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教学案例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与反思房县军店小学 王家顺 柯尊林内容摘要: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建立科学概念,学生在这个阶段掌握一定量的最基本的科学概念,才能有效地为他们今后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知识”基础,而他们的“最基本科学概念”是怎样建立的,将决定他们今后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科学概念和以科学的方法来建立这些科学概念是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中教师要把握的核心问题。关键词:科学概念 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案例内容: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一、案例背景: 五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锻炼了科学探究能力,有一定的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开始学习有关光学的基础知识,已经知道什么是光源,最常见的一些光源和光源的分类,知道光学现象非常奇妙,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教师再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对“光是怎样传播的”进行猜测和思考,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在不断的验证和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多次反复,最终达成一致的认识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教师通过一个机智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关注“光是怎样传播的”,并提出自己的猜想。2、教师对学生的猜想分类,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推导可能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质疑。3、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在不断的验证和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多次反复,最终达到一致的认识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置情景、学生画图来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最终达到一致的认识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和质疑并得出结论。(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能把实践结果和大家分享。三、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在不断的验证和否定的过程中,多次反复,最终达到一致的认识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四、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表达学生猜想的实验单,每组一些带孔小纸板,一张白纸屏,一把手电筒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在课前特意把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并熄灭教室的灯,使学生在一进入教室时感受到有些昏暗。全课的导入是个有趣的机智小故事,核心情节是一个问题“怎样用最廉价的方法,买来能充满整个房间的东西”,答案是买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因为在夜晚,点燃蜡烛,光立即充满了整个房间。然后,打开教室的灯,昏暗的教室一瞬间变得十分明亮。学生感受到这强烈的对比,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光是怎样照亮整个房间的?把你的猜想画出来。同时给学生提供实验单。(二)、学生画图表达自己的猜想(三)、教师采集整理学生有关“前概念”学生画的结果直观地反映出他们有关于“光是怎样传播的?”的理解,教师很快把握了学生的“前概念”,大概分以下几种情况:图1,学生解释,光是一圈圈地向外传播的,并且光一圈一圈地变暗淡。的确,很多儿童书、动画片中就是这样呈现烛光等光现象。图2,学生解释,光是沿直线向外传播的,并且桌子遮挡了光,桌子下没有光。但也有学生没有注意桌子是否透光。图3,学生解释,光是一种波,所以是像波浪一样向外传播,还有一位学生在课外书上看到光具有波粒二相性,还画出了一些小点表示粒子。图4,学生解释,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有时也会拐弯。图5,学生解释,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但是遇到墙壁会反弹,照到桌子底下,因为他观察到打开教室的灯的时候,甚至桌子底下也变亮了一些。图6,学生解释,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因为他观察到光传播得很快,所以判断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学生对光是怎样传播的主要有四种认识:沿着直线传播;沿着波浪线传播;一圈圈向外扩散;有时候会拐弯。(四)、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预测实验的结果给学生出示实验材料:一些带孔小纸板,白纸屏,手电筒、小支撑座,并演示它们的用途。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大家相互质疑。1、如图,打开手电筒,白屏上得到一个光斑,能否确定光是怎样传播的?结论:四种方式都可能,不能判别哪种方式更符合实际情况。2、加一个带孔的纸屏经过讨论学生同意,如果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那么三个纸屏必须对齐,光才能达到白屏,而如果光以其它三种方式传播,纸屏不必对齐。(五)、学生实验、观察、讨论、质疑和得出结论1、学生实验、观察和得到初步结论学生反复验证,发现只观察到第四种现象,就是必须把纸屏对齐,手电筒的光才能达到白屏。大部分学生同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2、学生质疑有极少数同学质疑,因为他们的纸屏并没有对齐,白屏也接到了光斑。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他们展示纸屏的排列方法,其他学生发现他们的纸屏是成一定的方向,斜着摆放的,它们是斜对着的。3、再次进行实验,达成一致认识纸屏顺着一定的方向,斜着摆放,让手电筒的光穿过两个带孔的纸屏到达白屏。看哪组摆的更斜。这个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手电筒和纸屏的摆放位置有什么规律?学生的观察:它们在一条斜着的直线上。学生同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4、教师质疑假如我认为光恰好拐着弯穿过纸屏,正好到达白屏(如图)。那么你们怎样改进实验来说服我呢?5、学生的实验改进方法增加带孔纸屏任意调整两个带孔纸屏之间的距离6、继续进行实验手电筒的光能到达白屏,并形成一个光斑。7、最终建构科学概念:光沿着直线传播。(六)、小结和学生一起回顾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概念光沿着直线传播。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到手电筒的光除了穿过带孔,它还穿过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它大部分情况下均匀地分布在我们周围。其实我们今天就是研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一般情况下,光在空气里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七)布置作业:六、教学反思光是怎样传播的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重点是让学生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很多学生只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但不知道怎么去验证这个知识。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有效方式。良好的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一、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培养学习兴趣光是怎样传播的这课我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体验中去学习。若在教学时只是将整个实验过程机械地告诉学生,学生就仅仅知道了这个过程和结果,应放手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去验证,在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真正乐趣,减少学生对科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做好观察记录,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有新发现。这样,学生实践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活动,交流的时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验室是学生的“研究所”,学习兴趣自然高涨。二、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学会理解与合作体验式学习,一方面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另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又强调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在合作小组中,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信任和理解。光是怎样传播的中两个活动,我让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承担了任务,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这次的科学探究活动,共享其中的苦恼和喜悦,这尤其给那些平时因为机会少而只能旁观的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平台,建立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体验不能被忽略;它是所有学习的核心思考点。学习建立并源自于体验,因此,无论是在形式上或实践过程中,体验式学习都是值得采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