风险,因此巴菲特偏爱那些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经济屏障的公司。这不一定意味着她所投资的公司一定独占某种产品或某个市场。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历来就不缺竞争对手。但巴菲特总是寻找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使她对公司价值的预测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纪90年代末,巴菲特不肯投资科技股的一种因素就是:她看不出哪个公司具有足够的长期竞争优势。 五、要赌就赌大的 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她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她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她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档股票分析师贾斯廷富勒说:这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要踌躇不定,为什么不把钱投资到你最看好的投资对象上呢? 六、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里换手,那么也许错失良机。巴菲特的原则是:不要屡屡换手,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种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那么她宁可持有钞票。据晨星公司记录,钞票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钞票。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匈牙利(1930年)狠辣的金融狙击手出生于匈牙利犹太律师家庭,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的研究生学位。索罗斯遇上拍档吉姆罗杰斯,于1969年创立双鹰基金,后改名为量子基金(QuantumFund),建立之初,资本额为400万美元,在19701980年的里,量子基金的复合收益高达37%,超过同期巴菲特的29%和彼得林奇的30%。1992年的英镑风暴战役,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与1998年香港官鳄大战,这三场战役令索罗斯尽人皆知。箴言:“股市一般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尔街地区你曾跟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索罗斯觉得,股市中的任何一方都不也许得到完整信息,再加上投资者同步会因个别问题影响到其认知,令其对市场产生“偏见”。投资者持“偏见”进入市场,这种错误的行为又会影响市场见解及走势。当“流行偏见”只属小众的时候,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则将会演变成具有主导地位的观念,这就是索罗斯所谓的“羊群效应”。她觉得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没有任何理论根据,真正有用的还是基本面分析,特别是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索罗斯投资理念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就是“反射性”,简朴说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种互动影响。理论根据是人对的结识世界是不也许的,投资者都是持“偏见”进入市场的,而“偏见”正是理解金融市场动力的核心所在。当“流行偏见”只属于小众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将会演变成具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羊群效应”。(一)不拟定性原理人的思想是最容易变化的,因此,但凡有人参与的一切事件都具有一种由于人的易变性而不拟定。索罗斯看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她把这个作为一种类似公理性的东西,加入到自己的理论中,反身性之因此是能动的,就是由于它包具有人的易变性这个因素。(二)反身性理论应用反身性,从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中获利,这是投资大鳄索罗斯投资成功之谈。对于市场的无知性,诸多投资大师均有所描述。巴菲特觉得市场先生是躁狂抑郁症患者,今天也许欣喜若狂,明天就也许消沉沮丧。 索罗斯对投资现实的前提假设是“市场总是错的。” 很显然,巴菲特并没有去探究市场为什么是错的,她们只是观测到并运用了这一点。而索罗斯却有一套有关市场出错因素的系统理论,这种理论对她从市场的错误中获利至关重要。这个理论就是-反身性理论索罗斯观点: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有缺陷的和扭曲的,因此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是不完全的。 索罗斯将“人对现实的理解不完全”这种结识转化成了一种强大的投资工具。 在索罗斯看来,我们的不完全的结识是影响事件的一种因素,而被扭曲结识影响的事件又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结识。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反身性过程。 在我们金融市场中,怎么样来理解这种反身性理论呢? 市价的变化导致市价的变化,这是一种核心观点之一。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荒唐呢?但是荒唐背后与否是值得好好讲究呢?当股价上涨,投资者们感到自己更富裕了,于是会花更多的钱,成果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都上升了。而这时候,股评家们,或是分析家们会指出这些“经改善的基本面”,鼓励投资者们买入。这会让股价进一步上涨,让投资者感到自己更富有,于是她们的支出又会增长。这个过程会持续进行下去。这个过程就是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过程”-一种反馈环:股价的变化带来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继而带动股价的进一步变化。如此循环往复。反过来,股价下跌推动过程亦是如此。 反身性过程是一种反馈环:结识变化现实,而现实又变化结识。两人对比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白手起家,仅靠投资便积累了数十亿美元的财富。但两人的投资风格截然不同,投资措施也有天壤之别。巴菲特的招牌式方略是购买那些她觉得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公司,并“永远”拥有它们。索罗斯则以在货币市场上做神出鬼没的高杠杆赌博而闻名。买下公司,参与公司的经营,再慢慢等公司产生收益,索罗斯对巴菲特的这一套没什么爱好。对索罗斯来说,抓住机会,将最有营养价值的那部分收益装入腰包就已经足够了,索罗斯给人以很明显的掠夺者的印象。如果用动物捕食作比方,巴菲特就像一头野兽抓到了飞禽,将猎物按照营养分类,其中一部分埋入地下储存起来,自己先吃掉最容易啃的部分,剩余的分给周边的同类。索罗斯与之相反,将最新鲜、营养最丰富的部分抓在手中,麻利地吃掉之后,剩余的部分毫不踌躇地扔掉。巴菲特与索罗斯投资的不同,简朴的来说,巴菲特注重价值投资,而索罗斯是靠投机赚钱。两人财富增长的不同特点:巴菲特的财富总量增长快,索罗斯的财富增长率高;巴菲特财富排名始 终稳定在前 4 名以内,而索罗斯的排名则呈现不稳定状态。这阐明巴菲特的财富额 变动是系统性的,与整个经济的变动有关,当她的财富缩水时,其她人的财富也同样缩水,因此, 在全球排名上她是稳定地排在前列;而索罗斯的财富额虽然稳步增长,但排名是不稳定的,说 明她的财富增长与其她富翁相比不稳定,时快时慢。 因此说,巴菲特侧重于投资,而索罗斯则是投机。巴菲特做中长线投资,索罗斯做短线。巴菲特觉得,投资者应当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种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有人曾做过记录,巴菲特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巴菲特曾说:“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当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小朋友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巴菲特强调的是股市的无效性,强调市场总是出错,当市场低估某股票时买入,当市场高股时卖出。而索强调的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性,当一国的宏观政策失误就给其提供了在外汇市场或者期货市场投机的机会。澳洲学者麦克第亚研究巴菲特与索罗斯彼此的投资习惯异同,发现“对价值一美元的东西, 巴菲特想用 40 或 50 美分买下, 而索罗斯却乐意支付 1 美元或更多, 只要她觉得将来的变化 会把手上购得的东西的价格推高到 2 或 3 美元。 ”巴菲特可以说是历史悠久的名门大派, 通过了长时间的市场洗礼, 大多数进入这个世界的人, 都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每个人都对她和她的措施予以了充足的尊重。她有如泰山北斗, 达到 了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高度。索罗斯则有所不同, 她和她的理论更像一种天马行空、恣意挥 洒的世外高人。她的措施没有固定的招数,没有给出一种可操作的公式或者模型,正所谓无招 胜有招。 成功的秘诀在于拥有一双发现经济泡沫的锐利慧眼, 同步拥有一付扫荡市场的冷酷心肠。 在不拟定中榨取最拟定利润的把握能力。但是两人在投资上也有相似点:对于市场的本质,巴菲特和索罗斯的见解是相似的。 当她们投资时,她们关注的焦点不是预期利润。事实上,她们不是为钱而投资的。 两人更注重的是不赔钱,而不是赚钱。 她们历来不做分散化投资:对某一投资对象,她们总是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她们的成功与她们预测市场或经济将来走势的能力绝对没有任何关系。 例如她们都会选择避开风险重拳出击。巴菲特与索罗斯都并非格氏“精算加上分散化”方略 的追随者。分散投资是乱枪射鸟,打中不少;也可以避开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种篮子一起 砸烂的风险。但手上持有 50 只不同公司的股票,一只股票猛涨,其她纹风不动,牟利有限。 她们都选定目的,重拳出击,买进 5、6 只公司的大量股票。她们相信惟有资源、能量集中 才干赚大钱。 巴菲特把市场先生当作是个躁狂抑郁病患者,时而大喜若狂,时而消沉沮丧。面对这样的病 人,她是以静制动。巴菲特与索罗斯都觉得“市场总是错的” ,并运用它的出错获利,她们 都在等待市场浮现大错的时机入市。像天灾人祸,国家领导换了班子,甚至公司丑闻(只要 不伤及公司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