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汉市中等职业艺术学校 肖 旻我们常对学生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 呢?现代社会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学科识,还需 要具有发现教学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 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做一名知识型的老师,更要做一名科研 型的老师。为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我参加了学校的课题 研究,光荣地称为一名课题组成员。刚开始的时候,我常想,毕业 班的教学工作再加上班主任工作已经够繁重的了,为什么还要搞课 题研究,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可是,在研究过程中,我渐渐改 变了自己的看法,因为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渐渐认识到课题研 究与教学工作并不是矛盾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搞课题研究不仅 不会影响教学,相反还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一、理论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学校根据教学的实际确定了研究的课题,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 的研究,我非常重视相关理论的学习。今年我校的课题是“课程资 源整合及其课例群的建设研究”。我根据自己的困惑,到图书馆查 资料,上网阅读相关文章,学习了大量的关于“资源整合”的理论 知识,并做好笔记。课题研究中,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了“什么是 课程资源整合?”思考了“为什么要进行资源整合?”探究了“怎 样整合?通过什么方式整合?”同时思考了“怎样整合最有效?” 等问题。通过学习,我对资源整合有了一定的认识:知识本身是一 个整体,各学科的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学方式也是可以整合的 我们不能把一门课上的过“小”,过“窄”,作为老师一定要有一 种大局观,要打通各门学科,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去制定自己的教 学目标,从教学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让课堂丰满和灵动起来。二、课堂实践提升了教学水平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在课题研 究中,我十分重视用“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 践。每上一节课之前,我都会思考这节课可以运用到哪些资源,可 以和哪些学科的知识进行重组、整合,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可 以进行什么样的整合等等,力求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如在 上课题组公开课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搜集了很多关于詹天佑 建造京张铁路的背景资料,同时整合了很多詹天佑的资料,通过资 料的链接,学生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再回过头品读语言文字, 才能知道帝国主义争夺铁路修筑权的原因,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争 持好久得不到解决,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为感悟 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埋下伏笔。杨婉宁老师把莫高窟一课的教学 与品社教材中大好河山任我游的内容相互整合,既带着学生欣 赏了名山大川,又指导学生进行了写作训练,可谓相得益彰。像这 样把资源整合的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借助资源的整合,教师教学思 路打开了,课堂内容充实了,学生学起来也更加轻松了,课堂效率 自然提高了。三、小组研讨感受了集体智慧 课题组的老师们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我们经常在教科室夏主 任的组织下就一节公开课或一篇论文或一个观点或一个困惑一起交 流,一起研讨,一起探究。交流中,老师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自己的意见,听取意见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再 提高的过程。小组研讨中聆听的虽不是什么教育专家的高深见解但 每次都能从老师们的发言中或多或少得到启示。尤其是听到一些老 师给自己的论文或公开课提出一些有价值的修改意见或有创意的设 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时突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有一种“拨开云雾见 青天”的感受,那时的我总感觉受益匪浅!俗话说“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从小组研讨中,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学习到了 很多,我从内心深处深深感谢课题组的每一位老师。、 及时反思促进了专业成长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同样,搞课题研究更离不开反思!霍 姆林斯基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 经验的教师”;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 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以想象, 如果一个搞课题研究的老师缺少了反思,那他的研究一定不会精彩。 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每一次活动如果自己有感受特别深的,我都努 力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总结上课的得与失,或提出修改的意见。 在上完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及时反思,撰写了詹天佑教学 案例,撰写了整合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的论文,此外, 我还撰写了诗词教学原来可以更美的,文中阐述了诗词教学应 与美术、音乐、信息等课程相互融合的观点。学习着,实践着,反 思着,相信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会令自己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有所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成长、要进步,离不开学习,也离不开教科 研。参加教科研,是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主动参与 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有校领导为我们搭 建的各种平台、提供的各种机会,有课题组成员相互协作,相互帮 助,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更好地去钻研教学,实现由“经验型”的 “教书匠”向“专业型”的“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武汉市中等职业艺术学校 陈开华近段时间,看了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春雨优秀教师风采录一 书,其中对我省大中小学 62名全国特级教师、省级名师、省级教坛新秀的成长 过程的事迹作了详细的介绍,读后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 上的教书育人者,就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去做教育科研工作的践行者,争做一名 科研型的教师。首先,要争做学习的有心人。争做科研型的教师,需要我们去做善于学习 的有心人。学习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助推器。无论你是做什么行业的,要想在 你这个行业中有所成就和作为,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和“补 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相反,一个人如果裹足不前,靠吃老本,那最终 是要被历史所淘汰,所摒弃的。尤其是我们做教师的,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如 果我们教师不加强学习,不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那么,就不 能适应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最终也就适应不了新的环境、新的时代。俗话说: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再者,现在的教育已向我们 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潭水、一江水,而且是一江活水。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并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育 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积累、学习、总结和提高。惟有如此,我们教师才能紧跟 时代步伐,适应新的时代、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真正教好书育好人,才能 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其次,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争做科研型的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 到的,需要我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日积月累,十年甚至二十、三十 年不辍。也就是说,必须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恒心。像衢州二中校长、党总支书 记、省特级教师潘志强,1982 年从浙江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走上教师这一 岗位起,就潜心教育科研工作。潘老师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从一名普通的英 语教师,成为了我市英语界教师的领头人和楷模。潘老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中小学外语工作者、浙江省教坛 新秀、浙江省功勋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从潘老师的成长经历中,我们不难发 现,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学习更离不开顽强的毅力和恒心。如果我 们教师就凭大学里学得那点知识,而不加强学习,不努力学习教育科研知识, 就不可能教好书育好人,就对不起“教师”这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第三,要善于创新、大胆实践。争做科研型的教师,除了要做一个有心人, 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恒心,还需要善于创新,大胆实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是学生的引路人,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这就需要我 们教师加强教育科研的学习和研究。书本知识是死的,其中需要挖掘的东西很 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沉得下心,潜心教育科研工作,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 际的东西,为学生服务,为我们的教育服务。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育教 学中不断学习,并且要善于创新,勇于实践。现任金华五中校长兼金华市婺城 区教研室副主任的卢莉,就是教育科研的创新者和实践者之一。她在 22 年的为 师生涯中,曾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教 育教学论文,多次在省、市级开示范课、观摩课,多次参加浙江省教研室学业 考试试卷和金华市中考试卷的命题工作,多次参加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特级 教师讲师团”在省内外的讲学活动,多次受邀赴全省各地作学术报告、介绍教 学经验和推广课题等。可以说,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大胆实践,就没有今天的 巨大收获和成就。我也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十八个春秋,回首看看自己,还是平平淡淡,几 乎没有什么成绩,只是在做着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没有潘志强、卢莉 等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执著。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都能从现在做起,从我做 起,从平时做起,做善于学习的有心人,做教育科研的创新者、实践者,我想, 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将离我们不远。行动起来吧,去努力,去争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武汉市中等职业艺术学校程新华办好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向教育科研要质 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体 的中小学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努力向科研型教师转化,是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韩愈在师说中曾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为一名现代社会 的教师就要不断地谋“道”。这个“道”应该是教师所具备的品德、知识、能 力等素质。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包括教师自身思想品德的升华,教 育观念的更新,学科知识的丰富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而且更主要的应是不断地 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中小 学教师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科研型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如何提高 自身素质向科研型教师转化呢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1. 学习现代裁育理论,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裁育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 教育和学习的时代。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可以把 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为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和受教 育提供无限的广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信息化社会导致了“知识爆炸”,这 在客观上要求教育的主题发生根本的改变,即要求学生的学习目的从传统的 “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上来,相应地,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必须从注 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知识创新”上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中小 学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科知识素养,拓宽文理知识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 能力和水平。要注重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及时地更新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 树立起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观念。比如,中小学教师要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 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 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与非智 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与做事相结 合的教育观念等。思想观念的变革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改变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要做科研型教师就必须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尤其是不断创新的观念。2. 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教学与教研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两项工作,但是它们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 系。教研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它能确保教师的精力和智力准确、恰当、高效 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比如,教研意识就是一种寻求问题和不断探索问题解 决方案的积极倾向。科研型教师突出地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对于同样 的教育现象,别人可能会无动于衷,而科研型教师却会从中发现问题,做出精 彩文章。中小学教师只要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就一定能从备课、上课、批改 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以及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 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小学教师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