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 品味经典涵养人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体会南宁市第二十中学 罗儒全中华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由于它以其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蕴含了人类的智慧,其思想的深邃和巧睿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它不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灵魂与纽带,更是我国传承文明和教育后代的优秀载体和思想宝库,正是通过文化经典的代代相传,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故在中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深远。多年来,我们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的实践活动,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作为学校教育专项活动来开展,从现有的经验和体会来看,取得了较大成绩。通过对中华经典诵读,让中华经典中所蕴含的古代哲人智慧、中华传统美德、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素养、语文知识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既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通过诵读经典来滋润学生心田,陶冶高尚情操,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智能。一、实践与探索较长一段时间,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基本上只是在语文学科中作为古诗文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中进行。2009年开始,我校的诵读实践活动立项为南宁市课题,该活动就在学校全方位得到开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长,学校科研室主任、政教处主任、语文教研组长为副组长,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和措施,将活动作为学校层面的重点工作来抓,作为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来抓,使整个诵读实践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卓有成效。我们课题组在诵读经典活动中实践和探索的主要做法是:(一)确立诵读目标,传承中华文明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后代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得到熏陶和影响:1弘扬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让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2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理解经典,陶冶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尚善诚信的品质。3在诵读熟背经典中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丰富各科知识,培养终生受用读习惯和能力,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学校浓厚的诵读和阅读氛围,打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二)创设良好环境,创设浓郁氛围1.精选诵读材料诵读经典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实际等,在浩翰如烟的经典诗文里面好中选优,循序渐进的科学选编诵读材料。在经典诵读指导中我们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准备了大量的诵读材料,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诵读的文本、视听等资料,来满足各个学生不同的诵读需要。为此,我们既让学生订阅中华经典诵读本等共性材料,由学生自由选读,也准备初级的如弟子规、孝经、增广贤文、三字经、千字文等,也选取论语、中庸、大学、孟子这些较为生涩的古典文学中的精彩华章甚至只是名言佳句,至于唐诗宋词和元曲等代表我国最高诗歌成就的名篇则主要用来作为鉴赏材料引导学生诵读,以此来适合所有层次的学生诵读。2.合理安排时间学校在早读、午读时间,内宿学生晚修前10分钟,语文课前3分钟,根据指导教师的布置,不同年级选择相关诵读篇目(主要是与本年级语文课文相一致或与其年龄结构、知识水平相一致的古诗文)开展诵读活动,学生全员参与。语文老师深入指导,做到常读常吟,“学而时习之”。课后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由班干、班主任灵活掌握时间,开展丰富的诵读活动,体验和深化“诵读”成果,晚上回家诵读给家长听,让家长检查当天的诵读内容与效果。3.安排指导教师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语文教师作为诵读导师,教师认真地准备和组织好每一次诵读活动,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注重诵读活动的生动性、活泼性,要想法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指导诵读方法,布置课外诵读任务,检查评价和总结诵读效果。4.校园文化布置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教室后黑板报、校报校刊、学校广播站和校电视台等媒介,处处让学生感受到中华经典的氛围,时时受到经典的浸润。(三)加强师资培训,突出指导效果充分利用本校语文组教师中多名是普通话国测员和省测员优势,对全体语文老师进行诵读技巧培训,并派出教师参加各类经典诵读的指导培训,邀请专家来校开办经典诵读讲座,传播诵读经验。编写符合本校实践校本诵读教程,突出校本特色。(四)开展各类活动,师生全员参与诵读1.诵读实践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将诵读活动纳入课程。主要是在语文课堂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选修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上得到保证。教学中,教师利用语文课本中现有经典篇目,作为指导学生诵读、赏析和感悟的范本,指导学生通过课内的诵读经验向课外的延伸。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音乐、美术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整合课堂。2.诵读实践体现在各项活动中大型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和重要纪念日(如元旦、“九一八”、教师节、国庆节等),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在升旗仪式上全体诵读相关经典内容。分层次在全校、年级和班级举办经典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感悟经典的征文比赛等活动,在班级组织开展诵读经典的心得、体会交流会。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选择适当时机给优秀学生展示的机会。定期开展全校性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先在年级铺开,每个班将自己的优秀节目拿出来参赛,年级推荐优秀节目参加学校竞赛。每逢诵读大赛,各班如过节一样使出浑身解数,参赛节目形式多样,各参赛节目在配乐、伴舞、服饰、道具等方面用尽心机,色彩纷呈,充分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忱。在所有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指导教师做好辅导,同时发现典型,积极评价,正面引导,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成就感,促进他们不断扩大诵读成果,不断提高,由此形成良性循环。3.诵读实践纳入到社团活动中在学校社团建立诵读活动兴趣小组,将诵读的爱好者和优秀分子组织起来,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对兴趣小组重点开展比较规范的诵读活动,活动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校整个活动的全面展开。让这些有诵读特长的学生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诵读活动中来。4.诵读实践延伸到校外生活中学经典诵经典,归根结底是为了用经典。阅读经典并不是简单地了解先贤们的生活世界、思想情感,而是要通过学习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体会,反观自身,完善人格。所以,我们十分注重让学生通过经典的诵读,感悟、领会经典的精髓,将之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将经典熔铸于生活中,把经典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典中品味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经典。(1)研究性学习口头的诵读是基本的也是浅层次的,为此,在诵读实践中,我们尝试把研究性学习用于诵读实践中。在学生掌握了大量诵读内容的基础上,将学生根据不同层次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在查阅资料、收集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论证,遴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小组成员分工负责,有的负责材料收集整理,有的负责分析研究,有的负责展示课件,有的负责总结评价等,他们或上网、或请教老师走访专家、或与同学互助交流,最后根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研究,合作形成成果。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潜能,各小组展示了他们虽然还稚嫩却属于自己见解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研究活动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处理难题,如何与人交流分享,如何与人合作互助,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训练了推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同时对经典的理解也进入到了一个较深的层次。(2)家校联合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建议学生家长在家设立“家庭经典时刻”,让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诵读、领会经典,实现家校合作诵读。这一方面使之成为连接亲子情感的纽带,为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家庭素养,为孩子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空间。同时学校不定期开展诵读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展示孩子们的诵读成果,邀请优秀家长同台诵读,让家长感受到诵读中华经典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也以此争取家长支持,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营造诵读氛围。(3)辐射社会将经典诵读活动延伸到社区,充分利用学校诵读经典的优势,整合所在社区和当地的的红色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以吟诵中国古代和和现代经典名篇、格言警句,用表演性诵读、个性诵读、集体诵读等灵活形式宣传中华美德、诵读中华经典,增强诵读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面,用传统文化唤起大家的民族情结,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和感染力,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提升社区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新内容。二、收获与意义我们开展诵读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诵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和美文,来达到增益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学生气质、滋养学生心田的目的,有效地促使我校师生在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方面得到有效地提高。通过较长时间的诵读实践活动,我们尝到了甜头,师生特别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都得到了较大提高。1. 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在经典诵读中得以改观。道德品行不是教出来的,是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熏陶出来的。经典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诵读实践中,我们注重挖掘经典中有关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的弘扬中华美德的内容,让学生感悟于心,并在生活中注意力行,对学生的道德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2.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经典诵读中得以提高。通过经典诵读活动,为学生创设文化传承的平台,培养了学生浓厚的诵读兴趣和良好的诵读习惯,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学生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和学用经典的水平和能力。学生丰富了语言积累,驾驭语言的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乃至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作文和日常生活中常引用经典说理,作文中也不时冒出一些警句、富有哲理的话,比没开展诵读经典前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在城区和市级经典诵读、演讲比赛和各类征文比赛中,频频夺奖甚至夺魁。3.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诵读中得以增强。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扩大了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探寻民族文化之源,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灿烂文化的热爱,并初步引导学生关注经典涉及到的其他相关文化和知识的热爱,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4.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诵读中得以培养。通过诵读实践,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了记忆力,积累了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陶冶了情操,发展了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更加积极,也促进各门功课的学习;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锤炼。5.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诵读指导中得以促进。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实践中也是最大的获益者。教师们在指导诵读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断钻研经典内涵,进行诵读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积极探索,摸索诵读和运用经典的方式方法,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底气和灵气,教师专业修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新。6.校园文化内涵在诵读活动中得以丰富。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创新学习管理,营造学校文化氛围。经典中蕴涵着的巨大的潜教育因素,学校将经典内容作为学校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精心打造,校园显眼处装饰“经典墙”,走廊上高悬经典精辟之语,班级设立经典图书角,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窗,校园艺术节建立经典读书节等等,时时处处营造诵读和应用经典的环境和场所,让浓郁的古风诗韵香飘校园。三、不足与改进1.可供不同层次学生诵读和鉴赏的经典读物较少。学校教师鉴于条件和水平,自编读物从质量和形式上均不能满足诵读需求,也不成系列。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由于学生层次不同,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有差异,搞大呼隆、一刀切的诵读活动效果并不理想,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