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4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宁县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大宁县三多乡小流域治理项目1.2项目呈报单位:大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3项目实施单位:大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5项目建设年限:一年1.6项目负责人:郭云挺(大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1.7项目区地理位置、涉及的范围三多乡项目区位于县城东南部的8公里处,209国道两边,涉及三多、茨林、川庄3个行政村,项目区总土地面积0.6万亩。1.8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治理面积0.48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四个方面内容:1.8.1水利措施:新建排灌站7座,埋设管道1.5公里,防渗渠道8公里,增加灌溉面积1500亩。1.8.2农业措施:改良土壤2000亩,新开硬化机耕路3.5公里,土地平整1160亩,灌木式梯田埂40公里。1.8.3林业措施:营造农田防护林350亩,水土保持林200亩。共需用苗木7.9万株。1.8.4其它林业措施:机械围栏10000米,折合封山育林1500亩。1.8.5科技措施:示范推广土豆大葱轮作200亩,仪器购置3台。1.9投资预算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475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资金25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12万元,市级财政配套13万元;项目区自筹资金100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折资60万元,现金筹集和以物折资40万元)按照工程规划与设计,其资金投向:水利措施投资139.14万元,占总投资的29.29%。农业措施投资251.17万元,占总投资的52.88%。林业措施投资59.98万元,占总投资的12.62%。科技措施,投资12万元,占总投资的2.5%。管理费9.33万元,占计划的1.96%。管护费3.56万元,占计划的0.75%1.10效益实施建设该项目,通过垣、坡、沟、路、树、渠综合治理,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相互配套,项目区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最佳统一,而且将有力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1.10.1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完成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普遍提高,农民重视粮食生产和农业投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惠及农村、惠及农业、惠及农民的社会效益将以乘数效应得到体现。1.10.2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上分析,开发前玉米单产停留在300公斤左右,开发后,玉米单产量可达450公斤左右,小麦单产350公斤,开发后达到500公斤,粮食总产量将增加60万公斤。项目改造完成后,可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02.2万元,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达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15元。1.10.3生态效益项目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可新增林网覆盖面积550亩,林网防护面积2000亩,新增灌溉面积1500亩。通过综合治理,林木覆盖率将由原来的24%提高到25%。闲置农田得到复耕,农田基本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区域气候条件、农田质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从而产生出较大的生态效益。上述指标的实现,将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章项目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大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三多乡项目区位于县城南部约8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755111040,北纬361640363625之间,土地总面积0.6万亩,规划治理面积0.48万亩,治理度达到80%。2.1.1水文气象该项目区气候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11.3C ,年均日照2490个小时,无霜期213天,最大冻土深度在90厘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35毫米,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6、7、8月份。2.1.3地形和土壤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逶迤,梁峁层叠,垣坡连绵。南北高山对峙,中部昕水横贯,东高西凸,形如盆地,有“三川十塬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之说。海拔最低为481米,最高为1719米。境内有昕水河从中穿过。从川到山形成中部河川区、南北部土石山区,东部残塬沟壑区和西部破碎残塬沟壑区等四种地貌单元。项目区地形较为平坦,地貌主要分为平川和缓坡地。区域内土壤为地带性褐土,耕作土壤氮缺、磷少、钾有余,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全氮平均0.67%,速效磷平均为6.4mg/kg,速效钾平均为124mg/kg,PH值在7-7.6之间。生态环境较差。2.1.4水资源及利用条件昕水河横穿项目区,地表水资源丰富,年来水量44万方,灌溉用水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是发展无公害作物的理想基地,但由于工程设施不配套或毁坏失修,绝大部分地面水通过沟道白白流失,水利设施欠缺,水资源利率不高。2.1.5作物种植情况及开发潜力项目区现有耕地4000亩,其中:坡耕地1200亩,川旱地2800亩,以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实施综合开发后,现有耕地耕作条件可得到明显改善,强化生态综合治理的效果,突出以玉米和小麦为主导的粮食生产,效益显著,综合开发的潜力非常巨大。2.1.6自然灾害受治理程度所限和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项目区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旱灾、涝灾、冰雹、大风、霜冻等,特别是干旱和干热风,对项目区农业生产危害极大。2.2社会经济状况2.2.1人口及劳力项目区涉及三多、茨林、川庄3个行政村,现有农业人口1937人,农业劳动力596个。2.2.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地面较为平坦,耕地相对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率较高,达到76%。项目区总土地面积0.6万亩,其中:坡耕地0.12万亩,川旱地0.28万亩,水保林0.13万亩,未利用地0.02万亩,村庄道路0.05万亩。2.2.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产业以农业为主,一般水平年粮食总产162万公斤,平均亩产405公斤,人均837公斤,农业总产值194.4万元,农业生产在全县处于上中游水平。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009年,大宁县财政总收入达到了3030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5元,比上年增长5.1%。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略高于全县水平,为1260元。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项目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表现为镇强村弱,镇一级农科站技术力量较强,项目区涉及村仅有农民技术员8人,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发展不平衡,距实现现代化农业和市场竞争还有较大距离。2.3基础设施现状2.3.1水利项目区原有提水站2处,土渠5公里,但由于年久失修,已经荒废,不能灌溉。2.3.2农业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土壤有机含量低,土壤氮缺、磷少、钾有余,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全氮平均0.67%,速效磷平均为6.4mg/kg,速效钾平均为124mg/kg,PH值在7-7.6之间,农作物品种混杂、品质低;项目区田间路全部是土路,坎坷不平,宽窄不一,排水不畅,一到雨天,便不能行走。2.3.3农机项目区农作物农机耕作率达到80%,农机总动力达到952千瓦,其中:18马力农用拖拉机72辆、各种配套型农业机械55台(套)。2.3.4林业项目区现有水保林0.13万亩,基本无农田林网,农田防护林缺失。第三章初设依据和标准3.1初设依据初设主要依据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图集、临农发2009127号文件关于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报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计划的通知及编制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有关事宜的通知、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预算编制规定及水利、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的有关技术规范。3.2项目建设标准3.2.1综合标准: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和项目区实际,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昕水河小流域治理项目区总面积0.6万亩,规划治理0.48万亩,治理程度80%;小流域治理项目亩投资980元。3.2.1水利工程1、灌溉工程。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灌溉用水有保障,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农艺、管理等节水措施,灌溉制度科学合理。灌溉保证率: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为50%,输水、配套渠系(管道)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渠道衬砌应坚固耐用,抗冻性能好;管道输水的干、支两级管道长度,每亩为5米。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实行水定额管理。3.2.2农业工程主要针对项目区内耕地肥力较差,田间道路不能适宜农业机械化这一现状,规划设计了土壤改良和机耕路建设两项内容,旨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地产出,方便农业机械耕作。土壤改良标准:土地平整,集中连片。项目建设期内,2000亩耕地将实行施用农家肥改良,亩施农家肥2吨,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提高0.05个百分点。田间工程标准:基本达到田面平整,方便农业灌溉,田间道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机耕路建设与乡村公路连接,干道路基宽6米,硬化宽5米,做到晴雨天通畅,能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支路应配合桥涵和农机下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梯田埂:埂高30cm,埂顶宽30cm,坡比1;1,要求三光一硬,土方容重1.55t以上,埂上栽植灌木,每亩栽植95株。3.2.3林业工程因地制宜地采取林业措施,平原地区加强农田林网建设;丘陵山区要积极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是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造林时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人工造林苗木胸径达到3公分,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三年后保存率达到85%,林相整齐,结构合理。成片造林:水土保持林造林面积在30亩以上,当年人工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达85%以上,林地内不存在连片面积1亩以上宜林的无林地块。封山育林7年后林草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不存在1亩以上无林草地块。第四章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4.1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和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全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重点,大力培植地方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态型经济区,推进项目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4.2建设规模4.2.1大宁县三多乡小流域治理项目区总土地面积0.6万亩,规划措施面积0.48万亩。4.2.2新建排灌站7座,埋设管道1.5公里,防渗渠道8公里。4.2.3农业措施:改良土壤2000亩,新开硬化机耕路3.5公里,土地平整1160亩,灌木式梯田埂40公里。4.2.4林业措施:营造农田防护林350亩,水土保持林200亩。共需用苗木7.9万株。4.2.5其它林业措施:机械围栏10000米,折合封山育林1500亩。4.2.6科技措施:示范推广土豆大葱轮作200亩,仪器购置3台套。4.3总体布局根据该流域的立地条件和特点,合理布局,总的原则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分坡地、川旱地、缓坡川旱地到河沟边,按照三种土地类型,山水田林路渠综合治理,构筑三大生态、工程防护体系。第一类是在川旱地,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布置排灌站,防渗渠道,铺设管道措施及防风林带,机耕路工程,实现田林路渠综合治理。第二类是在宽广的缓坡川旱地,通过机修梯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