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 医院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为安全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确保完成辖区内新 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总体预期目标,根据省疫防办关于分阶 段做好各类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 (皖疫防办 2021 133 号)、蚌埠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 (蚌疫情防控办 2021 13 号)、关于印发蚌埠市疫苗接种 推进实施方案 (蚌疫情防控办 2021 14 号)精神,结合我 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工作原则(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决策部 署,依法依规、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疫苗接种。(二 ) 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和免费接种原则, 接种过程中充分告知 受种者。(三)确保各环节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要求,保证疫苗 质量和接种安全,加强风险防范。二、接种安排(一)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辖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组 织实施,疫苗由辖区疾控中心统一配送。(二)疫苗接种程序根据国家相关技术文件或按疫苗说明书接 种。三、组织实施(一)合理设置接种点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文件要求, 设置 20 个新冠疫苗接种点、 健康询问区、信息建档录入区、接种区及留观区、配备接种人 员、医疗保障人员,配齐设备设施,详见附件1 。(二)规范人员培训1、接种护士均需参加疾控部门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取 得合格证书。2、医务科选配有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师资针对预防接种工作 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救治等对急救人员开展培训。3、所有参与接种和医疗救治人员均需通过培训后方可上岗, 确保熟悉掌握预防接种工作并在出现异常反应时可及时识别、 快速处置。(三)规范现场接种1、在保障常规接种工作正常秩序的同时,通过精准预约安排 接种人数和接种时间,对人员有效分流,防止人员聚集。2、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全流程操作和管理。3 、严格执行接种前健康状况询问、 接种禁忌核査和信息登记, 充分告知受种者接种疫苗品种、作用、接种禁忌、不良反应和 接种后留观等注意事项,确保受种者知情同意和自愿接种。严 格掌握适应症和接种禁忌,保证接种安全,做好心因性反应防 范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 ,确保安全、规范接种, 做好接种现场工作人员防护工作,规范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环境污染防控工作。4 、接种完成后对受种者现场留观 30 分钟, 根据受种者需求及 时提供预防接种凭证。(四)严格落实新冠病毒疫苗电子追溯1、使用安徽省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信息系统,严格落实新冠 病毒疫苗全程电子追溯。2 、采取扫码出入库的方式,如实记录新冠病毒疫苗的流转过 程,做到新冠病毒疫苗流向和库存的实时掌控。3、接种每一剂新冠病毒疫苗,均须使用扫码接种的方式,在 系统中记录溯码信息。4、做好接种信息的统计汇总工作,并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 告。四、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和救治1、接种现场确保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充足可用,必须有能胜 任健康筛查和急救处置的临床医生在场,出现疑似严重不良反 应个案按照医疗救治应急预案执行。2、加强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暂缓接种情形的问诊。在接种现场 出现的严重疑似异常反应要立即处置,需要进行后续急救的, 指定救护车快速转运,要高度重视迟发严重疑似异常反应的医 疗救治。3、加强对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后自我健康监测和出现不适情况 及时就诊的宣传引导, 接种点设置专门的异常反应急救处置室, 保证救治环境独立、私密,确保做到准确、快速处置。五、工作要求(一)强化人员保障,全力开展接种。按照接种任务配备足量的接种人员、登记人员、医疗保障 人员及相应的安保、保洁人员,并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增减,以 适应接种需要。医务科、护理部负责接种、登记、医疗保障人 员的协调安排,全力保障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完成。安保及保洁 人员由保卫科、后勤部协调安排,负责接种点的秩序维持及环 境卫生。(二)加强人文关怀,保障人员安全。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本着对医务人员的关怀精 神,接种点工作人员每日工作时长原则上控制在 10 小时以内, 及时排查轮换因身体、心理等原因不适合接种工作人员,合理 安排轮班轮休。加强餐饮等后勤保障,配齐防护物资,确保人 员安全。(三)落实信息化保障,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科做好预防接种门诊网络保障和信息化设备的保障( 包括VPN 设备、 电脑、 扫码设备、 打印机等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 有序地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登记、电子化管理和 数据报送。相关部门及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提供新冠病毒疫苗 接种总数、受种者信息和疫苗信息,不得以非法手段获取新冠 病毒疫苗信息。严禁非授权人员以维护计算机设备或网络、维 护数字化门诊设备的名义私自接入信息系统。(四)加强安全保卫,确保疫苗安全。 强化新冠病毒疫苗安全管理职责,至少 1 名专职人员负责疫苗 管理,落实疫苗安全措施,防范新冠疫苗储存、接种环节安全风险隐患,全面加强新冠病毒疫苗安全工作。附件1预防接种点设置要点项目设置要点1 .房屋及功 能设置应避免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传染病科(含发热门诊、肠道门 诊、传染病病房等)、化验室等存在潜在感染和损害风险的科室共处冋 楼层或 共用出入口及通道;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接种单位设置在独立区域。负责预防接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独立的疫苗接种区域,与患者临床救治的区域分开。临时接种点应有醒目的标志。至少应有候诊、询问/登记/告知、接种、留观等区域,其中接种室和留观室应独 立设置;有条件者可加设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区、冷链区。各室应有醒目标志,留观室应摆放一定数量座椅。按照候诊、健康询问、登记 /告知、接种、留观的先后顺序合理布局。人员入口、出口尽可能分开设置。流程单向流动,避免交叉往返。接种单位如果冋时提供儿童和成人预防接种服务,能够分时接种或分区接种, 避免人员聚集。2.人员要求2.人员要求3 冷链设备 和急救 药械预防接种和预检人员必须是经过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 并考核合格的医师或护士。 负责预检、登记、资料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等工作 人员也应当经过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并考核合格。预防接种人员工作时应当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仪表干净整洁,并佩戴上岗证。预防接种相关人员均需经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专业培训。从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的医疗卫生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接受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紧急救治或急救培训。有二级以上医院派驻的急诊急救人员。每次门诊运行时,保证有 1名健康询问、登记和知情告知人员,每个接种台1名接种人员,还需要配备 1名负责留观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的医师。接种室内应当有专门的接种工作台。工作台上要依次摆设疫苗冷藏包(小冰箱)、接种盘、接种器材(包括 75%乙醇、镊子、无菌棉签等)。接种室内要配置污物桶、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医疗垃圾袋、医疗弃物专 用垃圾桶等。统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式注射器,注射器材配备量能够满足接种工作需要。冷链设备数量是否根据接种需求量适当增加。配齐配足体检器材和急救药品。体检器材和急救药品应包括体温表、听诊器、 压舌板、血压计,以及1:1000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和抢救设施;急救药品在有效期内。4 疫苗管理有疫苗出入库登记,能够进行扫码出入库。内容完整:注明疫苗的名称、生产企业、剂型、规格、批号、效期、数量、产 品包装、运输设备(配送公司)、日期、验收人签名等。5.信息化管 理具有使用免疫规戈M言息系统的设备、设施,如电脑、打印机、扫码枪、手持式 移动终端(PDA)、身份证读卡器等,可实现扫码登记、扫码出入库、扫码接种、 预防接种凭证信息打印等功能。有专门的信息录入人员。6 疑似预防 接种异常反 应(AEF)处 置和医疗救 治7.宣传公示指定救护车负责接种点医疗救治,如为临时接种点现场安排1辆救护车值守。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种现场至少安排1名医师、1名护士进行救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接种点和设在企业、社区、学校等临时接种点应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抽调1名医师与2名护士进行救治保障。预防接种场所要设有醒目标志,各功能区有明显标识, 疫苗接种区、接种工作台设置醒目标记。在预防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接种单位及人员资质、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疫苗品种、预防疾病种类、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等,除上述内容外, 还应公示疫苗生产企业、预防接种服务价格、疫苗接种禁忌和不良反应等。此外, 还需公示预防接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和监督电话。公示内容不得涉及商品宣传和商业推广行为。工作人员掌握新冠病毒疫苗基础知识、核心信息和公众沟通要点,做好舆情监测和公众宣传沟通。&常态化新 冠疫情防控 工作制度落 实情况有专人负责接种现场秩序维护,接种现场秩序良好,没有人群拥挤现象。严格按规定做好接种单位环境消毒。严格落实出入人员体温监测制度。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到位(戴口罩、穿隔离衣等)。受种者个人防护措施到位(戴口罩等)。附件2:新冠疫苗接种流程测休泯、扫安康码通过入口手机扫码、自助建档健康咨询处,塡写新冠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kfr出示身份证.出示建档编号.登记相关信息1r凭知情同意书到接种区实施疫苗接种,打印接种凭证接种后到留观区t留观3Q分钟留观无不适,礁开预防接种门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