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力布局是生产力各要素、各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中的分布和组合。布局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结构设计、规模选择、布局决策、时序安排”。合理布局区域生产力,有利于发挥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以及分工与协作适当的产业分布格局,促进区域错位协调发展;有利于依据不同产业的地位、作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促使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或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提升产业效益与产业竞争力;有利于发展集约经营、高效利用资源的产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快产业的多向集聚或梯度转移,加速城市功能和城镇体系的不断优化。总之,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是发挥城市最佳效益之前提,是提高常州综合竞争力之根本,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长远性与战略性的重大课题。一、关于常州市生产力布局现状及调整优化的动因市域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是我市目前生产力空间布局现状演变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域外部宏观发展环境提出的必然要求。(一)市域生产力布局的总体特点常州自上世纪初就开始了民族资本兴办工商实业的历史,但到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1.48亿元。建国以来的生产力布局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代,常州通过筹集地方财力和开展行业协作,依托纺织业相继发展出机械冶金、化工医药、轻工电子、塑料建材等工业行业,成为闻名全国的明星工业城市,这是常州市区产业布局相对集中的历史原因。(2)70年代开始的农村工业化进程,由于受农村改革超前于城市改革和1983年市管县体制的双重推动,带来了长达20年的乡镇企业大发展和城市工业大扩散,从而形成了全市产业布局尤其是工业布局较为分散的状态。(3)90年代以来,受开放型经济及开发区建设的迅猛发展,国企改革和城市综合改革的深入,以及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兴起这三股力量的推动,加上近几年来市、县、乡(镇)、村(居)四级行政区划的大规模调整,全市生产力布局正在进入以加速集聚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当前全市生产力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1、新的城镇布局体系初步建成,中心城市极化趋势明显加快。常州是江苏省省辖市,现辖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区和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1.52万人(另有外来常住人口59.79万人,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其中市区1864平方公里、208.54万人(不含外来常住人口52.42万人,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目前,城镇布局已基本形成由1个特大型中心城市、2个次中心城市、10多个重点中心镇和数10个一般镇所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特别是行政区划的战略调整,使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突出,集聚趋势大大加快,极化效应明显增强。中心城市首位度从5提高到8左右。2001年市区(按调整后口径)GDP占全市的75.6%,工业总产值占79.5%,三产增加值占70.1%,财政收入占84.3%,利用外资占87.3%,对外贸易占88%。2、二市五区生产力布局,基本体现了各自的资源及区位特点。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72.9亿元,人均19704元(约合2390美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0:56.6:36.4。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主要基于各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近郊区以设施农业、蔬菜和副食品生产为主,武进、金坛、溧阳的平原圩区以稻麦等种植业为主,水产养殖业基本位于环湖及水网密布地区,林果、茶叶、蚕桑和食草禽畜业主要分布于金坛、溧阳等丘陵地区,武进、金坛等地的花卉苗木业也具备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辐射能力。工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辅,市区集中了绝大多数的新兴产业、大中型企业,城区以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及中小企业为主,辖市以中小企业为主散布在各乡镇,空间布局主要借助市域交通主干骨架和城镇的区位条件,形成了以沿运河、沿铁路、沿主要公路与向各级开发区和工业小区集聚的点轴结合布局状态。服务业布局除了主要生产生活服务业分布于人口密集的城区和城镇外,依托比较发达的交通和区位条件,发展出凌家塘农副产品市场、苏浙皖边界市场等一批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市场群;旅游业既充分挖掘原有自然资源条件,又大胆创新建设以主题公园为特色的新的旅游景点,形成了天目湖景区、太湖旅游度假区、茅山旅游区、天宁风景区、淹城旅游区和中华恐龙园等一批区域性的著名旅游景区和休闲度假热点。3、传统制造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与新兴制造业在布局上形成初步的区位分工。常州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导向的共同作用下,各地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出发,相对形成了各自的主导或优势产业。市区企业通过与国外大公司、大企业的合资合作,实现了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的嫁接、改造,提升了传统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车辆及配件、纺织服装、电子视听设备、化工医药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辖市形成了金坛以服装、医药化工、建筑材料为主,溧阳以机械冶金、化工和建筑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布局。同时,新兴产业逐步壮大,传统制造业与新兴制造业在常州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空间布局上开始进行初步分工:沿沪宁铁路、高等级骨干公路和大运河形成以机电、纺织为主的优势传统产业带,以中心小城镇为纽带连接而成的一般传统产业群,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主形成的新兴产业群。 4、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园区竞相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集聚作用明显增强。 目前,常州拥有1个国家级、9个省级开发区和85个乡镇工业园区。各辖市、区都有一个以上开发区,具备了吸引外资、民资的载体,形成了推动各自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增长极或增长点,特别是各区均实现了区带乡体制,拓展了发展空间,更利于集聚效应的发挥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二)生产力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对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科学的宏观规划和理性引导做得不够,加上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力空间配置格局仍有一定的历史惯性,当前我市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还较严重。1、乡镇工业布局分散现象比较突出,向中心城镇集聚仍显不足。长期以来,乡镇企业“三就地”发展模式所导致的农村工业“乡乡点火、处处冒烟”现象比较普遍,辖市、区、乡镇以及开发区支柱产业优势不够明显,区域功能定位不够清晰,既影响区域分工协作,阻碍全市发展和竞争合力的建构,又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竞争能力的迅速提高。2、城、郊用地布局混杂交错,构建宜人人居环境任务较重。由于圈层“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展方式,对中心城市主城区及近郊区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主城区功能分区尚未形成,长期以来一直在狭小的中心区内进行高强度改造,建筑密度大,导致中心区功能过于集中、人口密度过高、交通过于拥挤等问题,而一些必要的公共设施却无法容纳,城市的绿色开敞空间通道得不到保证,公共休闲空间和绿地明显不足。近郊工业和生活用地犬牙交错、相互影响,主城区人口和企业逐步向外围疏散的目标实现得不够理想,大部分“退二进三”企业只是由城市中心区退到城市边缘、绕城公路沿线,随着主城区用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环境制约的增强以及企业自身扩张升级的需要,有些企业将面临二次搬迁的问题。3、污染企业布局分散,加大了治污和改善环境的成本。生产力布局的分散及未能形成合理空间分工,尤其是污染企业未能相对集中布局,不仅导致土地和其他经济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对各类资源保护的成本和合理开发的难度,给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加上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滞后,全市绿化覆盖率较低,缺乏足够的生态空间,都对未来的生态质量造成长远不利影响。此外,面对已经或即将到来的信息化、知识经济和汽车时代,现有的城市结构和路网框架,将难以满足构建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要求,需要规划给予必要的、超前的考虑,以促进城市形象的改观、城市功能的改善和城市总体面貌的改变。(三)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的战略机遇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交相融合、互动激荡,是当今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对我市加快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提出了紧迫要求;在新世纪的头二十年,经济社会转型孕育新机遇,深化改革创造新机遇,对外开放带来新机遇,结构调整赢得新机遇,常州奋起产生新机遇,为我市加快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我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市经济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从国际经验看,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必将释放巨大的经济增长能量、产生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能级。但我市自上世纪80年代末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来,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步伐一直不快,其主要制约因素一是体制机制问题,二是生产力和城镇布局问题。从近期看,今后十年,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但布局因素对我市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制约影响将不断上升。因为一方面,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工业化自身的演进趋势,使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客观规律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并受到普遍重视;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转换的加速度、传统产业升级与高新产业成长的融合度、产业结构演进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度日益提高,使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又具有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意义。因此,必须在加快体制创新的同时,把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的关键举措来抓。2、我市正处于资源要素流动重组的关键时期。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规律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流动配置,不断实现趋优分布来发挥作用的。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及乡镇企业“三就地”模式制约着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现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城乡集体企业改革的基本完成,市场体系特别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一批要素市场得到较快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和作用日益广泛,资源流动日趋自由与频繁,推动着各种要素向优势企业、新兴领域或“洼地”区域加速集聚。特别是市、辖市、乡(镇)、村(居)四级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为要素重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一方面,市场是有限理性的,需要政府行为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在市场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政府更要在加速市场化进程的同时,充分把握好生产要素大规模流动重组的机遇,引导和促进我市生产力的趋优分布。3、我市正处于市域城镇和三级园区体系开发重组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集聚发展是其突出的特征,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加上我市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实际,实现区域生产力的集聚发展,正在成为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的核心课题。当前,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为各种生产要素集聚重组提供了载体和舞台,特别是四级行政区划调整,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及重点中心镇的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还必须看到,目前乡镇一级工业园区仍显太多,难以加快形成极化效应,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构建高效高度集聚、适度组团分散的点轴式城镇发展新体系和集聚式经济发展新平台。4、我市正处于中心城市功能完善和能级提升的关键时期。中心城市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迅速放大城市极化功能已凸显必要和紧迫。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中心城市的增长极核作用日益增强;其二,区域城市格局重组明显加速,是新一轮城市地位格局“大洗牌”的关键时期,而且与上一轮城市竞争不同,城市竞争将不仅仅是实力之争,更重要地将体现在城市能级提升的竞争上;其三,常州特大城市地位的确立,为我市参与新一轮城市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区位优势不断缓慢弱化的形势下,产业立市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无论是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还是培育新兴优势产业,都需要我们科学规划调整好生产力布局,特别是中心城市的能级提升将越来越集中到高新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创新竞争上。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布局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为我市雄居沿海第一集团军城市提供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5我市正处于参与长江三角洲和苏锡常都市圈新一轮区域分工重组的关键时期。常州是长三角经济区和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